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创业实录恶的呃呃呃
第二百四十三章 楠榜港
小
大
÷免??费?阅?读°
包括兰芳海外省,东加里曼丹,棉兰老岛三块领土,都呈现这种趋势,并且连同其他列强殖民地一样,主动向日本国内透露整个南洋区域的军事,经济,城镇,资源等各类情报。不过,东非在南洋也不是全面采取这种消极战略部署,在勿里洞岛和巽他海峡方向,东非就一直在加强军事上的投入。勿里洞岛已经成为东非太平洋海军的核心,其目前定位有些类似美国的夏威夷。太平洋舰队的大部分主力舰艇,基本停泊在勿里洞岛上的港口里。而巽他海峡地区,东非最近几年也和荷兰政府展开了新的谈判,最后在东非的压力下,荷兰不得不将巽他海峡北岸的部分土地,租借给东非。楠榜港。这里就是现在东非和荷兰共用的一处港口,也是巽他海峡北侧苏门答腊岛南端沿海最重要的港口。不过从楠榜港的实际部署来说,这处港口基本主要为东非海军服务,荷兰更多用于经济用途,就比如东印度群岛殖民地的物资中转和商船停靠。部署此地的东非海军,隶属于东非印度洋海军舰队,而不是太平洋舰队手中。“巽他海峡北部现在基本上被帝国控制,唯有南岸,荷兰人一直不松口,不过掌握北岸,我们也拥有了对巽他海峡的绝对控制权。”东非海军上校海德正在半完工状态的楠榜港海军基地指挥室里和下属们说道。在他们面前,铺开着一张巽他海峡地图,红色区域,就是东非海军部署区域,包括苏门答腊岛南端的两块土地,还有巽他海峡中间的桑吉昂岛,和西部的帕奈坦岛。这四个区域,将巽他海峡牢牢地锁死在东非海军手里,虽然理论上荷兰也可以通过爪哇岛等区域,和东非共享巽他海峡的主导权。但是,很显然荷兰人没有这样的实力这么做。楠榜港海军基地的中校温斯特说道:“爪哇岛是荷属东印度的核心,也是他们的底线,所以,荷兰人不答应我们在爪哇岛建设基地,这是必然的结果。”“他们允许帝国租借楠榜港和吉打邦最南端的土地,就已经很有诚意了。”“有了这两块区域,我们在巽他海峡最后的短板也就得到了补齐,因为桑吉昂岛和帕奈坦岛的面积太小,停泊条件也不足。#?兰°?e兰d文?t学图谋巽他海峡两岸土地的重要原因。
海德上校认同的说道:“如果东印度群岛是我们的殖民地,帝国甚至可能都不会允许巽他海峡存在其他国家的势力。”“现在,荷兰人不仅割让了多块土地,并且把巽他海峡的主导权交给东非,这也算是他们能做到的极限了。”“不过,这显然是一个聪明的决定,如果荷兰不主动对帝国做出让步,那荷兰人最后的收获只能是一地鸡毛,别说巽他海峡,就是整个东印度群岛,恐怕都因此赔进去。”对于荷兰这种小国而言,在外交事务中,站队问题尤为重要,自身实力的弱小,而其海外利益的主体又恰好距离本土十分遥远,更别说东非的实力,在超级大国中都排在第一位。 别说,东非攻占东印度群岛,只要东非在亚丁湾和非洲西海岸禁止荷兰军舰通过,切断荷兰和东印度殖民地的联系,荷兰就将失去这一块最重要的殖民地。所以,在东印度群岛问题上,荷兰人根本没有底气对东非说“不”,那意味着更大的代价。温斯特中校就毫不掩饰这一点:“现在荷兰还能统治东印度群岛,本身就是一个奇迹,说实话,不用我们亲自动手,但凡给予当地的反荷兰势力一些甜头,他们自己就能把荷兰人驱赶出去。”海德却一脸嫌弃的说:“东印度群岛现在放在荷兰人手中,是最好的结果,毕竟荷兰在当地的大方向上,已经和我们保持一致。”“而且东印度群岛的印尼人,属于阿拉伯教人群,如果有可能的话,未来东印度最好的结果就是分成众多国家,这样一来,在南洋地区就少了一个潜在的威胁者。”对于东印度群岛,东非必然不可能让其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仅仅是荷兰手中的东印度群岛面积,就超过一百多万,而人口更是高达五千多万。根据1930年荷兰对东印度群岛的统计数据,仅仅是爪哇岛人口就高达四千三百多万。别说整个东印度群岛殖民地,就是爪哇岛一地独立,都能成为现在南洋地区的人口大国。温斯特中校也说道:“现在东印度群岛殖民地的人口数量确实有些多,尤其是爪哇岛的人口,再过几年就有可能超过五千万,如果看做一个国家,也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人口大国,和法国,意大利相当。”“而如果未来,东印度群岛殖民地不解体的话,这就是一个面积超过百万平方公里,人口可能过亿的新兴国家,而且东印度群岛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发展潜力也是具备大国基础的,各种工业所需的资源都不缺。”“让这样一个国家出现,不仅仅是威胁到帝国在南洋的利益,甚至能让整个南洋地区的地缘格局大洗牌。”东非不能容忍南洋出现一个区域大国,这不仅仅针对荷兰手下的东印度群岛殖民地,还有法国的印度支那殖民地,英国的印度殖民地,马来殖民地都是东非未来要拆解掉的目标。毕竟,南洋是东非世界战略中和南美同等重要的双翼,是东非的核心利益所在。所以说在南洋,荷属东印度就已经被东非视为第一潜在威胁,光是这一个区域的人口,就占到了整个南洋的一小半左右。在1935年,整个南洋人口超过一亿三千万之多,爪哇岛就有四千多万,所以放眼整个地区,如果没有外部势力干涉的话爪哇岛,都是南洋主导性大国的有力竞争者。至于说东非对荷属东印度的警惕,参考前世澳大利亚对印度尼西亚的警惕就可以知晓。诚然,澳大利亚是一个发达国家,印度尼西亚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且内部矛盾严重,可谁能保证印度尼西亚就一定不能解决内部问题呢!温斯特中校就说道:“爪哇岛在未来,就应该分成至少两个国家,这样爪哇岛就无法形成合力,威胁南洋地区的平衡。”“还有英国的印度殖民地,面积也有些超标,缅甸应该从其印度殖民地中脱离,否则的话,印度就有可能把手伸到南洋,而且区域内没有任何势力可以抵挡这个庞大的国家。”目前缅甸还在英属印度手下过日子,这就等于印度在南洋存在一块势力,如果不是克拉地峡分割的话,说不定英国的马来殖民地也可能加入印度大家庭。而现在克拉地峡掌握在东非手中,这就注定了马来殖民地和印度不可能连成一片。海德上校说道:“这些都是未来的事,至少现在,帝国就不好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南洋进行分割。”“帝国不是没有能力这样做,而是要考虑国际观瞻还有现实问题。”“在没有将英法等传统殖民势力,还有美国赶出去之前,南洋就算不上帝国的势力范围,就是现在,我们在南洋的军事实力最强,也说不上区域事务的主导者。”南洋现在的状态,有些类似非洲西北部,而且更复杂,因为这里实际上还多了日本这个玩家,而在非洲西北部,东非的主要竞争对手只有美国,英国和法国。虽然说日本在南洋并没有殖民地,但是,日本的地理位置,很容易插手南洋地区,是重要的变量。而东非就希望把日本的作用扩大化,让其搅乱南洋局势,最后东非把这块羽翼补齐。而且,南洋对东非的意义显然还在非洲西北部之上,毕竟这里是东非通往远东市场,还有太平洋的必经之路,没有第二个选择。
东非到太平洋,只有南洋具备价值,往北就是亚洲大陆,想通过陆地沟通远东大市场,就必须经过苏联控制的中亚区域,而且当地交通十分落后,从远东帝国西部,一直到印度洋沿岸,甚至没有一条现成的公路和铁路,除此外,绕路澳大利亚海域也是一个选择,但是也很不划算。最后就是通过美洲沟通和太平洋的联系,但是美洲唯一具备价值的海陆通道,巴拿马运河牢牢的控制在美国手中,就算通航条件恶劣的麦哲伦海峡,也属于智利。海德上校说道:“帝国想控制南洋,就必须掌握巽他海峡和马六甲海峡中的一处,我们现在已经控制了巽他海峡,只要能确保这里的安全,东非就能保证在南洋的军事存在,维系帝国在南洋的利益。”“不过,巽他海峡依旧具有局限性,帝国的大部分船只,首选还是马六甲海峡,也只有南方少数省份和远东的贸易,选择巽他海峡更具有成本上的优势。”最近这些年,在东非政府的引导下,虽然巽他海峡也变得比以前更加繁荣,不少东非的商船会选择此处通过,最后抵达远东。但是,依旧改变不了巽他海峡备用线路的这个事实。这就类似前世远东帝国的欧亚班列,发展的速度确实非常惊人,但是无法超越海运,除非远东帝国遇到极其特殊的情况,那就是海运路线被完全封锁,只能依靠欧亚大陆桥和外部进行贸易。东非控制的巽他海峡,也是类似的情况,当然,同样是海运,加上东非特殊的地理位置,巽他海峡航线的情况要好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