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陈宇凡的慢慢来!肖志行服了!
“你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这是肖志行发自内心、迫切想要知道的。
这个问题像一块巨石,沉甸甸的压在了他的心头。
周围也彻底安静了下来,肖志行同行的工程师们,都将目光汇集倒了陈宇凡的身上,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究竟为何。
陈宇凡倒是依然风轻云淡,他脸上带着一抹平静的微笑,缓缓开口说道:
“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就那么一台一台机器,慢慢的来就是了。”
一台一台......慢慢来?
当这句轻描淡写的话,清晰的传入每一个人的耳朵里时。
肖志行和他的专家团队,再一次的愣住了。
他们脸上的表情,无比的精彩。
就好像一个快要渴死在沙漠里的旅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神明,虔诚的跪下,祈求神明降下甘霖。
结果,神明只是指了指旁边的一块石头,淡淡的说了一句——
你自己凿个井不就行了?
就这么简单?
我要是能自己凿个井,我还用费劲千辛万苦的找你?
肖志行感觉自己的胸口堵得厉害,一股气憋着,上不来也下不去。
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
却又发现自己的喉咙干涩得厉害,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改造机器......
多难的一件事啊!
这是需要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完美结合的、最高精尖的工业艺术!
那背后所需要付出的心血、时间和汗水,简直是天文数字!
结果到了陈宇凡的手中,似乎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情......
就在肖志行大脑一片混乱,不知道该如何回应的时候。
刘胜东笑呵呵的走了上来。
他看着肖志行等人那一脸呆滞的表情,心里那股自豪感和暗爽,简直是快要溢出来了。
他清了清嗓子,用带着几分炫耀的语气,开口补充道:“咳咳......肖工,各位专家。”
“我们陈科长说的慢慢来,可能和你们理解的不太一样。”
刘胜东故意顿了一下,卖足了关子。
肖志行等人都抬起头,好奇刘胜东的要说什么。
刘胜东这才心满意足的,抛出了一个足以让现场所有人都彻底崩溃的重磅炸弹。
“因为,以我们陈科长的效率......”
“他改造一台全新的机器,从画出第一张图纸,到最终拿出完整的、可以投入生产的改造方案......”
“大概,也就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吧。”
两到三天?!
当“两到三天”这几个字,从刘胜东的嘴里说出来时。
肖志行脸上的表情,彻底凝固了。
他身后的那几位专家,更是如同被雷劈了一似的,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身体僵硬得如同石雕。
他们的脑子里,只剩下了一片嗡嗡作响的空白!
两三天......改造一台机器?
而且,还是他们刚才亲眼看到的那种......充满了颠覆性创意的改造?
开什么国际玩笑!
你就算是去乡下糊个泥炉子,恐怕也不止两三天吧?!
“刘......刘工......”
那个戴眼镜的王工,声音都在发颤。
他下意识的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仿佛是想通过这个动作,让自己看得更清楚一些。
想要确认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您刚才说的是......两三天就能改造一台机器?”
刘胜东看着他那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强忍着笑意,一本正经的回答道:“没错,两三天的时间。有时候遇到复杂的,可能需要四五天,但那种情况比较少。”
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王工的身体晃了晃,他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
肖志行还是更加淡定一些,他没有理会刘胜东,而是将一双锐利的目光转向了陈宇凡身上。
声音由于震惊,略微显得有些沙哑的问道:
“他说的是真的?”
陈宇凡看着他这幅紧张模样,有些无奈的笑了笑,然后轻轻点了点头。
“老刘说的,基本属实。”
这个点头,就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将肖志行和他身后所有专家们,心中早已摇摇欲坠的心理防线,给砸得粉碎!
彻底的粉碎!
所有人的脑子里都嗡嗡作响,一片混沌。
他们感觉自己引以为傲的、穷尽半生所学建立起来的整个工业知识体系,都在这一刻......崩塌了!
肖志行的大脑,开始不受控制的、疯狂的运转了起来。
他像一个溺水的人,拼命的想在脑海中,抓住一根能够解释眼前这一切的、合乎逻辑的稻草。
陈宇凡是什么时候成为工程师的?
是半年前!
红星轧钢厂总共有多少种机器?
四十多种!
改造了多少?
百分之八十,也就是三十多种!
半年......也就是一百八十天左右。
一百八十天,改造三十多种机器......
这个计算题,根本就不用算盘,口算都能算得出来!
平均下来,改造一种新型机器,所需要的时间,确实就只有......
五到六天!
再考虑到中间可能还有其他的研发项目,比如“红星-50复合脂”,已经一些工程里的管理工作,还有周日假期......
那摊到每一台机器上的改造时间,就更短了!
两到三天!
刘胜东说的那个数字,竟然......竟然是真的!
这个结论,就像是一柄无情的重锤,狠狠的敲打在肖志行的心脏上,让他感到一阵阵的发晕!
两三天......就能完成一台机器精巧的改造?!
这个数字,在肖志行的脑海里,疯狂的回荡着!
这怎么可能?!
他下意识的,开始将这个速度,和自己的研究进行对比。
如果现在,让他肖志行带领着钢铁研究所里的团队,去改造刚才那台C630车床。
他们需要多久?
首先,需要成立一个专项课题组,至少需要五名以上的专业工程师参与进来。
然后,需要进行至少一周的理论调研和数据收集。
再然后,需要花费至少半个月的时间,来进行初步的方案设计和理论模型的建立。
然后就是重头戏......也就是繁琐到令人发指的模拟验算!
这中间,但凡有一个数据算错。
整个模型就得推倒重来!
就算这一切都顺利完成了,他们还需要制造出样机,不断的进行测试!
毕竟纸上的数据算的再好,也必须在现实中复现出来,不然都只是空中楼阁罢了。
整个流程下来,三四个月......都是最乐观的估计!
而且,这其中还充满了失败的风险。
最终的结果,还未必有陈宇凡做的这么巧妙,这么完美。
可陈宇凡呢?
他一个人!
两三天的时间!
这......
这中间的效率差距,已经不是几十倍能够形容的了!
这根本就是......
云泥之别!
两边完全不在同一个维度上,也失去了任何比较的意义。
肖志行越想,心里就越是感到一阵阵的冰凉和战栗。
他猛的又想起了另一个,更加让他感到绝望的事实。
刚才他们检查的这几台机器......
初轧机上的“涡流润滑系统”,涉及到的是最顶尖的流体力学。
锻压机上的“共振能量回收系统”,涉及到的是声学和高压液压原理。
车床变速箱的改造,考验的是对材料力学和齿轮动力学的理解。
而那台小小的通风风机上,都运用了不少空气动力学的知识!
钢铁......电力......材料......流体......空气动力......
虽然归纳在一起,都在工业领域的范畴之中。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完全不同的学科分支啊!
每一个分支都博大精深,都足以让一个天才,耗尽一生的精力去钻研!
没有任何的工程师,可以夸下海口,说自己能够将这些内容全部都掌握。
可陈宇凡呢?
从他的这些改造方案来看,他并非是对这些学科略知皮毛。
而是对每一个领域,都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
否则,他绝不可能设计出如此精妙绝伦、又完美平衡的方案!
一个二十一岁的年轻人......
他究竟是怎么学会这么多东西的?!
这一刻,肖志行的心里,满是难以言喻的巨大苦涩。
他终于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自己和眼前这个年轻人之间,那道如同天堑鸿沟一般的巨大差距!
陈宇凡刚才那句“一台一台慢慢来”。
或许就是字面意思,并没有夸张或者藏私。
对于陈宇凡来说,改造一台机器,或许真的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他只需要一步步的慢慢来,就足够完成整个轧钢厂全部机器型号的改造工作了。
可是,陈宇凡随手对机器的改造方案......
或许就已经是普通工程师,穷尽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巅峰了啊!
.............................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
肖志行和他带领的专家团队,彻底进入了一种......麻木的、甚至可以说是恍惚的状态。
他们继续按照原定的计划,对红星轧钢厂剩下的几个车间,以及成品仓库、备件库房、动力车间等地方,都进行了详细的地毯式检查。
然后......
二号车间里发生的情景,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被一次又一次的无情的重复着。
在三号车间,他们检查了一台万能铣床。
果不其然,这台铣床的伺服电机和控制系统被完全重构,加工精度和效率比原版提升了至少百分之二十!
在四号车间,他们检查了一台大型龙门刨床。
结果发现,这台刨床的刀具自动补偿系统,被设计得如同艺术品一般!
在场的几位专家,抱着图纸研究了半个多小时都舍不得撒手!
在动力车间,他们检查了厂里一台老旧的蒸汽锅炉。
他们赫然发现,就连这台傻大黑粗的锅炉,都被陈宇凡丧心病狂的进行了改造。
加装了一套“废热回收再利用系统”,硬生生的将热效率提高了十个百分点!
......
到了第三天下午。
当检查工作临近尾声时。
肖志行和他手下的那几位工程师,已经彻底的,被震惊到麻木了。
他们脸上的表情,不再有震惊,不再有困惑,甚至不再有任何的波澜。
只剩下了一种......看破红尘般的平静。
他们现在,终于和红星轧钢厂的工人们,进入了完全相同的精神状态——
在这个世界上,或许确实有很多事情,是不符合常理的。
但是......如果这件事情,是陈宇凡做出来的。
那好像也就没什么好意外的了。
...........................
检查工作的最后,是在轧钢厂的会议室里进行总结会议。
肖志行坐在会议桌的主位上,手里拿着那本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沉默了许久。
所有人都看着他,等待着他这位“主考官”对红星轧钢厂的维修改造项目,做出最终的裁决。
会议室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许久,肖志行才缓缓抬起头。
他看着坐在对面的杨厂长,又看了看杨厂长身边从始至终都一脸平静的陈宇凡。
肖志行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复杂的、带着自嘲意味的苦笑。
他这一辈子,从少年时代开始就顶着“天才”的光环。
他骄傲,他自信。
甚至可以说是有些自负。
肖志行从未服输过任何人,他一直觉得在工业技术这个领域,没有任何同龄人能和自己相提并论。
他一直都将带领华夏工业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视为自己毕生的责任和荣耀。
可这次......
在这红星轧钢厂,在这短短的三天时间里。
他彻底输了。
虽然没有比拼的这个过程,但他已经输得一败涂地,输得体无完肤。
而且也心服口服!
甚至,肖志行连一丝一毫想要追赶陈宇凡的念头,都无法生出来。
因为,当两个人之间的差距大到了一定程度之后。
竞争的想法就不复存在了。
剩下的,便只有仰望......
就好像一个在地上奔跑的凡人,又怎么会妄想去和天上的太阳一较高下呢?
那不是竞争了,而是自取其辱!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