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擒拿
骆炳缓缓展开圣旨,目光如电,扫过全场,最后定格在脸色剧变的吴三桂脸上,用清晰而冰冷的声音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尝闻,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然忠君体国,乃人臣之本分。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世受国恩,委以重任,本应恪尽职守,抚恤士卒,以固国门。然,朕近得密报,查知吴三桂竟胆大包天,长期欺瞒朝廷,苛虐士卒,大肆克扣军饷粮草,中饱私囊,以致将士离心,怨声载道,动摇边关根基。”
读到这里,校场之上已是鸦雀无声,只有骆炳的声音在回荡。士兵们屏息静气,听着皇帝对他们苦难的“知情”和对吴三桂的控诉。
吴三桂则浑身冰冷,如坠冰窟。他明白了,全明白了。之前那道“每日猪肉二两”的圣旨,那八千两“赏银”,全都是诱饵。
都是为了此刻。皇帝早就想动他了。之前的一切褒奖和信任,全是麻痹他的伪装。
骆炳继续宣读,语气愈发严厉:“朕初闻之,犹不信也。为稳妥计,故特假意下旨褒奖,赐银安抚,实则暗查究竟,以观其行。果不其然。吴三桂做贼心虚,竟妄图以区区军需官为替罪羊,掩盖其滔天罪责。更将其平日克扣之饷银,充作朕之赏赐,欲盖弥彰,欺君罔上,愚弄将士,其行可鄙,其心当诛。”
“轰。”
人群再次哗然。皇帝的话,彻底坐实了他们的猜测。一切都是吴三桂搞的鬼。
皇帝是英明的,是一直惦记着他们的。
“陛下圣明。”
“皇上为我们做主啊。”
士兵们群情激动,纷纷跪倒在地,高呼万岁。这一刻,皇帝的威望达到了顶点,而吴三桂则被彻底踩入了泥潭。
骆炳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凛冽的杀意:“吴三桂辜负圣恩,罪证确凿,天理难容。着令锦衣卫指挥使骆炳,即刻将其革职拿下,锁押进京,交三法司严审。其麾下一应党羽,凡有反抗者,以同罪论处,格杀勿论。钦此。”
圣旨读完,现场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声浪:“吾皇万岁。谨遵圣旨。”
有了皇帝圣旨的明确支持和“格杀勿论”的授权,所有人的胆气都壮了。之前那些还有些犹豫、害怕事后被报复的将领,此刻也再无顾忌。
“拿下吴三桂。”
“遵旨。”
无数双愤怒的眼睛,瞬间锁定了场中央那寥寥数人。
吴三桂面色死灰,他知道大势已去。皇帝不仅毁了他的名声,更要彻底剥夺他的兵权,将他置于死地。
“昏君。陷害忠良。我不服。”吴三桂发出一声绝望的怒吼,猛地拔出腰刀,“想要拿我?没那么容易。兄弟们,随我杀出去。”
他身边的几名死忠也红了眼,知道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纷纷举起兵器,准备做最后的困兽之斗。
“冥顽不灵。抗旨不遵,罪加一等。”骆炳厉声喝道:“锦衣卫。动手拿人。敢有反抗者,杀无赦。”
他带来的锦衣卫缇骑早已准备多时,立刻如狼似虎地扑了上去。同时,周围那些急于表现、撇清关系或者向皇帝表忠心的山海关将领和士兵们,也纷纷呼喝着围了上来,刀枪并举。
一场小规模的混战瞬间爆发。
吴三桂武艺高强,其死忠也颇为悍勇,一时间竟挡住了第一波攻击,刀光剑影,惨叫连连,又有几名冲在前面的士兵被砍倒。
但这丝毫无法改变他们被绝对优势兵力包围的事实。更多的士兵围了上来,长枪如林,箭矢上弦。
“放箭。射死这些抗旨的逆贼。”有将领高声喊道。
眼看就要血流成河。
“住手。”骆炳再次高喊:“陛下要活的吴三桂。生擒首逆即可。”
听到命令,士兵们的攻击稍缓,但包围圈更紧了。
吴三桂几人浑身是血,气喘吁吁,被压缩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就在这时,之前一直沉默的副将赵率,猛地大喝一声:“吴三桂。还不束手就擒。真想让我们所有人都给你陪葬吗?。”
他话音未落,突然从侧面猛地扑上,一把抱住了吴三桂持刀的右臂。
其他几个原本就与吴三桂有隙、或者见风使舵的将领见状,也立刻一拥而上。抱腿的抱腿,夺刀的夺刀。
“你们…叛徒。”吴三桂惊怒交加,奋力挣扎,但双拳难敌四手,很快就被死死地压在了地上,刀也被夺走。他的几名死忠,也被周围的人海迅速淹没,或死或擒。
大局已定。
骆炳冷冷地看着被五花大绑、按在地上依旧奋力挣扎咒骂的吴三桂,心中一块巨石终于落地。他走上前,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平西伯、山海关总兵。
“吴三桂,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骆炳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
“骆炳。狗皇帝。你们不得好死。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们。”吴三桂目眦欲裂,嘶声咒骂。
骆炳不再理会他,转身对在场的将领士兵们高声道:“首逆已擒。其余党羽,凡放下兵器者,暂不追究。各归本营,等待朝廷整饬。山海关防务,暂由副将赵率代理。”
“谨遵大人令。”众人齐声应道。一场险些酿成兵变的大祸,终于被平息。
很快,吴三桂及其核心党羽被戴上重枷镣铐,关入了囚车。骆炳一刻也不敢耽搁,留下部分锦衣卫协助稳定局势并继续深挖罪证,自己则亲自率领精锐缇骑,押解着这支特殊的囚犯队伍,即刻启程,离开山海关,朝着京城方向疾驰而去。
车轮滚滚,马蹄声急。
囚车中的吴三桂,披头散发,衣衫褴褛,望着渐渐远去的、他经营多年的雄关,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怨恨、不甘和绝望。
他知道,此去京城,等待他的,绝不会是审判,而是皇帝早已为他准备好的死亡。
而骆炳,坐在马背上,回望了一眼那巍峨的关城,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陛下的计策成功了,一个巨大的威胁被拔除。但他也深知,辽东的局势并未完全安定,接下来的整饬、新任总督的遴选、如何安抚边军,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