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陈宇凡还是传奇啊,有点痛哭流涕了!
吃完午饭,又在食堂里歇了片刻。
一行人这才重新动身,继续下午的检查工作。
他们的第二站,就是二号车间。
走进二号车间的大门。
工人们热情劳动的火热气息,便扑面而来。
这里的机器轰鸣声,似乎都更加有力、更加富有节奏。
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动作行云流水,精神面貌昂扬向上。
整个车间,都洋溢着争分夺秒、力争上游的精气神。
其实以前,二号车间的氛围也没这么好。
在红星轧钢厂六个车间里,二号车间一直是处于中下游的,偶尔还排一下末尾。
现在之所以变化这么大,主要还是陈宇凡的缘故。
自从二号车间出了陈宇凡这么一个天才后,车间里的工人们都以此为荣,工作态度都端正了许多。
陈宇凡当上车间副主任后,又改革了车间管理制度,技术、生产两把抓,让整个二号车间焕然一新,才有了现在的这幅景象。
“好啊!”
肖志行身旁的一位领导干部,忍不住出声赞叹道:“这个车间的氛围,很有活力,有朝气!”
二号车间的车间主任,就是程国平了。
四十岁出头、身材微胖,脸上始终带着憨厚笑容。
听到领导的夸奖,程国平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他立刻挺起胸膛,无比自豪地介绍道:“领导,您可真有眼光!”
“我们二号车间,以前在厂里是出了名的生产老大难。设备不算最先进,工人们的积极性也不算高......”
程国平说到这里,目光钦佩的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陈宇凡。
“但现在...我们可是厂里的优秀车间,工人技术最优,集体氛围最好,生产效率最高!”
听了程国平的话,这位领导顿时有些奇怪。
他问向程国平:“这是为何?你们车间...发生了什么?”
程国平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
他想到......自己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事情,就是从车间里提拔了陈宇凡!
程国平面对领导,大声说道:“还是多亏了陈宇凡同志啊!”
众人的目光,立刻聚焦到了陈宇凡身上。
肖志行和其他几人,脑海中都蹦出了一个同样的念头——又是陈宇凡?
程国平继续说道:“各位领导可能不知道,陈宇凡同志除了是技术科副科长,还是我们二号车间的副主任。”
“有陈科长作为榜样,工人干活的劲头,一下子就上来了。而且有陈科长的亲自教导,我们车间的整体技术水平,也是突飞猛进!”
“现在,我们二号车间......是我们红星轧钢厂里生产效率最高的车间!”
“年初,还刚被厂里授予了“先进集体”的锦旗呢!”
程国平指了指车间墙上的红色锦旗,脸上的骄傲完全不加以掩盖。
肖志行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他没有再多说什么,而是迈开步子,开始在车间里巡视起来。
肖志行的眼眶有些深,所以凸显的他的目光更加的深邃、锐利,仿佛能够看破表面,直视事物的内在核心。
尤其是他进入工作状态之后,目光更是如此。
肖志行不疾不徐的,走在车间的过道上,在适当的时候驻足停下,观察一番工人们的劳动情况。
路过一台正在高速运转的六角车床时,肖志行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
操作车床的,是一个看起来只有二十几岁的年轻工人。
见到肖志行这样的大工程师停在自己面前,小伙子的脸一下子就涨红了,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不过,他手上的动作也只是略微慌乱了一下,就赶紧稳定了下来,强迫自己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面前的手轮上。
小伙子稳稳的操作着手轮,切削刀在工件上平稳地滑过,带出一串串卷曲的、湛蓝色的铁屑。
整个过程,非常流程。
肖志行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的看了足足一分钟。
等那个零件加工完成,从车床上取下来之后。
他才伸出手,淡淡的说道:“拿来我看看。”
“哦!好!”
年轻工人受宠若惊,赶紧将那个还带着滚烫温度的零件,用一块布包着,小心翼翼的递了过去。
肖志行没用卡尺,也没有借助任何工具。
他就隔着布拿起零件,对着光线,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以他的经验丰富程度,虽然做不到陈宇凡那样,眼睛和精密仪器一样,但也相差不远了。
零件拿在手上,观察一下,基本就能看出这零件加工的水平如何。
片刻后,肖志行将零件还给了工人,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但他心里,却已经给出了不错的评价——
无论是尺寸公差,还是表面光洁度,都达到了图纸的要求。
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比一般标准做的还要好些!
“你是几级工?”肖志行问道。
“我是三级工!”小伙子赶紧回答。
肖志行点点头。
一个年轻的三级工,能有这样的水平......不简单!
肖志行继续往前走,路过成品堆放区,又抽查了几个刚刚下线的成品。
无一例外,全都是良好和优质品!
这里的工人们,完成得都太好了!
甚至......超出了他想象的好!
就在这时,一行人路过了一台空闲着的钳工台。
这台钳工台,在一片繁忙火热的车间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它上面没有正在加工的零件,也没有操作的工人。
但整个台面却被擦拭得一尘不染,锃光瓦亮!
就连台钳,都闪烁着金属的冷光。
旁边工具架上的锉刀、手锯、卡尺等工具,更是摆放得整整齐齐,像是有强迫症一样。
“咦?”
那个戴眼镜的年轻工程师王工,有些好奇地停下了脚步。
“程主任,这台钳工台......怎么是空着的?”
“还这么干净,是没人用吗?”
程国平闻言,脸上露出了笑容。
聊到这张钳工台,这是他作为二号车间的车间主任,就职期间最骄傲、自豪的事情了。
他走上前,用手轻轻抚摸着冰冷的台面,心中有些感慨万分起来。
“王工,您有所不知。”
“这个工位,是我们特意空出来的。”
“这是我们陈科长......以前在二号车间当钳工的时候,用的工位。”
“因为陈科长现在虽然高升了,但时不时的,还是会亲自下来加工一些高精度的零件。所以这台机器,我们就没再安排给别人用。每天都派人擦得干干净净的,专门给陈科长留着。”
这话一出口,肖志行和几位随行的工程师,全都愣住了。
他们......
听到了什么?
陈宇凡......以前是当钳工的?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无比惊讶的表情。
他们下意识d ,将目光投向了那个始终一脸平静的年轻人。
在他们的想象里。
陈宇凡这么年轻,就取得了如此惊世骇俗的成就,成为了六级工程师。
那他必然是国内最顶尖的理工科大学毕业生!
说不定,还是从苏俄留学回来的高材生!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他那一身远超同龄人的、深厚的理论知识!
可现在......
程国平竟然说,他以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钳工?
当然,他们不是瞧不起钳工。
只是这件事情完全打破了他们的设想,太过于出乎意料了。
“程主任......您没开玩笑吧?”
王工有些不敢置信地推了推眼镜。
“陈工......是钳工出身?”
“那当然!”
程国平的语气,斩钉截铁。
“陈科长当初就是我亲自提拔起来的,他不仅是钳工,而且还是我们全厂......甚至是全四九城最厉害的钳工!”
“虽然他的钳工等级,现在还是六级。”
“但这是因为,陈宇凡同志的主要工作,转到了工程师和管理岗位上,就没再继续参加钳工的考级了。”
“实际上,我们厂里那几位老八级钳工,都亲口承认在技术上......他们不如陈科长!”
程国平似乎是怕他们不信,又赶紧补充了一句。
“而且,陈科长不光是钳工技术厉害!他的锻工、焊工......样样都精通!在我们厂里,那都是独一档的顶尖水平!”
听完程国平这番话,肖志行等人更加震惊了。
他们的脑子里,甚至都有些嗡嗡作响。
钳工、锻工、焊工......
这可都是最吃基本功、最吃经验的技术活啊!
行内人都知道,这些工种就是靠时间和汗水一点点磨出来的。
想要成为一名高级技工,没有长达十几年、二十年的经验积累,根本就是天方不谭!
加工那些高精度的零件,可不是光靠脑子好用就行的。
手上没那个功夫,没那个感觉,理论知识再好也是白搭!
这没有千锤百炼,没有日复一日的钻研......
根本练不出那份手艺!
这些技术工种,讲究的就是一个“唯手熟尔”!
所以,放眼全国来看。
所有工厂里的高级技工,哪个不是四五十岁往上的老师傅?
可陈宇凡呢?
他才二十岁啊!
这么年轻,他怎么可能拥有八级钳工的技术?
这不科学啊!
而且......
一个更大的疑惑,浮现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既然他是钳工出身,那他是怎么成为工程师的?
难道他没有上过大学?
没上过大学,他那一身惊世骇俗的工程学理论,又是从哪学来的?
肖志行等人的心里,充满了无数的疑惑。
眼前的这个陈宇凡,就像一个被重重迷雾包裹着的谜团。
你越是想了解他,就越是发现......
他身上的谜团,反而更多了!
程国平看出了大家伙儿的困惑。
他笑了笑,给这些来自工业部的大人物讲述道:“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你们是不知道陈宇凡的故事。”
“陈宇凡同志的经历,在我们厂里那可是个传奇!”
“去年年初的时候,陈科长他还只是我们车间的......钳工学徒。”
“然而,他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一路过关斩将,从学徒工一直考到了六级钳工!”
“后来有一次,工业部的黄老,就是西北工业大学的那位......他老人家来我们厂里检查工作。”
“黄老慧眼识珠,看中了陈科长的天赋,破格将陈科长收为了关门弟子。”
“从那以后,陈科长才算是正式接触到了工程设计领域。”
“再然后......”
程国平深吸一口气,说出了最让所有人感到窒息的一段话。
“他又只用了半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对工程学一窍不通的门外汉,一路成长到了现在的六级工程师水平。”
“并且,还带领我们全厂完成了这次规模前所未有的维修改造项目......”
陈宇凡的这些故事,在红星轧钢厂里,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这些事迹,被工人们口耳相传,而且越来越浮夸,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传奇色彩。
因此,陈宇凡早就成了全厂所有工人心中的偶像!
而且是唯一的偶像!
而且,在整个四九城的工业圈子里,陈宇凡的这些传奇故事也早有流传。
不过非常巧合的是......
肖志行和随行的这几位工程师,他们在过去这一年里,在参与一个涉密的、国家级的重点项目。
整整一年,他们都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根本没怎么关注过外界的消息。
他们也只是因为“红星-50复合脂”和部里的文件,知道了陈宇凡这个名字。
但对于陈宇凡的具体事迹,却是一无所知。
此时此刻。
他们第一次完整的听完了程国平的讲述。
所有人都被震惊到了极点!
他们感觉自己的大脑,都彻底宕机了!
半年,从钳工学徒到六级钳工?
又半年,从门外汉到六级工程师?
这......
这是人类能做到的事情吗?!
就算是天才如肖志行,此刻也彻底失态了。
他的嘴巴微微张着,眼神里充满了不敢置信。
肖志行穷尽自己所有的知识和阅历,也无法理解,眼前发生的这一切。
在他的认知里。
如果一个年轻人,天赋真的高到了一种极致。
然后再给他十几年的时间,让他夜以继日地去学习、去钻研。
那么,他同时掌握钳工、焊工、锻工、工程学等多项技艺,虽然困难,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可能。
可陈宇凡呢?
他只有二十岁啊!
刨去吃饭睡觉的时间,他满打满算能有多少时间去学习?
“你......”
肖志行感觉自己的喉咙有些发干。
他看着陈宇凡,几乎是下意识的问出了一个离谱的问题。
“你真的......只有二十岁?”
陈宇凡看着肖志行有些恍惚的样子,微笑着说道:
“不是二十岁了。”
“去年年底,我过了生日,现在已经二十一岁了。”
听到这个回答,肖志行等人眨了眨眼,但脸上的震惊,没有丝毫的减少。
二十岁......
二十一岁......
这他妈的,有什么区别吗?!
才这么年轻,就能掌握这么多复杂的技能?
这合理吗?
这科学吗?
难道......
一个荒诞到了极点的念头,同时浮现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难道这家伙......
是从娘胎里,就开始学习的吗?!
........................
.
.
.
(卑微小作者求一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