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水太凉,钱阁老

五华山,万寿宫,御花园,一处小阁楼里。?k!a^n+s!h`u~d·i/.·c¢o?m′

“咚咚咚、、”

大明朱皇帝,背着身,挺首腰杆子,远眺湖中美景,美不胜收。

后面的地板上,跪着一个头发须白,精明老辣的卢老头,磕头不止。

没办法啊,他这个江南代言人,得使劲磕头,才能说服老谋深算,深不可测的朱皇帝。

大江南,想一次性进献三个,才情俱佳,国色天下的美女,肯定要费尽口舌的。

首当其冲,就是那个钱阁老,水太凉,头皮痒,这是绕不过去的死坎啊。

所以说,卢老头,即便是把头磕爆了,也得劝好朱皇帝,接纳钱谦益。

“咚咚咚”

“陛下圣明,英明睿智”

“当知晓,鞑子嗜血残暴,又是奸诈无比”

“如此重视的钱阁老,绝非泛泛之辈,而是德高望重的江南士族领袖”

“钱阁老,是万历三十八年,一甲三名的进士”

“天启年间,任职翰林院修编,做过江南乡试的主考官”

“崇祯年间,礼部侍郎,掌管天下科考会试,门生故吏,遍布整个大江南北”

、、、

老辣精明的卢老头,一边磕头,一边继续梗着脖子,劝谏纹风不动的朱皇帝。

没错,那个水太凉的钱谦益,竟然是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是古老级别的存在。

做过翰林院官员,崇祯朝的礼部侍郎,才是真正的德高望重。

要知道,就是卢老头自己,算是老杆子了吧,也仅是崇祯朝的兵部郎中。

大明朝廷的郎中,也就是五品官员,在正二品的侍郎面前,只是个芝麻小官而己。

尤其是礼部侍郎,掌管天下的科考会试,拥有一大堆的门生故吏。

所以说,即便是有过变节的钱谦益,才会受到满清的重视,日夜监视,担心他搞事。

同样,这也是为何,当初的悬山会议,几个义军首脑,同意推荐钱谦益的女儿入宫。+齐¢盛_晓¢说*惘¢ ~首-发?

“再有一点”

“钱阁老,回到江南以后,早就悔过自新了”

“表面上,他被满清鞑子,监视在常熟,寄情于山水”

“实则,暗中联络舟山群岛,出谋划策,出钱出力,支持义军杀鞑子”

“先帝三年,钱阁老致书桂林留守瞿式耜,献上楸秤三局,痛陈天下厉害关系”

“先帝西年,钱阁老,不顾年老体弱,多次亲赴金华,策反鞑子的总兵马进宝”

“先帝六年,李晋王克复桂林,也在联络钱阁老,日夜筹谋江南,以备举事策应响应”

“先帝八年,还有前年,去年”

“延平王北伐前夕,都是钱阁老,尽囊资助,秘密联络江南义士,以便接应大军登陆大江南”

“尤其是去年,满清的苏松常镇,西镇提督马逢知(马进宝)”

“又是钱阁老,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前往苏州,劝说他坐看延平王兵围南京城,不顾鞑子的死活”

、、、

稀里哗啦的一大堆,老成持重的卢老头,还在继续推崇他的水太凉。

是的,这个头皮痒的钱阁老,资历太牛叉了。

放眼天下,崇祯朝的六部重臣,除了这个钱阁老,其他的都作古了。

现在的大明中华王朝,重臣里面,有一个算一个,全部拎出来,没有一个是钱阁老的对手盘。

江南人,要想打破中华王朝,大西南派系的垄断格局,就必须不按常理出牌,出其不意啊。

没错,这个水太凉,是湿过足,失节投降过鞑子。

但,那都是一时糊涂,早就悔过自新了,回过头,继续做大明王朝的忠臣志士。

没看到嘛,江南人,抗清十几年,这个钱阁老,也是暗中支持策划十几年。

别说是江南人了,就是本朝的李晋王,也联络过钱阁老,希望他在江南举事,策应大西南。`咸*鱼+墈.书′蛧′ .追*罪¨芯·章~結′

这就是威望啊,满天下的人,都知道这个人,太出名了。

“哦??”

“还有这些事?”

听了半天的朱皇帝,终于打破了沉默,皱着眉头,回头望了望卢老头,疑惑的问了一下。

随即,又回过头,眺望远处的风景线,开始喃喃自语道:

“延平王”

“那是他的学生嘛,理所当然”

“马逢知,马进宝”

“一个是学生王爷,一个是鞑子边镇重将”

“原来如此,这就对上了,按兵不动,坐看鞑子打生打死”

“李晋王,想不到啊”

“竟然也联络水太凉,朕还真不知道啊”

“桂林留守,瞿兵部,”

“可惜了啊,一代能臣干吏”

“钱阁老,呵呵,想不到啊”

“这个水太凉,如此能折腾,确实是个能人,本事不小啊”

、、、

是的,即便是来自后世,朱皇帝对钱阁老,也不是很了解。

这个失节贰臣,最出名的地方,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娶了河东君柳如是。

鞑子南下破江南,这个德高望重的重臣,又是头皮痒,水太凉,做了鞑子的走狗汉奸。

至于其他的事情,后面的后续,朱皇帝是真的不清楚。

说实在的,今天,要不是听到卢老头,说起这个头皮痒,朱皇帝都以为,这个人早就老死了。

至于,联络郑氏海盗,他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是水太凉的得意门生,东林党的门徒。

同样,这也就是能解释清楚,那个马逢知,西镇总督,为何能被说服的原因了。

一个是福建海盗集团的扛把子,一个是大江南,甚至整个华夏文坛的领袖人物,任谁也会心动心痒的。

还有那个李晋王,朱皇帝也没想到,竟然也会联络这个水太凉。

毕竟,一个是大西南扛把子,一个是江南士林领袖,臭名昭著的贰臣,太让人意外了。

如今,听了这么多,老辣的朱皇帝,算是看出来了。

这个水太凉,确实是能人,本事很小,关系一大堆,哪里都有他的影子啊。

这就是典型的,老而不死是为贼也,年纪越大,资历越高,威望更重,举足轻重啊。

“还有一点”

“常熟钱氏,本就是江南的世家大族”

“也是苏州府的豪强,良田宅院庄园无数,家资颇丰”

“钱阁老的祖籍,就在常熟鹿苑奚浦,紧邻长江口,崇明岛”

“将来,朝廷东征北伐,这些都是必经之路,更方便陛下的大军,登陆苏常两府”

“最后一个”

“钱氏的嫡女,不是别人,正是河东君和钱阁老的独女”

“生得一副倾国倾城容貌,更兼七窍玲珑心,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是真正的才貌双全”

、、、

说着说着,说到最后的卢老头,声音就变小了,躬身弯腰,脑袋都快藏到肚皮上了。

他可不管嘀嘀咕咕的朱皇帝,赶紧汇报完毕了事,伸头缩头都是一刀的事。

确实是如此啊,今年的他,也是63岁的老头子。

今天,竟然破天荒的,成为了月老媒人,且一开口就是三个,脸厚如城墙啊。

但是,没办法,端了这个碗,吃了这口饭,就得办好差事,给朱皇帝效死效命,给江南人一个交代。

整个大江南,文坛圣地,世家豪族一大堆。

投靠大西南,效忠朱皇帝,给钱给粮草,那都是没问题的。

但是,朱皇帝也得给好处啊,打仗武将不行,文官总可以吧。

江南人要想立足朝廷,对抗大西南派系,就得有后台吧。

军队不行,打仗拉胯,那就上世家嫡女,一个都不能少。

“哎”

半晌后,嘀咕完毕的朱皇帝,深叹一口气,缓缓转过身。

听了那么多,他也想了不少,算是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钱阁老,水太凉,其实没那么混球混蛋,那只是自己的一己之见,先入为主而己。

这么多人,联系他,惦记他,忌惮他,信重他。

证明这个水太凉,确实是有过人之处,不是泛泛之辈。

刚才,朱皇帝反应如此激烈,还是由于,这个水太凉,是文臣的原因,天下士林的领头人。

这个水太凉钱阁老,其实跟洪承畴是一类人。

他们都是进士出身,活的够长久,曾经都是大明王朝的重臣干吏,士林领袖,响彻天下。

他们的名望,伴随着失贞,投降满清鞑子,起了一个很恶劣的带头作用,这就是朱皇帝最痛恨的地方。

又过了一会,看着弯腰低头,进入装怂装死状态的老滑头。

朱皇帝又是无奈无语,摇了摇头,深度感叹:

“卢尚书,你啊”

“让朕怎么说,才好呢”

“为官几十载,几朝元老,经历丰富,德高望重”

“这个大西南,你也不是第一天,才入朝的”

“这段时间,朝廷的格局,你应该是最清楚不过了”

“不说东征北伐,朕是日夜不辍,忙的跟陀螺似的”

“单凭内朝的这个格局,六部重臣,等同于朕的内阁”

“你是明白人,江南人入朝,本就是困难重重”

“如果,再有江南的世家嫡女,入后宫为妃为嫔,且,一次性就三个”

“朕虽年少,弱冠之年,缺乏资历阅历”

“这看上去,像是一个缺少美人妃嫔,或是一个昏庸无道的昏君庸君?”

、、、

说完后,老辣的朱皇帝,甚至是用手指,指着自己的脸颊,满满的凝重表情。

是的,女人如衣服,更何况是帝王皇帝,更不会缺女人。

朝廷的根基,平衡的朝局,才是长治久安,帝王之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