第1427章 两京一十五省之汉江省
崇祯重重点头,微微笑道:“唐王这些时日,劳苦功高,见识、眼界,均大有长进,不愧为大明宗亲之楷模。¢萝`拉¢小?税¨ *罪¨薪.彰*截?耕^歆?快+”
看唐王朱聿键受表扬,福王朱由崧也急忙道:
“陛下,咱们收的是朝鲜王公贵族、叛国奸臣之土地。”
“经此一乱,这些王公贵族、叛国奸臣,皆伏法、皆灭亡。”
“当此之时,正是将朝鲜藩属国,彻底纳入大明版图之良机。”
“陛下广发恩田,不可买卖。如此一来,土地所有权还在陛下、还在朝廷。”
“相当于,陛下用朝鲜之地,开展了一次土地革命。用征服之土地、收百姓之民心、得永久之赋税。”
“陛下此举,想不成功,都难呐!”
崇祯听得连连点头:“福王所言极是,无论大明、亦或朝鲜、亦或天下,根基在民,社稷在民。”
“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看不到希望,必将动乱。”
“大明前车之鉴,诸宗亲、诸爱卿该当自勉。”
崇祯一席话,立马说得一众宗亲藩王,都有些自惭形秽。
他们......也曾站在大明百姓身上,穷奢极欲,以百姓为刍狗啊!
作为理学大家的史可法,也紧跟着出列,开口道:“陛下,臣建议,在朝鲜开设学堂,招募秀才教学,传播华夏礼仪。比奇中蚊罔 吾错内容”
“另外,还要允许朝鲜士子,参加大明科举。中秀才、中举人、中进士,为大明臣子。”
“若此,方能收朝鲜百姓、士人之心,才能长久。”
崇祯点点头:“史督师果然见识非凡,咱大明的文明,华夏的文化,才是归化夷蛮的大道、正道。”
“土地、银钱、粮食,不过治标不治本。”
何庄听了一会,心中也酝酿了一个主意:“陛下,大明先前,在辽东建辽东都护府,设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辽东。”
“后又在朝鲜江原道设铁岭卫,管辖朝鲜。”
“可不管是辽东都司,还是铁岭卫,均未能有效统辖其地。”
“进军朝鲜之前,陛下灭了建奴,设辽宁省,加强中央统治。”
“如今的朝鲜,更需要加强中央统治。”
“臣建议,以朝鲜之地,设汉江省,精选巡抚、布政使、按察使、总兵,治所汉城,统辖朝鲜八道二十三府。”
“只有这样,才能一劳永逸,解决朝鲜问题。”
崇祯点点头:“军师所言极是,否则,朕大军撤走,过个几年、十几年、几十年,谁又能保证,朝鲜百姓不会被奸臣蛊惑,发生动乱背叛之事?”
“毕竟,这样的事,在朝鲜可不少见呐!”
崇祯点点头:“军师所言,正合朕的心意。”
受到崇祯皇帝鼓励,吴三桂、祖大寿等一众文臣武将,个个献策,人人进言,在朱聿键、史可法、何庄的建议之上,继续完善,继续补充。
很快,一张为朝鲜专门绘画的蓝图,就画好了。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添了辽宁省之外,再添一个汉江省,已是妥妥的两京一十五省。
众文臣武将都说完,崇祯突然看向两个好儿子: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两人都已十六岁,都长得仪表堂堂、身材魁梧。
慈祥道:“定王,永王,你们都说说看,除了刚才各位爱卿说的那些,还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永王朱慈炤,生母田贵妃早逝,两人都是由善良、温婉的周皇后抚养长大,跟太子朱慈烺一样,都是品性纯良、血气方刚的朱家皇子。
特别是在这乱世,他们都经历了京师的闯王围城炮火,更激起朱家儿郎保卫大明帝国的血性。
此番随父皇出征,半年有余,他们仿佛一下就长大了。
百姓的疾苦,他们记在心里!
士兵的伤痛,他们感同身受!
战争的残酷,他们亲眼目睹!
以治止战,以统止战,才是终极良药。
略一思索,定王朱慈炯急忙开口道:
“父皇,儿臣一路走来,感慨颇深。”
“父皇的恩田政策,才是平息天下战乱,挽救黎民百姓的治国良策。”
“民有恒久之田,就有希望,就有动力,就会感恩父皇,心归父皇。”
“儿臣认为,这些易生事、滋事的藩属之国,唯有设省、行政,大明的律法、父皇的恩德、华夏的文明,才能普照万民,归化夷蛮。”
崇祯欣慰点头,笑道:“这半年来,朕忙于军事,疏于教导。慈炯能有此番见识,真是大大出乎朕之预料。”
“看来,我朱家皇子、宗亲子孙,就该多多历练,才能悲天悯人、匡扶社稷。”
崇祯说完,永王朱慈炤深受触动,也急忙进言:
“父皇,这些年,战乱频仍,大明宗亲,遭戮最多,多已凋零。”
“此次征辽东、征朝鲜,特别是临津江一战,足以证明,朱家子孙,还是能忠于父皇、扛起重任。”
“多设行省,自然是好。”
“可儿臣以为,还需加一宗亲藩王以镇之,既查百官、又查民情,对父皇负责,也对大明负责。”
朱慈炤说完,崇祯眼前一亮,众将士亦眼前一亮。
这些年,朝廷上上下下、两京一十三省,对朱家藩王成见颇深。
自从崇祯取消官府供养藩王粮食,又清查各地藩王土地田亩、分给无地百姓之后,才稍有改观。
此时,再封藩王,可行吗?
崇祯坚定认为:可行!
开口道:“我儿慈炤之言,甚合朕心!”
“设省行政,一体治理,是归化为大明版图的标志。”
“设藩王镇守,恩扶百姓,守边护疆,是皇家宗亲的职责。”
“再说了,今日之朱家藩王,无须地方恩养,并非国之蛀虫,而是恩德之所在。”
“故,朕欲设一藩王,永镇汉江省!”
崇祯此言一出,一言九鼎,一举奠定汉江省之未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吴三桂、王永吉带领一众文臣武将,立马高呼万岁。
开疆拓土,武将荣光。他们能跟随崇祯皇帝,复兴大明,开创历史,是他们激动不已的荣幸。
山呼完毕,崇祯轻轻一笑,转头看向一众皇室宗亲。
开口问道:“诸位宗亲,这汉江省之地,冬日苦寒,土地贫瘠。刚刚归化,百废待兴。”
“但对大明,又极其重要,不可不治。”
“不知诸位宗亲,谁愿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