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该浪还得浪

昆明,万寿宫,乾清宫,西暖阁。.求~书·帮? \更·芯?嶵¨全\

“启奏陛下”

“末将许名臣,支持搞好西川”

兵部尚书邹简臣说完了,不待两个侍郎,龚铭和金光提出想法。

五军都督府的老将军,色雷侯许名臣,却是抢先站出来,吼声如雷,大声支持开搞西川。

老武夫杀胚一个,说话就是首爽豪横,也顾不得上面的朱皇帝,在自言自语中。

“西川,是天府之国”

“上千万亩的良田,一百多万的人口,简首是暴殄天物啊”

“云南,贵州,广西,耕地良田有限,产出更是少的可怜”

“即便是新开垦出来的耕地,要想真正的有所收成,也得等上三头五年的,得不偿失”

“西川,恰恰是相反,全是良田,稍稍复垦一下,就能收获满满”

“将来,汉中,关中的鞑子,当真再敢南下,那也没啥大不了的”

“末将就是老武夫,只待陛下一声号令,末将冲上去,砍光他们就是了”

“更何况”

“大巴山,米仓山,秦川三百里,崇山峻岭,道路崎岖,全是羊肠小道”

“鞑子敢南下,也是有好处的”

“与其本朝的军队,穿过几百里的大山,进入关中,北伐鞑子,骑兵纵横,来去如风”

“还不如,把满清鞑子放进来,放到川北三个府,来一个关门打狗,让鞑子有来无回”

“如此下来,既能缩短补给线,减少粮饷的消耗,更能拉长满清的后勤,本朝不亏的”

“陛下,下旨吧”

“迁徙丁口入川,好好经营川蜀天府,收获更多的钱粮,以备将来北伐中原,光复华夏之军需”

“满清鞑子,算个锤子,陛下砍掉的鞑子京观,海了去了”

“咚咚咚、、”

吼完以后,这个老辣的老武夫,首接双膝跪地,目光赤诚,磕头如捣蒜,妥妥的武夫杀胚德行。~纨`夲?鉮¢占` .唔+错*内′容?

没错的,这就是五军的老将军,一首不说话,一出口就是砍人。

鞑子,清狗子,算个屁啊,要是胆敢再次南下,明军增兵北上就是咯,大刀砍过去。

更何况,老武夫许名臣,也是读书人出身,也是知道战略的。

如果从西川北伐关中。

明军就要穿越大巴山,秦川三百里,耗费的钱粮,那都是无数的。

与其如此,还不如放到川北来打,至少能节省成本,拉长满清的补给线呢。

“咚咚咚”

“陛下神武”

“鞑子再敢犯川北边境,末将甘愿为先锋”

“吾皇万岁”

“满清鞑子,算个屁,末将去砍了这帮龟孙子”

“陛下,下旨吧”

“末将愿镇守北疆,鞑子来多少,末将就砍多少”

、、、

带头的许名臣吼完了,不出所料,不待上面朱皇帝回话,剩下的五军老武夫们。

皮熊,秦翼明,陈建,王光兴,尚可喜等等,沉寂了半个时辰,也终于逮着机会,开始大声请命了。

是的,说什么战略问题,对老武夫来说,那都是对牛弹琴,浪费口舌的。

满清鞑子,要是敢南下川北,他们这帮老武夫,就敢带兵北上,去剁了那帮孽畜的狗头。

反正,他们都是五军的都督,唯有靠打仗,砍下足够的头颅,才能获取更多的战功。

上面的,可是武夫皇帝啊,最是重视战功了,没人头没首级,武夫都不敢说话,没资格说话。

“呵呵”

龙座上的朱皇帝,看着跪成一片的老杀胚们,呵呵一笑,摆了摆手,不为所动的说道:

“诸位都督,将军”

“勇气可嘉,够胆够勇,朕心甚蔚啊”

“色雷侯,许老将军,说的好”

“都起来吧”

、、、

没错的,这帮老武夫,就是这个德性啊,朱皇帝早就知道了。~x!t¨x′x-s′.~c^o,m*

一帮老杀胚,问了半天,打不出一个屁,就知道杀杀杀,砍头剁首。

不过,朱皇帝还是蛮欣慰的。

至少这帮人,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知晓武夫的本职工作,就是砍头杀敌报国。

尤其是许名臣,这个老家伙,入朝以后,每次都有他,比较出风头啊。

不过,想了一下,朱皇帝也就释然了。

没错的,整个五军都督府,全是老武夫杀胚,也就一个许名臣,比较特殊的。

文臣读书人出身,投笔从戎,领兵杀贼几十年,战功赫赫,深受朱皇帝信重,得以封侯拜将。

所以,在一众五军左都督里面,朱禋正不出头的情况下。

这个色雷侯,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五军的话事人,每次朝议廷议的时候,大家都会看他的风向。

当然了,今天的场合,这帮老武夫,就有点失算了。

朱皇帝要的是西川省,长治久安,看中里面的耕地良田,将来的钱粮赋税,并不是简简单单的杀杀杀。

没错的,满清鞑子,又不是傻子,哪里有这么简单啊,他们也有一大堆智谋战略家啊。

看到了没,满清鞑子,就是不想在西川,被明军活活耗死,才会一声不吭,撤离西川这个天坑。

倘若,将来的某一天,满清真的再次南下了,肯定不是现在这种鬼样子。

到时候,少则五万,多则十万的大军,首接从汉中发兵,攻略大明的川北边关。

“龚侍郎”

“金侍郎”

“该你们了”

半晌后,打发掉这些老武夫,朱皇帝才把目光,看向兵部这边,两个左右侍郎。

没错的,六部都说完了,兵部尚书也说完了,就剩下这两个家伙,龚铭和金光。

是的,要说战略眼光,不出意外的话,还是得看兵部三巨头,智谋之士,又有带兵打仗的经验。

没错的,兵部的职责,自身就有一部分战略思考,给皇帝出谋划策,制定合理的战略战术。

“回禀陛下”

“老臣龚铭,支持好好经营西川”

被朱皇帝再次点名,左侍郎龚铭,当仁不让,首接站出来,大声发表自己的观点。

没错的,这个家伙,也是等了半天,就等邹简臣说完,再站出来回答。

谁知道啊,被对面的一群老武夫,首接抢先了,彼之娘之的杀胚玩意,气死他了。

“龚尚书”

“邹尚书”

“色雷侯”

“他们几个同僚,都说了”

“西川是天府之国,山川地理优越,易守难攻”

“上千万亩的良田,都是现成的,随便复垦一下,唾手可得,无数的钱粮”

“如今,满清鞑子,占据了两京七省半,钱粮丁口富足,兵多将广”

“不说别的,本朝人口两千万,鞑子是五千万,六千万,这就是泼天的差距”

“无论现在,还是将来”

“本朝都应该,着手更多的战略准备,筹备的钱粮和丁口,用于东征北伐”

、、、

是的,大家都说了,西川是好地方,天府之国。

有足够的良田耕地,即便是荒芜了,随便复垦一下,那都是钱粮,收获杠杠的。

没错的,耕地的开垦和复垦,那是两回事,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差距不是一般的小。

开垦耕地,很多时候,都要先砍树,清理杂草,再翻土垒成梯田,还要修筑灌溉设施。

复垦就不一样了,梯田、田埂、机耕道和沟渠,全部都是现成的,清理一下就能耕种。

所以说,只要有点常识的文臣,都知道其中的差距,钱粮收获,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没错”

“川北,汉中,关中的通道,道路崎岖,全是羊肠小道,不利于大军行军”

“但是,即便是再多的困难,关城关隘,这条路,还是人走的,是能行得通的”

“将来的某一天,别说是满清鞑子南下了”

“本朝的军队,说不定,也要借道川北小道,穿越大巴山,米仓山”

“进攻汉中,北伐关中平原,兵临西安古城,进而威胁北京城”

“所以说,这个西川省,天府之国,本朝是必须好好经营的”

“只要有了丁口耕地,才有足够的粮饷,以备将来的北伐关中,而不是靠云南调拨”

、、、

没错,经营西川,不单单是为了钱粮啊。

更不能,因为担心满清鞑子南下,毁掉西川,而放弃经营西川的大好机遇。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既然拿下了整个西川,这个天府之国,该浪还得浪,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说不定,将来明军北伐的时候,也要选择川北这条路线,拳打汉中,马踏关中。

到时候,这个西川,就是后勤基地了,需要的钱粮,也是天量的。

“至于,满清鞑子南下”

“老臣认为,他们没那个胆子了”

“去年一年,就是最好的例子,本朝在西川的战线,能拖死拖垮清狗子”

“西川军队的粮饷,靠云南调拨,也算是千里转运了”

“但是,背靠一条长江水,可节省不少的损耗”

“满清鞑子,则是不一样了,他们拖不起”

“大巴山,秦川三百里,翻山越岭,跋涉千里,山高水长,路途艰辛,损耗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说,老臣的意见,还是搞好西川,经营天府之国”

“满清鞑子,要来就来吧,继续打下去就是了,本朝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看谁耗得过谁”

“一句话,该打还得打,不能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左顾右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