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一鸣惊人

车间里,大型龙门刨床如同沉默的巨兽匍匐着。电源被彻底切断,挂着“禁止合闸”的警示牌。技术科的精干力量和张工找来的几个最有经验的老师傅,在张工的亲自指挥下,开始按照陈凡提出的方向进行排查。

外围的护板被小心拆下,油污被清理干净。机床底部空间狭窄,光线昏暗,大家只能打着强光手电,仰着头,仔细检查那粗壮的、沾满油泥的轴承座和那些比拇指还粗的巨大固定螺栓。

吴工一边不情愿地拿着锤子轻轻敲击螺栓,一边嘟囔:“净瞎耽误工夫!这大家伙稳当着呢!怎么可能松……”

然而,当他敲到第三个螺栓时,锤头传来的声音似乎有些异样,不是那种坚实的“当当”声,而是带点空响的“哐哐”声。他愣了一下,加大力度又敲了一下。

“哐!”

声音更明显了!而且肉眼可见地,那个巨大的六角螺栓头,似乎微微晃动了一下!

“这……”吴工脸上的不屑瞬间凝固,变成了错愕和难以置信!

旁边的郑工也发现了异常,失声叫道:“老吴!你看这个!这个螺栓的防松标记线错位了!”

所有人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张工立刻凑过去,用手电仔细照射。

果然!在那个极其不易察觉的角落,一个承担主要受力的巨大轴承座固定螺栓,其螺母上的防松标记线与螺栓本体上的标记线,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角度偏移!这意味着螺栓在长期巨大的交变应力下,已经发生了塑性变形甚至微观断裂,失去了预紧力!

“快!检查所有螺栓!仔细检查基座有没有裂纹!”张工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沙哑。

人们顿时紧张起来,更加仔细地检查。很快,更多的迹象被发现:另一个螺栓也有轻微松动;轴承座与床身基础的结合面处,似乎有极其细微的、新鲜的摩擦痕迹,那是微小位移的证明!

虽然没有发现肉眼可见的巨大裂纹,但所有这些迹象都指向一个可怕的事实——陈凡的猜想是对的!这台机床的根基,真的松动了!如果不是及时发现,在下次启动承受巨大扭矩时,极有可能导致轴承座彻底移位甚至撕裂,蜗轮副错位卡死,那将是灾难性的、不可逆的损坏!整台机床都可能报废!

“我的天哪……”一个老师傅抹了把头上的冷汗,后怕不已,“真……真让陈技术员说对了!这要是没查出来……”

吴工和郑工脸色煞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看向陈凡的眼神充满了震惊和羞愧。他们凭的是几十年经验,而陈凡凭的是科学的分析、严谨的逻辑和大胆的想象力!高下立判,心服口服!

易中海站在人群外围,脸色灰败,仿佛又苍老了几岁。他再一次被陈凡用无可辩驳的事实,狠狠打了脸。

张工用力一拍陈凡的肩膀,激动的声音发颤:“好小子!好样的!你这脑袋是怎么长的?这都能让你猜到!立了大功了!天大的功劳!”

厂长闻讯赶来,看到检查结果,也是惊出一身冷汗,随即便是巨大的喜悦和庆幸!他紧紧握住陈凡的手:“陈凡同志!谢谢你!谢谢你啊!避免了厂里一场巨大的损失!你是功臣!”

故障根源找到了,解决方案也随之清晰:更换所有松动的、发生塑性变形的高强度螺栓,彻底检查并清理结合面,必要时采用局部焊接加强筋等加固措施,重新找正、紧固。

虽然维修工作依然复杂艰巨,需要能工巧匠和高水平钳工配合,但方向明确了,剩下的就是执行和时间问题。至少,机床保住了,最大的风险排除了!

消息很快传开。陈凡再次成为全厂瞩目的焦点。这一次,不再是年轻技工的灵光一现,而是技术骨干凭借深厚功底和过人胆识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

“听说了吗?陈凡又立大功了!”

“我的乖乖!龙门刨床的根基坏了都能让他听出来?”

“神了!真是神了!”

“这下技术科那些老家伙没话说了吧?”

赞扬声、敬佩声如潮水般涌来。陈凡的名字,在红星轧钢厂,真正成为了“技术大拿”的代名词。

他站在那台正在被紧张维修的机床旁,看着老师们傅们敬佩的目光,听着厂领导的赞扬,心情却异常平静。成功的喜悦固然有,但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知识和技术,是用来解决问题的,是用来创造价值和避免损失的。

这一刻,他一鸣惊人,真正奠定了自己在厂里技术领域不可动摇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