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孔诚诚实,食堂开业

“这——”

“你想说,这是楚宏涛留下的?”

“不不不,这是万寿教送给我的。·s·a_n,y?e?w~u/.+n¨e~t′”

船舱内只有蜡烛用于照明,火光下梁铭脸上浮现出诧异,他把盒子放到船舱的窗台上,孔诚的回答让他意外。

对方如果说这是楚宏涛留下的,那对方还能不能留,就需要慎重考虑了。

高康早就把楚宏涛留下的丹药拿走,没理由留下一些。

但对方老实承认了这些万寿教给的。

梁铭决定听一听他后续的解释。

“梁大人,你听我解释。”

孔诚心底十分慌乱,这点从他手舞足蹈的肢体语言上就能看出,他一边比划一边讲:“先前为了争夺帮主的位子,弟兄们被迫分成许多派,天天火并,不仅伤了感情,还多能干的也都伤了身子。

您可能不懂,这人身体一不行,往昔的威信就和风一样散了,再也不能服众,现在漕帮是百废待兴,我也需要拉拢一批自己的人给自己做事。

万寿教给的丹药,我就拿给他们吃了,这丹药吃一粒也不会让他们变得多厉害,但能让他们恢复健康,至少看上去健康,重新替我做事,我自己是一粒都没吃啊。”

“既然万寿教都给你送丹药了,为什么不来向我汇报?”

梁铭听了孔诚的解释,没有继续追究他拿丹药做了什么,而是问起重点。

“这些日子是真的事务繁忙,战事一起,很多事情都乱了,衙门过来,第一步就先把漕帮仓库里的银子拿走了大半。

很多事儿他没有银子做得成吗?

我天天参加应酬,象个孙子一样求爷爷告奶奶,指着变出些银子来,好维持帮派的日常运转。”

说到这里,孔诚是满脸苦涩,然后他象是忽然想起来什么,叫道:“您交代我的事情,我都办了,万寿教的货物来往记录,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这就去给您拿。”

梁铭看着孔诚走到卧室深处,打开一个暗匣,拿出一本小册子,然后抱回来,恭躬敬敬的递给自己。

梁铭接过册子,简单翻了翻。??幻?想t¤e姬¤x {u追]?±最?]新|`:章′节{

上面记载,万寿教从西南码头把货物装船,然后一路送到京城附近的永定河码头。

在梁铭翻帐册的时候,孔诚在一旁解释:“我查过了,楚宏涛也记了帐,都是送到同一个地方。

估计啊,进城里有什么大人物在和万寿教做生意,这运的量可不少,每个月要走好几批呢。”

梁铭点了点头,他知道,京城里确实有个大人物和万寿教有合作,甚至可以说,万寿教依附于他。

“这份帐册我带走,万寿教的人有没有说,下一次用船是什么时候?”

“说了,下个月的八号,晚上亥时的船。”

“好。”

梁铭总算听到个用的上的消息。

这本帐册记录的内容,最多给马如风看看,让他知道,养育他长大的太子,就是万寿教的铁杆盟友。

但孔诚这会儿说的信息,却给了梁铭另一个抓住万寿教教徒的希望。

“今晚就到这儿吧,如果还有万寿教的消息,第一时间告诉我——还有,衙门为什么要拿漕帮的银子?”

“说是要查案,查这些银子和库房失窃有没有关系,可我觉得就是找个借口,这些银子查完了,也是回不来的。”

“库房失窃?”

“听说是前阵子,三少爷发现几个官仓,长期有东西丢失,甚至一个粮仓,还被改造成了双层仓,上面是满的,下面是空的,可年代久远,一时间也不好查。”

“——行吧,我不打扰了,告辞。”

“梁大人,我送送你。”

“不必。”

梁铭来到甲板上,吹一声口哨,贪牙夜叉从影子里跳出来,眨眼间就带着梁铭离开码头。

在回去的路上,他想起孔诚说的库房失窃,在青山县城也出过类似的事情,很少有贼敢偷官仓,更别提是长期的、持续的偷,还能把米仓换成双层仓,这是胥吏里面出了贼了。

倒卖官仓,梁铭已经不觉得新奇,随着战事越发激烈,东陵城内各种物资都会短缺。

梁铭准备给叶凌云提个醒。

当下不用查出这事儿是谁干的,用脚趾头都能知道是东陵四家干的,需要做的是,不让这些物资被运出东陵城。-完·本+神.站? !已?发.布!最~新,章_节`

东陵四家,只要跑不出东陵城,在城破的危难前,还是有可能和衙门共同进退的。

可但凡给他们离开东陵城避难的选择,他们一定会放肆的大捞特捞,哪怕激起民变,让东陵城破,也不惧怕,因为他们会在城破之前跑路。

“绕个路,去看看徐蕾他们忙的怎么样了。”

骑着贪牙夜叉,梁铭改变方向,没有直奔内城门,而是去了东南角的灾民安置点。

在这里的一处院子里,大锅煮的嘟嘟冒泡。

梁铭从天而降,落地后召回贪牙夜叉,朝着围在锅边的徐蕾等人问了一声:“情况怎么样?”

“还在调整味道。”

徐蕾说着,尝了一口从锅里舀出的汤汁:“腥味是压住了,但香味不够浓。”

她拿出一个试剂瓶,拔开塞子,朝着锅里滴了一滴,空气里顿时弥漫开一股子肉香。

“你放了啥?”

“浓缩十三香,家里考虑到副本里的饮食我可能吃不惯,非要我带上,以备不时之需,纯粹的化学试剂,用这玩意你卤鞋底子都香。

但对这儿的人身体和味觉会不会有什么影响,我就不知道了,张威,你过来尝尝。”

她朝站在一旁的张威喊了一声,他从盐帮回来后也没回去,而是来了这儿。

“不会有毒吧?”

“不可能的,我这又不是什么新方子,纯正本地老方,只是做了一点改良,再说了,梁铭就在这儿,他手上有灵丹妙药,毒不死你。”

“——那我试试。”

张威怀着忐忑的心拿起碗筷,从锅里夹了一片牛杂,吹了吹,一口吃了下去。

“好象还可以,就是总觉得差了点什么。”

徐蕾也夹了一块儿,砸了咂嘴,明白了问题出在这儿:“辣味差了点,不够下饭,汤的味道也不够厚,张威,你让隔壁师傅再加个锅,用熬牛骨头汤,一会儿兑进来。”

“好。”

张威去传话的同时,徐蕾从手边瓦罐里舀了一勺打碎的调料味倒进去,为了让这些山货更有味道,她选择把它们都碾碎。

梁铭就在一旁看着,又过了一会儿,牛骨汤倒了进去,空气里弥漫的味道更香了。

这一次,徐蕾亲自尝了第一口,脸色大变。

“饭,饭!”

一旁的徐雨快速送了一碗饭过来,徐蕾扒拉了几个,朝着众人比了个0k的手势。

这道菜成了。

于是徐蕾把隔壁的厨子们都叫过来,围着热气腾腾的锅挨个尝,很快就变成了一群人抱着饭碗一边吃菜一边大口扒饭。

“梁铭,明天中午,把猎户的家人们都叫过来,由他们做第一批客人,他们回去后把这事儿告诉其他人,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外城都会知道这儿即将开一家大食堂。”

菜谱成了,徐蕾开始筹划把名声打响。

“没问题,明儿一早我就去找卫阳。”

梁铭觉得毫无问题,到了现在,他发觉大食堂计划没准会比想象中还要顺利。

忽然,他想到一点。

正如古时候人们通过舞蹈来进行对神明的献祭,所谓的献祭,并不一定非得失去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虽然后世的很多仪式,都需要特定的消耗品,但是最原始的祭祀法是来者不拒的。

“徐蕾,我有个想法,你跟我过来一下。”

两人走到角落,梁铭将自己刚刚想出的点子告诉了她。

“火祭?”

“没错,大食堂会对整个外城的百姓带来许多正向影响,这份能量能促进宇宙的和谐。”

“你怎么说话也象个天竺人?”

“——就那个意思,你理解就行。”

“可向谁献祭?这种做法本身就有一种邀功的意思在,正神未必回应,来了个邪神把东陵外城的所有人当祭品直接收割了,咱们就是罪人了。

“不指望回应,反正要生火,多少试一试。

祭祀的对象,最好大一点,小神搭理你了也不给什么好东西,咱们直接祭祀昊天上帝!”

“祭祀昊天上帝有专门严格的仪轨,你想啥呢?”

“实在不行,咱们祭祀梵天吧。”

“你小心上大学了政治面貌不清白,给你判成梵天信徒,宗教人士。”

“——那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对象?我之前祭祀过二郎神,可总觉得这事儿和他神职不太对得上。”

徐蕾琢磨了一下,想到一个选择:“地藏王菩萨怎么样?”

“——你是怎么想到他的?”

“你看,这事儿很容易联想。”

徐蕾解释道:“让外城人吃饱,就能避免他们饿死,或因为饥饿去犯罪,间接的避免了他们死后下地狱受苦和诞生一些有执念的恶鬼。

地藏王菩萨的大愿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我们这么做,减少了要在地狱受苦的恶鬼数量,他们死后很快就能转世投胎,增加了地府亡魂的流动性,对他成佛的大有益处。”

梁铭无言以对,只能憋出一句:“你真是个佛学大家。”

于是,徐蕾号召青壮们按照外方内圆的形式砌好灶台底座,刻下铭文,代替火祭时需要念诵的咒文。

誓愿并非有所求,而是请地藏王菩萨检验众人的成果。

至于他给不给东西,梁铭觉得这事儿不方便明着要,地藏王菩萨觉得合适,应该会给点对他们有用的东西。

而且这次要充满耐心,不能指望第一天就看到回报。

哪怕什么都得不到,火祭失败,就当是给众人增长福报。

众人忙碌了一夜,第二天一早,梁铭找到卫阳,告诉他中午让猎户们都去吃饭。

“这么快?”

“这就叫效率。”

面对卫阳的诧异,梁铭解释道:“正好,你们亲眼这法子能不能行,我们这边有大车也有马,那些腿脚不方便的老人也能过来。

不过中午菜不多,一个口味重点,给你们年轻小伙子,一个口味清淡,给老人补补身子。”

卫阳重重点头:“好,中午我号召大家伙儿都去,把打的猎物也都给你们带去。

地点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