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王宁的外交
肖峰想到这里,心里又说道:“有钱能让鬼推磨,先观察着,仔细认真的学习几天,让李伯年,张英,肖卫,老群先进入状态,以最快的速度提高。
“然后制造机会引起林栋的注意,寻找突破点。或许突破点也不在这些车间里。”
肖峰心里想着,随着林先生和皮特的带领,跟着众人进了车间。
如林先生所说,mAde公司正处于从手动设备向自动化设备转型的关键阶段,其生产车间的特征,在肖峰的眼里一目了然。
他们正在参观的是引线框架生产,这是1980年mAde公司生产车间的核心区域。
这个空间需同时容纳引线框架制造、引线键合机组装及测试等环节,眼前的布局紧凑但功能分区明确。
肖峰看到眼前的情况是mAde公司已经开始设计自动化设备原型,但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能力。
皮特开始向王宁一行人讲解功能区的划分:
“部长先生,这边是引线框架生产区,专注于金属引线框架的冲压、电镀等工艺。大家先走马观花的看看,未来的一些日子,大家就要在这里学习。”
肖峰看见李伯年和张英,以及肖卫,老群都再认真盯着这个区域工人生产,仔细看着。
皮特继续说道:“另外还有两个区,一个是键合机组装区,专门整合从美国收购的引线键合机技术,进行设备组装与调试。”
“还有一个区域是测试与质检区,是对成品进行功能测试及质量检验的区域。”
“我们向前走,很快就到了。今晚上大家就先看看,心里熟悉一下,明天的学习中,我们会把大家安排在各个区域。”
王宁神情专注,一边侧耳倾听着皮特那带着些许外国腔调却条理清晰的介绍,一边微微俯身,目光如炬,仔细端详着眼前经过的每一个生产区域。
他的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求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仿佛要将这生产区域里的每一台设备、每一道工序都刻进脑海里。
那些机器运转时发出的嗡嗡声,工人们熟练操作的身影,都像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他眼前不断闪现,让他对这次学习之旅充满了期待。
待皮特介绍完毕,王宁稍作思索,便立刻抬起头,眼神坚定地看向皮特,诚恳地说道:
“皮特先生,我们这次来,深知自身技术水平与贵方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我们的人在技术掌握方面还比较落后。
“如果按照常规的分开学习模式,我担心大家会因为基础参差不齐而跟不上节奏,效果恐怕不尽如人意。
“所以我的想法是,把大家集中安排在一起学习。咱们先集中精力把这一块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学扎实了,等大家都熟练掌握之后,再一起进入下一个领域继续深入学习。您看这样的安排如何?”
王宁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摊开双手,眼神中满是期待,希望能得到皮特的认可。
皮特听着王宁的话,下意识地微微转头,目光迅速扫向身旁的林先生,试图从林先生的脸色中捕捉到一些指示或暗示。
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和期待,仿佛在无声地说:“林先生,您对这件事怎么看?我该怎么答复呢?”
然而,林先生却像一座沉默的雕像,静静地站在那里,脸上没有丝毫表情变化,眼神平静如水,甚至没说一个字,仿佛王宁提出的这个安排与他毫无关系,又或者他正在内心权衡着什么。
王宁见皮特没有立刻回应,心中虽有些许忐忑,但并没有表现出丝毫慌乱。
他从容不迫地从口袋里缓缓拿出一份打印得工工整整的人物介绍,双手递向皮特,同时说道:
“皮特先生,林先生,这是我们这次随行团的人员介绍。二位仔细看看就能发现,我们团队里真正具备一定技术基础、能够快速学习吸收新知识的人也就四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的人在这方面基本上都是门外汉,对很多技术概念和操作流程都还很陌生。所以集中学习对我们来说真的是更合适的选择。”
说到这里,王宁稍微停顿了一下,语气更加诚恳地说道:
“这个人员介绍表,你们先拿上,好好研究一下。也希望贵公司能够充分考虑我的这个要求,在后续的安排上做出对我们学习最有利的调整。
“我们来到这里,就是抱着虚心学习、提升自己的态度来的,真心希望能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学到尽可能多、尽可能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不虚此行啊。”
王宁的眼神中闪烁着真诚的光芒,仿佛在向皮特和林先生传递着他们团队对这次学习的渴望和决心。
肖峰静静地伫立在一旁,目光在王宁、皮特和林先生三人之间来回扫视。
凭借着他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经验,他一眼便看得出,王宁心里头肯定是门儿清——皮特和林先生在这件事上大概率是做不了主的。
王宁方才那一番有条不紊、有理有据的陈述,还有那巧妙周旋的姿态,肖峰心里不禁暗暗赞叹:
王宁真不愧是个思维敏捷、处变不惊的外交家啊!他就像一位经验老到的棋手,每一步都走得恰到好处,既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又没有让对方感到难堪,为后续的谈判留下了足够的回旋余地。
此时,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齐刷刷地集中在皮特和林先生的身上。
大家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仿佛在等待着一场关乎自身学习命运的宣判。
林先生感受到众人那炽热的目光,脸上浮现出一抹礼貌而又略显尴尬的笑容,他微微清了清嗓子,用沉稳而又不失温和的语气说道:
“那就这样吧,各位的心情我们完全理解。我们今天晚上会专门抽出时间,召集相关人员一起商议一下这件事。
“一定会尽快给王部长一个明确的答复,也尽量给大家安排出最适合的学习方案。毕竟大家远道而来,我们肯定希望能让大家学有所获。”
林先生一边说着,一边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诚恳和负责的态度。
肖峰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林先生的话,心中却如同翻涌的波涛,思绪万千。
他深知林先生之所以没有当场一口拒绝王宁的要求,这里头有着多方面的考量。
一方面,就像他之前所判断的那样,林先生在这件事情上确实没有绝对的决策权,他需要回去和更高层级的那位进行沟通协商,才能做出最终的决定。
另一方面,肖峰也敏锐地察觉到,林先生心里其实也有着自己的小算盘。
如果他们坚持之前那种不太合理的安排,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很可能会失去大陆这一块重要的市场。
要知道,大陆如今正处于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
虽然目前大陆在某些技术领域还相对落后,但大陆有着庞大的市场潜力和强大的接受以及学习能力。
所以他们公司目前那些即将淘汰的技术,在大陆市场上有着很大的销路。
如果因为这次的安排不当,惹恼了大陆方面,导致大陆不再愿意消化他们淘汰的技术,而去和其他对手公司合作,那对于他们公司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所以,他们必须回去慎重地商量一下,权衡利弊,寻找一个既能满足大陆方面的学习需求,又能保障自身利益的最佳方案。
肖峰想到这里,不禁微微眯起眼睛,心中暗自盘算着:接下来的局势会如何发展呢?自己又该如何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为团队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