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儒修的千古诗经

方牧坐在画舫船头的龙椅上,左拥右抱看着诡域外面乱成一锅粥的丰饶县。\齐!盛¨小+说\网¢ _最-新?章^节\更?新_快,

画舫大摇大摆的在城中横冲直撞,查找着藏匿起来的土地庙诡异。

不破坏丰饶县所有灵田,就没有办法伤害到土地庙诡异。

丰饶县的天人修行者舍不得这么做,他就没有任何的顾虑了。

所以这个时候,已经在通过地脉承平鉴暗中抽取丰饶县的地脉。

虽然丰饶县的灵田主要依靠雨水提供养份,但是灵田本身需要灵壤,甚至还需要布置简单的阵法,最后没有雨水的时候也需要地脉提供部分养份。

所以丰饶县的地下有两条五阶的恶浊地脉和一条五阶的恶浊水脉。

这三条地脉要是被抽走了,再通过地脉承平鉴搅动地气来一个地龙翻身。

丰饶县的这几百万亩灵田,基本上就等同于废了。

这个时候,就是抓捕土地庙诡异的最佳时机。

丰饶县县衙,县令和县尉看着县令大印看的满头大汗。

丰饶具的地脉被抽取,当然瞒不过承载地道本源的具令大印。

但是没办法阻止,他们已经将城内城外翻了一遍,连敌人的蛛丝马迹都没有找到,这明显超出了他们的应对范围,现在也只能向上汇报了。

“县尊大人,我们真的要上报吗?”

县尉拦住准备上报的县令。

“你什么意思?”

县令神色不善的问道。

“暗中潜伏的敌没有强攻,显然是不具备和守军正对抗的实—””

县尉解释道,“因此我们实际上面对的是比我们弱小的对手,这样都束手无策向上求援,恐怕我们都要被那些虎视眈眈的豺狼趁机赶下台。

到时候难道我们要去府城和州城,每天辛苦出门狩猎混个温饱。”

“可我们抓不住幕后黑手。”

县令尤豫不决的说道。

“我们可以离开玉池州。_4?3~k-a′n_s_h!u′._c\o¨m^“”

县尉低声说道。

县令心脏砰砰的跳,但是他感觉自己越听越心动了。

要是没有这次遇袭,他很清楚一顿饱和顿顿饱的道理。

但是这一次办事不力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等到上面来人解决了幕后黑手还好,要是还解决不掉幕后黑手,他和县尉就是最好的替罪羊。

那些早就盯着丰饶县这块肥肉的天人儒修,会毫不尤豫的将他踩落泥潭。

既然结果是注定的,那不如洗劫丰饶县的财富然后逃跑。

玉池州呆不下去,那就想办法离开玉池州。

早就听说玉池州边界那边,有来自于其他州府的商船已经打通了虚空航道。

到了其他州府,说不定能搏出更好的前程。

县尉看到县令动心,心里也是着实松了一口气。

儒修稀少,所以县令哪怕丢了官位,其实日子也不会太差。

但是他一个普通的四阶武修就不一样了,所以说服县令一起走势在必行。

不管是县令还是县尉,都没有注意到县衙内几近于无的桃花瘴。

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不知不觉受到了影响。

虽然县令和县尉生出异心,但是丰饶县并不是他们两个说了算。

除了县衙,还有县城隍神,以及玉池州派来的镇守武将。

正当县令即将下定决心的时候,县令大印内突然钻出一条黑蛟发出无声的咆哮。

县衙的桃花瘴气被一扫而空,陷入自恋状态的县令也一下子清醒过来。

县令正打算言辞拒绝县丞,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城中普通天人一样受到影响。

然而就在此时,整个丰饶县开始了恐怖的地龙翻身。

无数房屋倒塌,无数灵田被埋在地下,无数在城中闹事的天人被砸死。

县令的心瞬间沉了下去,这一次他真的没有其他退路了。/3\8′看′书·网′ /更~新*最*快,

玉池州城那边,早就有意思重新收拢所有府县的统治权。

甚至玉池州太守,传闻说他想凭借玉池州裂土封王。

因为产粮重地,所以最早被玉池州城收服的丰饶县,县令大印内本来若有若无的气运金龙已经变成了黑蛟,这意味着玉池州太守已经快要成功了。

新王诞生杀鸡儆猴,丰饶县弄不好就会成为撞在刀刃上的这只鸡。

现在不用桃花劫影响,县令也已经下定决心要走了。

他开始带着亲信,跟县丞分头搜刮丰饶县。

作为产粮大县,丰饶县最多的资源当然就是粮食了。

按理说上一批收割的灵米早就应该送出去,奈何沱江府的五阶恶人听说流窜到了平南府,所以运粮的事情被暂缓了,要等到州城来人亲自护送。

很快县衙的库房被搬空了,县令和县丞丢下家人准备偷偷离开。

至于父母老婆孩子,那是什么东西,天人纯恶根本不存在亲情。

方牧通过笼罩全县的桃花瘴,很快发现了正在逃窜的县令和县尉。

“没想到还有意外惊喜——”

方牧心念一动九枚龙骨剑丸破空而出。

哪怕丰饶县已经是高配了,县令和县尉也只不过是四阶天人。

县尉都没反应过来,已经被呼啸而至的青元剑气贯穿丹田。

县令本能的拿出县令大印,然后手中浮现文昌笔准备以浩然正气书写战诗词御敌。

然而下一瞬,龙骨剑丸释放的青元剑气释放出恐怖的龙气压制。

县令大印内的黑蛟如遇天敌,缩在县令大印内部根本不出来。

此时县令的战诗词正凭空虚画写到一半,只能勉强放出儒修异象千古诗经。

然而千古诗经自然浮现的防御诗词,挡住了三枚五枚龙骨剑丸,却挡不住七枚八枚龙骨剑丸,转眼间已经被青元剑气刺穿了眉心杀入文宫识海。

先后受到重创的县令和县尉,眨眼间被从天而降的幕布诡域收走。

方牧担心县令死了,毕竟青元剑气对识海造成的伤害有多强他心里也没数。

所以县令和县尉直接顺着现成的虚空走廊,被转移回守护神庙一剑斩首。

道心魂灯的香火烛光笼罩下,两具尸体很快变成丰厚的收获。

县尉的尸体除了一枚武道金丹,就只有一件武道神兵和一门武道金丹法。

但是县令的尸体却给了方牧惊喜,掉落了一本看起来就不寻常的竹简。

【千古诗经:文道法宝】

【等级:四阶地品】

【属性:能记录诗词以浩然正气显化文道异象】

【特性:浩然正气、千古诗篇、诗经文域、诗经文宫】

方牧不是儒修,一般的文道法宝他是没办法使用的。

但是这个千古诗经自带诗经文宫特性,儒修的文宫就等同于武修的金丹,有了诗经文宫,哪怕他不是儒修,其中文宫也能自然生成浩然正气。

方牧直接炼化千古诗经,然后将这件文道法宝融入眉心的上丹田意识海。

很快他的意识海跟诗经文宫融合,以后想通过意识海伤害到他的灵魂和意识,就要越过千古诗经的防护,不得不说丰饶县的县令有点菜。

虽然是四阶儒修,但却是那种实战经验不多空有修为的儒修。

只重境界不重战斗的修行者其实不少,毕竞厮杀就有可能受伤陨落,在不缺资源的情况下,修行者肯定更喜欢主修境界。

然后境界高了,再想办法弥补战斗经验不足的问题。

丰饶县的县令就是这种人,掌控县令大印和护城阵法在县城内没有对手。

但是一旦离开丰饶县县城,自身实战经验不足的问题就暴露无疑。

县尉敢和县令与虎谋皮,肯定也是知道县令徒有其表才敢这么做。

千古诗经,记录了玉池州千年内最有名的一千篇诗歌。

方牧本来还挺有兴致,打算将蓝星他记忆中的名诗录入其中,因为越好的诗录入其中产生的浩然正气越强,千古诗篇具现化的文道异象也越强。

结果没想到,替换了几首诗以后,千古诗经竟然变弱了。

原因很简单,千古诗篇上面记录的诗歌更好。

仔细想想也不奇怪,蓝星可没有掌握超凡的儒修,永夜纪元的儒修首先命就很长,出现一个诗词大家,最少都能活几百年能留下多少名篇。

当然这不代表蓝星的诗就没价值了,只不过价值没有想象中那么高。

那少数最有名的诗歌,或许才能录入这一卷千古诗经。

方牧最后拿起县令大印,这是斩杀县令以前提前搜出来的县令大印。

他拿出青元王朝的传国玉玺,县令大印内的黑蛟瞬间如同老鼠见到猫不敢反抗。

方牧掌控县令大印以后,立刻抽走其中地道本源拿出真言簿。

二阶的真言簿融合了这些地道本源,开始从二阶邪器晋升向三阶。

这件邪器具备识别谎言和还原真相的能力,效果取决于融入其中的地道本源,融入一县之地的部分地道本源,真言簿就能在这一县之地发挥出最佳效果。

然后离开这一县之地虽然不至于完全失效,但是能力强度也会大打折扣。

因为发挥作用要消耗地道本源,所以真言簿这件邪器始终被他收藏着。

这一次为了万无一失的尽快抓捕土地庙诡异,他也顾不上心疼融入其中的地道本源了c

只是没想到,真言簿竟然是一件能轻松进化的邪器。

很快真言簿晋升结束,多出来真言记录这个新特性。

真言簿识别谎言还原真相,然后将还原出来的真相记录在书中。

记录的越多,真言簿的效果越强。

方牧意识到,自己过去忽视了真言簿的潜在价值。

他立刻翻开真言簿,开始写下种种关于土地庙诡异的猜想。

猜对了自动记录,猜错了自动还原真相再记录。

这真言簿的原型,真的只是一本记录庙宇日常事务的日黄总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