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初步尝试

机会总偏爱有准备的人。′如^文_网* *免-费!阅_读*陈凡这头刚动了心思,那头“试验田”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来找他的是厂里技术科的老人,张工的一个徒弟,姓赵,现在在城南一家街道办的“红星五金加工厂”当技术副厂长。这赵厂长以前在轧钢厂就跟陈凡打过照面,这次陈凡在技术改造上闹出这么大动静,他自然是听说了,这次是专门提着两瓶水果罐头,上门来“取经”的。

坐在陈凡家略显拥挤的小客厅里,赵厂长也没绕弯子,苦水倒了一肚子。

“陈工,不瞒你说,我们那小厂子,现在真是快揭不开锅了!”赵厂长搓着手,一脸愁容,“主要就生产几种简单的金属配件,设备还是五六十年代的老家伙,精度差、效率低,废品率高得吓人。最近接了个外贸文具盒合页的订单,要求高,人家外商验收严格,我们做出来的东西,十個里面得返工六七个,眼看到交货期了,这要是赔了违约金,厂子可真就得关门了!”

陈凡给他倒了杯茶,耐心听着。冉秋叶在一旁安静地陪着,偶尔递个瓜子水果。

“我们也想改啊,”赵厂长叹口气,“可街道上没钱,厂里自己更没钱。请大厂的技术员吧,人家嫌我们庙小,请不动。!鸿-特?小¢说_网¢ ~更/新′最.全*前阵子也找了个所谓的‘能人’,钱花了不少,把设备瞎鼓捣一通,结果更糟了!唉……”

陈凡和冉秋叶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了数。这情况,正符合他“试验田”的标准——问题明确、技术对口、需求迫切,而且看赵厂长这实在样子,不像是个滑头的人。

“赵厂长,您别急。”陈凡开口了,语气沉稳,“您说的那个合页,主要问题出在哪儿?是冲压尺寸不稳,还是钻孔定位不准?”

“都有!都有啊!”赵厂长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比划,“冲压出来毛边大,厚度不均;钻孔老是偏,几个孔位对不上,装起来就卡顿不灵活。”

“这样……”陈凡沉吟片刻,“赵厂长,我有个想法,您看行不行。我呢,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去您厂里看看设备,帮您分析分析问题根源。如果能解决,咱们按解决后提升的效益,或者帮您挽回的损失,商量一个合理的‘技术咨询费’。如果解决不了,我分文不取,就当交个朋友。您觉得怎么样?”

赵厂长一听,眼睛先是一亮,随即又有些犹豫:“陈工,您肯帮忙那真是太好了!就是……这咨询费……我们现在资金实在困难……”

“费用好商量。\优`品.小\说′网. ?首.发*”陈凡摆摆手,“可以等您这批订单顺利交付,收到货款后再付一部分。或者,也可以用别的方式,比如,如果改造效果确实好,以后您厂里类似的技术问题,我可以优先提供支持,咱们建立一个长期合作关系。”

他这话说得很有技巧,既考虑了对方的困难,也为自己铺了条可能的长远路子。

赵厂长琢磨了一下,觉得这条件简直太厚道了!解决了大问题才给钱,解决了还是分期给,这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他立刻握住陈凡的手:“陈工!就这么说定了!您真是救我们厂于水火了!您看您什么时候方便?”

“就明天下午吧,我调个休。”陈凡雷厉风行。

第二天,陈凡骑着自行车去了城南那家红星五金厂。厂子不大,就一个旧车间,几十号工人,机器确实老旧得可以,油污混着金属屑,环境比轧钢厂差远了。他也没嫌弃,挽起袖子就干。

他先是仔细观察了冲床和台钻的运行,又检查了模具和夹具,还跟操作老师傅聊了半天。问题很快就找到了:冲床的导轨磨损严重,间隙过大,导致下压不稳;台钻的主轴有轻微晃动,加上夹具设计不合理,定位精度自然差;模具也因为长期使用和保养不当,有了损伤。

问题找着了,解决起来就有了方向。陈凡没有提议更换设备,而是针对性地拿出了方案:调整冲床导轨间隙并加装自制的简易限位装置;修复台钻主轴,重新设计制作了一套简易却更精准的组合夹具;对现有模具进行修磨和局部强化。

他画好草图,跟厂里的老师傅一起,利用厂里能找到的材料,亲自动手加工、安装、调试。整整忙活了一个周末外加两个晚上,车间的灯亮到深夜。

冉秋叶中间去送过一次饭,看到陈凡满手油污,跟工人们蹲在地上讨论的样子,恍惚间又回到了他当初在轧钢厂攻关的时候。她没多说什么,只是把饭菜热了又热。

调试完成那天,赵厂长和工人们紧张地围在机器旁。重新启动设备,放入材料。

“哐当!”冲压声变得沉稳有力。

“嗡……”钻孔声平稳了许多。

第一个工件出来,老师傅拿起卡尺一量,眼睛瞪大了:“嘿!神了!厚度均匀了!”

接着检测钻孔位置,分毫不差!

连续试生产了二十个合页,一检测,合格率竟然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成功了!成功了!”车间里爆发出欢呼声。赵厂长激动得差点给陈凡跪下,拉着他的手不停道谢。

这批外贸订单最终如期保质地交付了。半个月后,赵厂长亲自来到陈凡家,不仅结清了第一笔咨询费——一百五十元钱,还带来了一个更重要的消息:因为他们这次交货质量好,外商又下了个更大的长期订单!

“陈工,这点钱您先拿着,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后续按照咱们说的,等那批大订单回款了,我再给您送分红来!”赵厂长满脸红光,厂子活了,他的腰杆也硬了,“以后我们厂的技术,可就全指望您了!”

送走赵厂长,陈凡捏着那一百五十块钱,心里头感慨万千。这比他预想的还要顺利。这笔钱,意义非凡,它不是工资,不是奖金,是他靠自己的技术和胆识,在政策春风吹拂下,挣来的第一笔“外快”。

他看着冉秋叶,把钱递给她,笑道:“看,母鸡开始下蛋了。”

冉秋叶接过钱,小心地收好,也笑了:“这蛋还挺沉。不过,比这更沉的,是你这路子,看来是走对了。”

陈凡点点头,目光望向窗外。这第一步,算是稳稳的迈出去了。接下来,该怎么走,他心里更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