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破局的钥匙
钱像流水一样花出去。¨狐,恋¢文·学\ ^最?新.章^节?更/新\快/阿斌那边的设计费付了首款,大刘那边搜集标准资料、咨询检测机构,也开销不小。陈凡看着账面上快速减少的数字,心里跟针扎似的。这还只是前期准备,真要走认证流程,那才是吞金兽。
屋漏偏逢连夜雨。之前合作挺愉快的一个五金厂老板,突然打电话来,语气支支吾吾的。
“陈工啊,那个……下个月的货,我们可能要先缓一缓了。”
陈凡心里一沉:“王老板,是产品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没有!产品好用得很!”王老板赶紧否认,“就是……最近资金有点周转不开,外面欠款收不回来,你这边的货款……可能也得延后些日子……”
挂了电话,陈凡眉头拧成了疙瘩。这边升级需要大把烧钱,那边稳定的现金奶牛眼看要断奶,这感觉就像被人掐住了脖子。
赵红军看他脸色难看,小声说:“凡哥,要不……咱们跟林老板说说,看货款能不能……”
“不行。”陈凡打断他,“林老板已经帮了我们很多,不能什么事都去麻烦人家。做生意,信用最重要,答应别人的付款期限,咬着牙也得做到。”
他站起身,在狭小的联络处里踱了两步:“得想办法开源,光靠老客户不行了。”
可怎么开源?新产品还在纸上,老产品市场就这么大,竞争还越来越激烈。.l+a^n¨l_a?n-w-x¢..c~o?m¨他感觉自己好像走进了一条死胡同,两边都是高墙。
正烦躁着,之前那个设计师阿斌来了,带着几个最终确定的外壳设计彩打效果图。别说,经过他这么一弄,原本傻大黑粗的稳压器,看起来确实精神了不少,线条流畅,配色也显得高级了。
“陈生,点样(怎么样)?仲可以吧(还可以吧)?”阿斌有点得意地抖着腿。
陈凡看着效果图,点了点头:“设计是挺好。就是……”他苦笑一下,“这开模生产的钱,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阿斌耸耸肩,表示爱莫能助。
就在这时,林国栋像是掐着点一样过来了。他看了看阿斌的设计图,也赞了一句:“不错,像那么回事了。”然后转向陈凡,话锋一转:“陈生,是不是遇到难处了?我看你气色不太好。”
陈凡也没瞒着,把目前的困境简单说了说。
林国栋听完,沉吟了片刻,突然问:“陈生,除了稳压器,你们还能做别的吗?比如……一些小型的控制板?或者设备改造?”
陈凡愣了一下:“控制板?具体指什么?”
“我有个朋友,”林国栋解释道,“在东莞开了个玩具厂,主要做出口的电动玩具。最近遇到个问题,他们有一款玩具车,里面的控制板老是出故障,导致车子跑不起来或者乱跑。\求!书?帮_ ·最,新-章.节·更/新¢快^找了好几家修,都解决不彻底。香港那边的供应商要价太高,而且交货慢。你要是能搞定,这可是个急单,价格好说。”
控制板?玩具车?陈凡脑子里飞快地转着。这跟他熟悉的工业稳压器不是一个领域,但基本原理是相通的,都是电子电路。
“能看看坏了的板子和玩具车的设计要求吗?”陈凡没有立刻打包票。
“我让他把资料和样品送过来。”林国栋也是个行动派,当场就打了个电话。
第二天,几块故障的控制板和一叠技术资料就摆在了陈凡的维修台上。赵红军凑过来看热闹:“凡哥,这玩意儿咱没弄过啊,能行吗?”
陈凡没理他,拿起万用表和放大镜,仔细研究起来。板子不大,上面的元器件密密麻麻。他对照着电路图,一点点分析。花了大半天时间,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贴片电容附近,发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肉眼几乎看不见的裂纹。应该是生产过程中焊接应力或者运输震动导致的。
“问题可能出在这里。”陈凡指着那个位置对赵红军说,“这种隐性裂纹,时好时坏,一般的检测很难发现。”
“那……能修吗?”赵红军问。
“修是能修,但治标不治本。”陈凡放下工具,“这种设计本身可能就有缺陷,元器件布局或者pCB板材选择抗应变能力不够。要彻底解决,恐怕得重新设计优化这块控制板。”
他立刻给林国栋的朋友,那个玩具厂的吴老板打了电话,把自己的分析结果说了。
吴老板在电话那头将信将疑:“重新设计?陈工,这来得及吗?我这批货交期很紧的!”
“吴老板,如果您信得过我,给我三天时间。”陈凡看着桌上那些元器件,心里有了个大胆的想法,“我试着按照更可靠的标准,给您重新设计一版控制板。如果成功了,不仅能解决您现在的问题,以后也能避免类似故障。当然,如果失败了,耽误的时间损失算我的。”
这话说得有点赌性了。赵红军在一旁听得直咧嘴。
吴老板沉默了几秒钟,大概是病急乱投医,也可能是被陈凡的自信打动了,一咬牙:“行!陈工,就三天!需要什么元器件你开口,我让人送过去!”
挂了电话,陈凡立刻行动起来。他让赵红军去华强北找齐需要的元器件,自己则伏在案上,开始重新绘制电路图。他借鉴了工业控制里的一些抗干扰和加固设计思路,优化了电源部分,选择了更结实的连接方式,几乎是把那块小小的玩具车控制板,当成了精密仪器来设计。
那三天,联络处里的灯几乎没熄过。陈凡和大刘通了好几个长途电话,讨论细节。赵红军跑断了腿,买元器件,送样板去小厂打样。阿斌也被临时抓了壮丁,帮忙用他的软件画更规范的pCB布局图。
第三天下午,第一批五块新设计的控制板终于做出来了。小心翼翼地焊好元器件,连接到测试用的玩具车底盘上。
按下开关。
玩具车“嗡”地一声,平稳地冲了出去,转向灵活,动作精准,再没有出现之前的故障。
“成了!凡哥!成了!”赵红军激动地差点跳起来。
陈凡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后背都被汗水湿透了。他立刻打电话给吴老板。
吴老板亲自赶了过来,看着那几辆跑得欢实的玩具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拿着新旧两块控制板对比,新的那块布局更合理,焊点饱满牢固,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踏实。
“陈工!神了!真是神了!”吴老板握着陈凡的手,激动得语无伦次,“你这水平,窝在这小地方卖稳压器太屈才了!这批板子,就按你说的新设计生产!价格你定!另外,我厂里还有几款别的产品,控制部分也有点小毛病,你都帮我看看!”
这笔意外的订单,不仅解决了陈凡的燃眉之急,更像是一把钥匙,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他意识到,“启明”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那几个定型的产品,更是背后这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能力和严谨的态度。稳压器是基本盘,但不能只守着基本盘。这种灵活的技术服务和定制开发,在南方这片注重实效的土地上,或许是一条更广阔的路。
他看着窗外,夕阳给这座忙碌的城市镀上了一层金色。破局的关键,似乎就在这灵活应变和技术深耕的结合点上。他得好好想想,怎么把这条路,走宽,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