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怒火

“怎么会是,总兵大人怎么会用咱们的饷银?”

“我明白了。是吴三桂。是他克扣了咱们的饷银。现在被皇帝查出来了,逼着他吐出来。还假惺惺地说是赏赐。”

“狗官。喝兵血的狗官。”

愤怒的火焰,瞬间被这“辽东饷银”四个字彻底点燃。压抑已久的怨气如同火山般爆发了。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找吴三桂要说法去。”

“对。找他算账。”

“凭什么克扣我们的血汗钱。”

成千上万的士兵,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愤怒地冲向总兵府。他们挤开阻拦的卫兵,冲击着总兵府的大门。

校场之上,顿时一片混乱,局势眼看就要失控。

骆炳冷眼旁观,悄然退后几步,对身边的锦衣卫低声道:“保护好自己,静观其变。”

总兵府内,吴三桂听到外面震天的怒吼和冲击声,脸色瞬间惨白如纸。他看着面前那几箱仿佛带着诅咒的银子,又看看外面汹涌的人潮,最后目光落在了一旁面无表情的骆炳身上。

他全明白了。

从一开始那道荒谬的圣旨,到现在的“赏银”,全都是皇帝精心设计的连环套。目的就是要让他身败名裂,失去军心。

好狠毒的皇帝。好精妙的算计。

“骆炳。是你。是皇帝。你们算计我。”吴三桂双目赤红,指着骆炳,气得浑身发抖,几乎要吐血。

骆炳却只是淡淡一笑,语气平静却带着刺骨的寒意:“吴总兵,此话怎讲?陛下念你辛苦,赏赐银两安抚军心,将士们感激涕零,正在外面向您表达谢意呢。您…不去看看吗?”

就在这时,“轰”的一声,总兵府的大门终于被愤怒的士兵们撞开了。潮水般的士兵涌入府内,看到吴三桂,更是群情激愤。

“吴三桂。还我血汗钱。”

“狗官。克扣军饷。不得好死。”

“给我们一个说法。”

士兵们挥舞着拳头,怒吼着,一步步逼近。吴三桂的亲兵试图阻拦,却被更大的人潮冲开。

吴三桂被围在中间,面对无数双愤怒的眼睛,他第一次感到了真正的恐惧和绝望。他完了。他的名声,他的威望,他在山海关的根基,就在这一天,被皇帝用八千两印着“辽东饷银”的银子,彻底摧毁了。

虽然吴三桂是他们的上司,但这种事在大明压根不好使。

大明朝廷,从老祖宗那时候开始,压根谁都不服。

正统十四年八月二十三庚午日,北直隶京师午门内。群臣当着尚未登基的皇帝朱祁钰的面,锤死王振同党锦衣卫都指挥使马顺等三人,此血案为明朝历史上唯一的一起朝堂斗殴事件。因兵部侍郎于谦的急中生智,使得参与此事的官员均没有受到惩罚。

看都没有,当着皇帝的面,就敢把人给锤死。

要知道,这三个人可都是权势滔天的,被群臣给当着皇帝的面活活打死了。

嘉靖皇帝就更倒霉了,几个宫女被这个狗皇帝折腾的生不如死。

于是,宫女联合起来,要把皇帝给勒死。可见,这些人胆子有多大。

至于到了崇祯时期,官兵清剿流寇的时候,由于国库经常入不敷出。

军饷粮草往往都没有,这些官兵一言不合就哗变,把将帅给杀死的事屡见不鲜。

你吴三桂怎么了,我们在辽东苦寒之地抛家舍业保家卫国的。你个狗东西,竟然喝兵血。

总兵府内,局势已如同一个即将爆炸的火药桶。愤怒的士兵们如同潮水般汹涌而入,将吴三桂及其少数几名死忠亲兵团团围在中央。

怒吼声、咒骂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昔日威严的总兵府,此刻变成了审判场。

吴三桂脸色惨白,额头青筋暴跳,他手握刀柄,眼神凶狠如困兽,扫视着周围一张张愤怒而陌生的面孔。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山海关,竟会在一日之间,因为区区八千两银子,就变得如此天翻地覆。

军心,竟然如此脆弱。皇帝的计算,竟然如此狠毒精准。

他身边的几名心腹参将、家丁头目,也都拔刀出鞘,背靠背围成一个小圈,紧张地与周围的人群对峙着。他们虽然悍勇,但面对成百上千被愤怒冲昏头脑的士兵,也知今日恐怕难以善了。

“尔等想要造反吗?。”吴三桂试图用往日的威严震慑住场面,声音嘶哑地吼道,“都给本帅退下。冲击总兵府,形同谋逆,是要诛九族的。”

然而,他的威胁在此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士兵们的愤怒已经被彻底点燃,积压的怨气如同火山喷发,岂是几句话就能压下去的?

“诛九族?你先想想你自己吧。”

“克扣军饷喝兵血的时候,怎么不想想诛九族。”

“把他抓起来。送交朝廷治罪。”

人群不但没有后退,反而向前又逼近了几步。一些原本就对吴三桂不满、或是曾被其打压的中下层军官,此刻也混在人群中,趁机煽风点火,推波助澜。

局面眼看就要失控,一旦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无论结果如何,都将是灾难性的。

就在这时,一直冷眼旁观的骆炳,知道时机已到。他深吸一口气,声音如同洪钟,瞬间压过了现场的喧嚣:

“奉圣旨,众人接旨。”

这一声蕴含内力的断喝,如同冷水泼入沸油,让混乱疯狂的场面为之一静。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到了骆炳身上。只见他神情肃穆,不知何时,手中已然多了一卷明黄色的绢帛圣旨。

就连陷入疯狂边缘的吴三桂和他的死忠,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圣旨”震得一愣。

这可是圣旨,众人当下无人敢再反抗,纷纷跪了下来。

这件事如何善终,那要看皇帝的意思了。

但是将士们的怒火已经被点燃,他们既然已经干了,就什么都不在乎了。

武将们大多都是粗人,这些人爱憎分明。

许多人,都是豪气干云之辈。哪里受过这等鸟气,他吴三桂着实是欺人太甚。

大家出来当兵,不就是为了发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