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印刷术
“这是…印刷术吗?”
厉夏忍不住陷入了沉思,没有想到这种东西,竟然被雕刻家无意间给发明了出来。
而此时的常夫子,只是把这当做寻常的发现,就这样的献给了厉夏,跟厉夏表功,完全没有意识到,他的一个无意间发现,将会是一种伟大的发明。
厉夏突然感觉,也许印刷术的出现,并不只是偶然,很可能也是一种必然。
虽然这个印刷术非常的粗糙简陋,活版印刷术才是王道,但是最难得的不是一到一百,而是零到一的突破。
而印刷术出现,需要有两个前提。
第一是墨锭的出现,其次是纸张的发明。
以前的笔是刀笔,纸张是竹简,根本就没有印刷术出现的环境。
如今这两样东西,都被墨家给发明了出来,也许用不了多久,印刷术可能也会被墨家给发明出来。
但是现在不容易了,因为被常夫子给捷足先登了。
印刷术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发现这种现象也不难,主要还是纸张和墨锭刚出现没多久,大家没有关注到印刷方面。
这就给了常夫子机会,他天天和这些打招呼,肯定接触的更多,所以能够这么短的时间发现了这个现象。
别看这个发现简单,但是一些伟大的发明,开始往往都非常的简单,都是起源于一些巧合或者无意。
就像树上掉苹果一样,如此简单的发现,谁能够想到这就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呢。
此时厉夏都恨不得,要不要给稷下学宫栽几棵苹果树试试了,说不定可以制造出一个圣人来。
而印刷术就是这种简单的发现,甚至有点无厘头。
其实关于这个现象,常夫子很早以前就发现了,不过以前没有当回事,这次再次发现,才会灵机一动的。
因为他雕刻的壁画石板,沾了不少的泥和水,在操作的过程中,他发现石板上的泥土沾到了衣服上,在衣服上形成了清晰的图案来。
在他拍打的过程中,突然灵感爆发,想到了石板图案既然可以印到衣服上,那么能不能印到纸上。
于是他说做就做,用一些字去实验。
当然了,开始不太顺利,后来他把雕刻的字反过来,再印出来发现,字就变得正常了。
跟印章的原理一样,而且效率也增加了很多。
经过一番忙碌之后,他终于搞出了这第一代印刷术,打算献给大王,方便大王印那些诏书之类的。
他没有想过会有多大的好处,只是为了感谢大王一直以来的支持。
但是厉夏比常夫子看的更加长远,他差点把四大发明给忘了,如今印刷术和造纸术都已经出现了。
那么有没有机会,把另外两样也搞出来。
而且有没有搞头。
厉夏表情凝重且沉默不语,搞得常夫子也紧张的不行。
而且他越来越忐忑,担心大王认为他敷衍呢,毕竟这发明太简单了,只是雕刻一下,拿纸张往上一覆盖就好了。
正在大家猜测厉夏想法的时候,厉夏突然笑了起来,直接夸赞了常夫子。
“常夫子辛苦了,你的这个发现,实在是太重要了,不仅是对于炎国,就是对整个人族都十分的有利。
不仅节省了时间,还节约了花费,降低了人工,以及增加了效率,更能促进知识的传播。
如果操作得当,常夫子说不定会成为雕刻家第一位巨子或者圣人,前途不可限量。”
而听了厉夏的评价,常夫子满脑子晕乎乎的,不知道是不是大王太夸张了,不就是把雕刻刷点墨水,拿纸张印一下嘛。
实在是太简单了,三岁小儿都可以做到,当然,三岁小儿雕刻不出精美的画罢了。
但是这门槛确实很低,至少常夫子还没有意识到重要性。
其他人同样挺诧异,不知道这块石板,为何能够当的起厉夏如此大的评价,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厉夏也是看出了众人的疑惑,转头问旁边的郑夫子。
“敢问郑夫子,如果抄一份万字书,一个人大概需要多长的时间?”
郑夫子的万字书,是郑夫子特意手抄出来的,对此,他自然深有感受,所以对于厉夏的询问,那是张口就来。
“一个人抄的话,单纯把字写完,大概需要两天的时间。如果再加上音韵,字义,解释等等,一份完整的万字书,一个人大概需要抄十日到半月。”
“那么千字文呢?”
“一人每天大概可以抄两份到三份不等。”
“炎国有那么多少年学宫,需要数万甚至数十万的千字文,还需要大量的万字书。
如果让人抄的话,大概需要多少人,抄多久才能够完成?
其中还不包括人工费用,花费的时间,以及有可能出现的涂抹,错字,漏字,多字,错义等等。
效率低下不说,还无法保证正确性,想要推广千字文,万字书之类的着作和文章,最大的限制往往是传播效率底下。
如果把万字书和千字文雕刻在石板上面,直接在上面刷油墨,再在上面覆盖纸张的话。
郑夫子觉得此方法是否可行?能不能节省时间,成本,提升效率,还可以更好的传播千字文和万字书。”
郑夫子是聪明之人,再厉夏询问他的时候,就已经反应了过来,对于常夫子这个发现,眼睛直接就亮了。
这简直就是为了他的千字文和万字书量身打造的啊。
原本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够传播开来,有了印刷术的话,说不定几天就可以传播出去了。
不过他也知道厉夏是解释给在场所有人听的,所以他还是一问一答的配合了起来。
也让其他人见识到,这小小的发现,到底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看刚才常夫子的方式,操作简单,印刷速度比较快。
如果能够有完整的千字文石板,一个人就可以操作,每天印出几百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只需要几十天的时间,就可以满足炎国所有少年学宫的千字文需求。
以前的书籍贵,主要是文人抄书花费太大,有了这东西的话,那么需要的文人数量大大降低,书籍的成本会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