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辞行与展望
离报到的日子越来越近,离别的气氛也愈发浓厚。`看_书`屋· ¨更!新*最?快-陈凡在处理完个人档案和户籍迁移等手续后,特意挑了一个下午,再次走进了轧钢厂厂长办公室。这一次,不是忐忑地申请,而是郑重地辞行。
厂长见到他,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热情地招呼他坐下,还亲自给他倒了杯水:“陈凡啊,手续都办得差不多了吧?听说厂里给你开了欢送会,场面挺热闹?”
“都办妥了,谢谢厂长关心。”陈凡双手接过水杯,诚恳地说,“欢送会刚开完,同事们都太热情了,我……真的很感谢厂里,感谢大家。”想起刚才在食堂,工友们和技术科的同事们围着他,说着祝福的话,甚至有几个老师傅偷偷抹了眼角,陈凡心里就涌动着暖流和不舍。
厂长点点头,目光中带着欣赏和期许:“这是你应得的。你为厂里做的贡献,大家都记在心里。你这一走,技术科可是损失了一员大将啊!”他顿了顿,语气转为郑重,“陈凡,今天叫你过来,一是给你送行,二呢,也是代表厂里,再跟你表个态。”
他站起身,从办公桌后走出来,坐到陈凡旁边的沙发上,姿态亲近了许多:“厂里研究了你的情况,也请示了上级。·咸-鱼\看\书, ?追,最.新_章?节*虽然‘停薪留职’目前没有明确的政策依据,但厂里决定,为你保留厂籍!你的组织关系、档案,都暂时留在厂里。等你学成归来,轧钢厂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陈凡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和感动。保留厂籍,这在这个时代,无疑是厂里能给予他的最大程度的支持和保障了!这意味着他并非完全脱离了这个集体,毕业后仍有一条稳妥的退路,也多了一份归属感。
“厂长!这……这真是太感谢厂里了!我……”陈凡一时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厂长摆摆手,打断了他:“哎,别说这些见外的话。你是咱们厂走出去的人才,厂里盼着你更好!将来你在大学里学到了更先进的知识,见了更大的世面,要是还记得咱们这个‘娘家’,有空回来看看,给厂里的技术发展提提建议,我们就很满足了!”
“厂长,您放心!”陈凡挺直脊背,语气坚定如同誓言,“轧钢厂是我的根,我永远不会忘。在大学里,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争取早日学有所成。′q!u.k\a`n\s~h+u¨w?u′.+c,o^m*将来无论我在哪里,只要厂里有需要,我定义不容辞!”
“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厂长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去了北京,人生地不熟,凡事多留个心眼。学习重要,身体更重要!别忘了,家里还有媳妇等着你呢。”
“我记下了,厂长。”
从厂长办公室出来,陈凡又去了技术科。张工似乎早就料到他会来,正坐在办公桌前,桌上放着一本厚厚的、用牛皮纸包好的书。
“张工。”陈凡站在门口,轻声唤道。
张工抬起头,摘下老花镜,对他招招手:“来,小陈,坐下说。”
陈凡走过去,在张工对面坐下。技术科里其他同事大多去车间了,只有他们两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属于图纸和墨水的熟悉气味。
“都准备好了?”张工问道,语气平和。
“嗯,差不多了。”陈凡回答。
张工点点头,拿起桌上那本厚书,递给陈凡:“这个,你拿着。”
陈凡接过来,入手沉甸甸的。他翻开牛皮纸封面,里面是一本有些年头的《机械设计手册》,书页边缘已经微微卷起,里面还有许多张工亲手写下的备注和公式,字迹工整而有力。
“这是我当年用的,跟了我几十年了。”张工看着那本书,眼神里带着回忆,“里面有些东西可能旧了,但基础的东西是相通的。你带到学校去,偶尔翻翻,就当……是个念想。别忘了咱们搞技术的,根子还是在实践,在把这些公式定理,变成能真正转起来的机器。”
陈凡摩挲着书页,感受着上面承载的岁月和一位老技术员毕生的心血与热忱,喉咙有些发紧:“张工,这太珍贵了……我一定好好保管,好好研读!”
“什么珍贵不珍贵的,旧东西而己。”张工摆摆手,随即目光殷切地看着陈凡,“小陈啊,大学里教的是高深理论,是未来。咱们厂里教的是踏实做事,是现在。你两者都经历过,这是你的财富。记住,无论走到哪一步,都别忘了技术人员的本分——严谨、务实、精益求精。将来……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记住了,张工!您的教诲,我永远不忘!”陈凡郑重地将手册抱在怀里,如同接过一份沉甸甸的传承。
最后,陈凡去了车间。机器轰鸣声中,王师傅和几个熟悉的工友看到他,都围了过来。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工友们用他们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着不舍。
“陈工,以后吃不到你捎带的豆汁了!”一个年轻工人挠着头笑道。
“去了大学,也常给咱们来信,说说北京啥样!”
“好好学习!等你了不起回来了,咱们还跟你干!”
王师傅依旧是那大嗓门,用力拍着陈凡的胳膊:“小子!出去了别怂!要是有人欺负你,告诉咱,咱车间的兄弟……呃,虽然够不着,但心意在!好好学!给咱们工人争光!”
望着这一张张真诚而略带粗糙的脸庞,陈凡的眼眶微微发热。他深深鞠了一躬:“谢谢大家!谢谢王师傅!各位兄弟的情谊,我陈凡记在心里了!大家多保重!”
走出轧钢厂的大门,回头望去,高耸的烟囱依旧冒着白烟,熟悉的厂房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坚实。这里,是他穿越后奋斗的起点,给了他安身立命之本,也给了他追逐梦想的底气。心中虽有离愁,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展望和一份源自这片土地的、沉甸甸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