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珍珠翡翠白玉汤
很快,南巡的队伍便已抵达了苏州府。
这座以园林、丝绸和繁华市井闻名的古城,在宏业盛世之下,更显妩媚与富足。
河道如织,舟楫穿梭,石桥拱立,两岸商铺鳞次栉比,叫卖声、丝竹声、吴侬软语交织成一曲生动的江南交响。
然而,队伍中的核心人物之一,太上皇帝崇祯,此刻的心思却并不在眼前的景致上。
自离开扬州后,一种难以言喻的怅惘和执念,便悄然缠绕在这位已退位多年、颐养天年的老者心头。
河他时常独自沉吟,想起自己那十七年励精图治却最终无力回天的皇帝生涯,想起那些忠臣良将,也想起那些误国的蠹虫。
“太上皇,前面就是苏州织造衙门安排的行辕了,是否先歇息?”贴身伺候的老太监轻声问道。
崇祯恍若未闻,目光有些游离地望着车窗外熙攘的街景,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持:“不去行辕。先去李记饭庄。”
“李记饭庄?”老太监一愣,随即恍然,“您是说,那道‘珍珠翡翠白玉汤’?”
“不错。”崇祯的眼中闪过一丝近乎狂热的光彩。
“朕,我听闻此菜久矣!今日定要尝一尝,太祖皇帝当年赞誉过的、我大明立国之初便有的名菜!”
这道“珍珠翡翠白玉汤”的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崇祯自幼便听宫中旧人提起过。
传说太祖朱元璋当年落魄之时,饥寒交迫,得一位姓李的善人赠予一碗杂烩汤,。
朱元璋饿极,食之如饨餮盛宴,问及菜名,那李姓善人便戏称此为“珍珠翡翠白玉汤”。
后来朱元璋登基为帝,山珍海味吃腻了,想起当年美味,便命人寻到李记饭庄,要求再做此汤。
然而,无论御厨还是李家后人如何精心烹制,都再也无法让太祖找回当年的味道。
这传说版本众多,结局各异,有的说太祖大怒杀了厨子,有的说在马皇后劝解下释然,并御赐牌匾。
在崇祯心中,这道菜不仅仅是一道食物,更承载着太祖皇帝艰难创业的记忆,象征着一种在绝境中不屈不挠、在微末中不忘恩情的开国精神。
他执意要去品尝,潜意识里,或许是想通过这碗汤,去触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去感受太祖当年的心境。
朱兴明得知太上皇要去李记饭庄,虽觉有些突兀,但也能理解这位皇父对太祖往事的追慕之情,便由着他去,只加派了护卫,确保安全。
于是,南巡队伍中分出一小队人马,护卫着崇祯的马车,穿过苏州城繁华的街巷,按照早已打探好的地址,寻到了那家名为“李记饭庄”的百年老店。
店址不在最繁华的主街,而是在一条略显幽静的傍河小街上。
门面果然不大,青瓦粉墙,木门斑驳,透着岁月的沧桑。门楣上悬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上面是遒劲有力的四个大字“李记饭庄”,落款处虽因年代久远有些模糊,
但依稀可辨是“洪武御笔”的字样。这便是传说中太祖皇帝的御赐牌匾了。
店铺不大,仅能摆放七八张方桌,此时并非饭点,店内只有三两食客。
掌柜的是一位五十余岁、身材微胖、面相敦厚的中年人,自称是李家的第十代传人。
听闻太上皇驾临,掌柜吓得魂不附体,带领全家老小跪地迎接,浑身筛糠般颤抖。
“不必多礼,”崇祯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他环顾这间朴素甚至有些简陋的饭庄,目光最终落在那块御匾上,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激动。
“朕今日来,只想尝一尝你家那道‘珍珠翡翠白玉汤’。”
“珍珠翡翠白玉汤?”李掌柜愣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为难,但很快被惶恐掩盖。
“太上皇垂青,是小店天大的荣耀!只是,这汤,其实,”
他似乎有些踌躇,不知该如何措辞。
崇祯却以为他是担心手艺不精,怠慢了自己,摆手道:“无妨,你只管按祖传的方子做来便是。朕要尝的,就是那个原汁原味。”
李掌柜不敢再多言,连忙躬身退下,亲自去后厨张罗。
崇祯坐在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方桌旁,手指轻轻摩挲着有些年头的木质桌面,内心充满了期待与遐想。
‘太祖皇帝当年,便是坐在这等地方么?’
他暗自思忖,‘不,那时恐怕连这等店面也无,或许只是在路边,接过那碗救命的热汤。
那是何等的狼狈,何等的饥渴?又是何等的感激,将那碗粗陋不堪的杂烩,视作人间至味?’
‘朕这一生,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虽也曾宵衣旰食,忧劳国事,但何曾真正体会过民间疾苦,体会过那刻骨铭心的饥饿与寒冷?太祖起于微末,深知民生多艰,故能体恤百姓,制定《大诰》,严惩贪腐。而朕,朕登基之初,何尝不想效仿太祖,中兴大明?奈何,奈何国事已成积重难返之势,党争内耗,天灾人祸,关外建虏,流寇蜂起,朕非不努力,实在是,’
一阵深切的愧疚感袭来,让崇祯的心猛地一缩。他闭上眼,仿佛又看到了北京城破那日的烽火,听到了那震耳欲聋的喊杀声。
‘若朕有太祖十分之一的雄才大略,十分之一的坚韧果决,大明何至于,何至于走到那一步?幸得兴明这孩子,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才有了今日的宏业盛世。可是朕,朕这亡国之君的烙印,终究是洗刷不掉了。’
他‘今日,朕定要尝一尝这碗汤!这碗承载着太祖记忆、象征着大明源起的汤!或许,通过它,朕能更贴近太祖的心,能更深刻地理解,何为创业之艰,何为守成之难!’
等待的时间并不长,但对心潮澎湃的崇祯来说,却仿佛过了许久。
终于,李掌柜亲自端着一个粗瓷大碗,小心翼翼地走了过来。碗中热气腾腾,散发着食物特有的香气。
“太上皇,您要的‘珍珠翡翠白玉汤’。”李掌柜将碗轻轻放在崇祯面前,垂手侍立一旁,神情依旧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