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皇帝们的震动,送给所有君主的策论?

“首先了解下这书的作者马基雅维利。”

“此人出生于意呆利佛罗伦萨邦没落的贵族家庭,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学者,还是着名的军事理论家、历史学家、剧作家和诗人。”

“他从小就目睹意呆利在没有统一中央集权、各大割据势力分立对抗的状态下,百姓民不聊生的悲惨境地。”

“他曾担任弗罗伦萨共和国第二国务厅的长官,并兼任共和国领导中心“十人委员会”的秘书,负责办理外交与军政事务,任职长达十四年。”

“在任期间,他经常出使各国会见过许多执掌政权的人物,成为佛罗伦萨首席执政官的心腹。”

“他还曾在征服比萨的战争中,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后因佛罗伦萨政权更迭,被免除一切职务,并蒙冤入狱。”

“出狱后的马基雅维利隐居乡间,潜心研究历史,写下了这本闻名于世的《君主论》。”

“身居要位多年。”

“如此看来,此人倒不是纸上谈兵。”

大汉时空位面。

刘彻看完马基雅维利的背景履历后,在心中如此想到。

紧接着。

他看向上空的眼神更加专注。

而在其余诸多位面。

还有不少皇帝的想法与刘彻一样。

在知道马基雅维利这个作者是有实际的从政经验之后。

他们便更加期待接下来的《君主论》的具体内容了。

毕竟这都是对方具有含金量的心血之作。

“接下来,就具体讲讲《君主论》的内容。”

“《君主论》全文一共26章,具体内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君主国的类型与建立。”

“君主国,有祖传的世袭君主国,以及君主凭借武力或智谋夺取的新建君主国。”

“对于世袭的君主国,只要君主不是傻子,或是做了人神共愤的事,熬到寿终正寝是顺顺利利的事。”

“即使世袭的君主被意外篡权,也有人帮助翻盘。”

看到这里。

历代的一些古代政治精英微微颔首。

世袭君主国的君主。

具有基于血缘的天然法理正统性。

只要不乱来,或者赶上王朝末年。

大概率能顺利当一辈子皇帝。

“对于新建的君主国,所有利益受到侵害的人都会成为君主的敌人。”

“尤其征服那些在语言、习惯和宗教等制度上有差异的国家,困难更大。”

“而要想稳定地统治一个新征服的国家,作者介绍了三种方法。”

“1、把原来的统治阶层彻底消灭;

2、派遣军队驻扎;

3、扶植傀儡政府。”

历代的皇帝们看着视频内容,脸色平静淡然。

这三种方法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熟知于心的内容。

并不觉得有多稀奇。

当然,也有一些皇帝看到这里时,心中颇为不满。

觉得玄幕太过口不择言,连这等秘闻也公之于众。

认为其影响了皇权的神秘和威严。

“对于共和国而言,人民由于怀念过去的自由,会产生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刻骨的仇恨和深切的复仇心。”

“因此,最好的办法只能是把他们消灭,或者亲自驻军。”

“那些靠自身能力、武力当上君主的人,取得王位时历尽艰辛。”

“但一旦渡过难关,将嫉妒他的人消灭之后,就会变得强大而稳固。”

“而那些由于幸运而登上王位的人起家时毫不费力,但是想保住他的王位就非常艰辛。”

对于这番话。

历代的很多古代政治精英表示,只能同意一半。

凭借自身能力,依靠武力当上君主的人。

他们对应的是华夏古代乱世之中,赢得群雄争霸的开国君主。

这些人的确基本都是雄主,对于国家有极强的掌控力。

但那些不怎么费力就新建一个国家的皇帝。

倒也不是说要保住皇位就一定会很艰辛。

典型的例子,就是隋文帝杨坚与宋太祖赵匡胤。

这两人得国的过程,非常轻松,几乎没遇到什么阻力。

可他们对于国家的掌控,却一点不差!

“二、君主国的统治。”

“在国家里,权贵阶级只能依靠剥削平民而生存,而平民会持续不断地反抗贵族阶级的压迫。”

“于是,双方产生了对立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

历代的众多权贵阶层心中颇为不爽。

这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话。

并且他们坚决否认自己是在剥削平民。

但与此同时。

另外一边。

历朝的不少平民却觉得玄幕的话说得很对。

他们就是在被权贵阶层剥削。

直到所有人都忍受不了时,才会奋起反抗。

然后进入到下一个轮回之中。

“对于君主而言,应当利用软弱的而防范有野心的贵族阶级。”

“应当同平民保持亲密联系,因为平民不被压迫的愿望容易被满足。”

“那些通过官僚系统执政的君主,是极其危险的。”

“因为官僚们在和平时期满口仁义道德、誓死效忠,但在危机关头最容易临阵退缩甚至是投敌叛变。”

“所以,君主必须时刻掌握臣民们的把柄,以此让他们誓死效忠。”

“放肆,简直一派胡言!”

“这就是歪门邪道!”

历代不少儒家之人看到这番话绷不住了。

这与他们一直宣扬的“君臣一心”、“君仁臣贤”等观点,完全是背道而驰。

“此非仁君所为。”

他们并不是在故意作态。

而是真的很反感这些观点。

然而。

在另外一边。

历代不少皇帝却觉得这样的观点很正常。

抓住手下的把柄。

这本身也是上位者御下一种手段。

“三、君主国的战争。”

““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有预备之固”,任何一个没有自己军队的君主国都是不稳固的。”

“君主必须在和平时期重视军备,而不是陶醉于安逸的王室生活。”

“如果君主国面临强敌进犯,而君主没有能力组织起强大军队时,就不要顾及城外的领地,备足粮草、坚壁清野、严防死守即可。”

“同时,要善于利用城外敌人的烧杀抢掠来激励士气或制造仇恨,确保以坚强而统一的意志御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