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族崛起之峥嵘百家朝碧海暮苍梧

第840章 磕头是一个坎

百家给厉夏带来的一连串惊喜,让他都有点感觉不真实。

其实认真想想,能够有这么多突破,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稷下学宫已经开设有几个年头了,也吸引来了不少的百家人才。再加上厉夏的支持和投入,有成果是必然的。

只不过这个成果,在这个时候爆发了出来罢了,这可能就是厚积薄发吧。

就算没有印刷术和音韵谱之类的进步,很可能也有其他方面的进步,成就是肯定的,什么成就就看惊喜了。

有点像是开盲盒,来到了印刷术之类的。

相比较这前两个,其他百家的成就,大多都在文章方面,也是出谋划策了不少,也有不少好点子,但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前两个这么惊艳。

由于大牢饿死人,以及导致罪犯太多等问题,法家也修改了部分法典,或者说比以前更加完善了。

一些轻的罪名,现在不进牢房了,改成了口头教育。

罪名从低到高,分别是斥,罚,刑,劳,死,诛六个等级。

斥就是斥责,小事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口头教育并且让其改正,以前的法典太严苛了,再加上普及力度不够,你可能不知不觉就犯罪了。

口头教育让人明白这么做不对,以后不要再犯了。

如果接二连三不改,就罪加一等变成了罚。

罚就是罚款,比斥责严厉一点,对于底层的民众来说,罚足以起到警示作用了,也不会坐牢,不会增加国家的负担,也不会增加民众家庭的负担。

再接着就是刑了,这是皮肉惩罚了。

例如杖责,鞭责,直接掌嘴等等。

惩罚完就结束了,同样不会坐牢,但是估计会伤的不轻。

这些事因为罚如果不能起到警示,那么皮肉之苦总应该可以了吧。同样属于警示的处罚。

这还不改的话,那就是劳了。

这个劳就是劳动,也是坐牢的意思。

以前犯人需要家人送饭,没人送饭的只能喝刷锅水或者饿死,现在都改成了国家给饭吃。

当然了,国家也不是白给你吃的,你需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换取。

修路铺桥,矿山开采等等,这些体力活就是给坐牢的人准备的,以免这些人关着,浪费劳动力。

再接着就是死刑了,不用说就是斩首之类的。

诛是目前最高级,那就是全家被杀,只有极个别罪名,才会有这个待遇,起到警示作用。

这就是法家这段时间给出的处理方案,废除了连坐制等不公平处罚,厉夏看了没有问题,当场就批阅同意了。

农家正在寻找新作物,新蔬菜的种植等等,也没有啥突破性的进展,厉夏也没有失望。

农家这里面的成就有目共睹,而且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至于其他百家的文章,不像郑夫子的那么多,厉夏也都是逐个看完。

不管是多么的无聊,幼稚,甚至不切实际,厉夏都认真的看,至少态度要有,好歹也是人家的努力。

如果敷衍斥责,很容易打消大家的积极性。

而且有好的,肯定也有不好的,厉夏早有准备,至少在公共场合,厉夏是很少生气发火的。

当初十八般磕头方式,厉夏都能够耐心下来看完,更不要说这些小意思了,简直是轻松拿捏。

当初新儒交上来的东西,最大的效果可能就是让厉夏内心变得无比坚强,反正一遇到百家不好的东西,厉夏就把新儒那十八般磕头方式拿出来。在心里不断的鞭策。

如果新儒知道这个结果,不知道会有何想法,会不会后悔当初的研究。

对于这些东西,厉夏也是模棱两可,没有当场表态,也没有直接否定,也会时不时询问几句。

既然印刷术都能这样方式出现,他还是有点期待的,不过厉夏的期待值有点高了,没啥突破性的进展。

还出现了两篇治国策,希望能够推行,利用国家的渠道进行推广扬名。

怎么说呢,说的有点道理,但是都有点异想天开的意思,能不能成还真的不太好说。

一条是建议放开人口流动管控的,这样可以让百姓自由来往,促进商业活动的发展之类的。

道理确实有点,但是地考虑到很多现实情况允不允许。

真的放开了,除非你的国家比较好,不然百姓肯定都去好的地方啊,尤其是边疆的民众,谁愿意待在边疆担惊受怕啊。

土地都被贵族把持,又没什么可以留恋的。

到时候边疆方国没人了,异族一攻就破,无法保证边疆的安全,内部如何稳定发展。

这么说虽然有点残忍,对于边疆民众不太公平,但是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公平,边疆总需要有人去守的。

另一条是反对国家好战的,认为再强大的国家,如果好战的话,都会导致国家衰弱。

应该减少兵戈,推行文教。

有点含沙射影说厉夏好战,炎国好战了。

不过厉夏大度,并不跟他一般见识。

要么怎么说这些文章当中,有不少幼稚的,异想天开的呢。

不过人家说的也没错,里面说的也非常的有道理,有事实有依据,更是引经据典。

从民生,经济,以及处境各方面进行了分析,民生凋敝,生活艰难,不管是胜仗还是败仗,对于百姓的伤害是不可逆转的。

而且好战的国家,会导致周围邻国恐惧。

邻居恐惧,就会联合起来针对你,甚至不得不再次发动战争,从而陷入越来越艰难的处境来。

对此,厉夏也是深有感触。

就像和皇都的这场战争,炎国虽然胜利了,但是炎国也失败了。

因为这场战争,炎国没有获得什么好处,只是获得了一些喘息的时机罢了。

没有获得领土,没有获得财富,反而还有大量的抚恤等待炎国想办法,这场战争根本就没有赢家。

说的有道理,但是幼稚在炎国的处境他不知道,有时候并不是你不想战争,别人就不会打你了。

这话应该和对手说才对,厉夏承认他有文采,不跟他计较,不代表厉夏就同意他的观点,就去按照他说的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