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布衣大臣

第二天。|:$天£禧tt小{说ˉ&#网~ £;更d新-?¥最2~快2+

沉逸此时来到了李柏龄的府邸,他刚刚得到戴春风的命令,说今天于右任会去把李柏龄带走,让自己迎接一下。

于右任毕竟是国党元老级别的人物,戴春风也是担心让手下那些小喽罗去面对会得罪对方。

所以这才让沉逸过去看看。

沉逸自然是没什么怨言,能见一下从革命伊始就在的大佬,也算不错。

夏光见沉逸过来,连忙立正道:“组长!”

沉逸点了点头,走进房间,看到了李柏龄。

对方很瘦,一副被酒色掏空身体的样子。

再加之现在被控制起来,身上更是异常的遥。

“给他冲洗冲洗,换身衣服。”沉逸说道。

一会于右任就来了,如果看到这副场景,以为自己在虐待他的人就不好了。

“是!”

手下领命之后立刻拉着李柏龄去洗澡了,沉逸则悠哉悠哉的逛了起来。

没过多久,一辆车就停在了李府门口,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一身布衣,拄着一个拐杖,从车上走了下来。

他身后跟着两个士兵,慢慢走向门口,气场之强,让门口守着的特务一时间都有些不敢上前询问。

这一看就是大佬啊!

不过还是有一个特务走过去拦住了他,“你是干什么的?”

“过来领人。微趣晓税罔 已发布罪薪章劫”于右任淡淡的开口说道。

说罢他也不等他们同意,直接走了进去,小特务见状连忙跟了上去。

来到院子里,他看到沉逸,正要说话,被沉逸的眼神给制止了。

沉逸来到于右任面前,说道:“这位可是于院长,下官特务处沉逸,见过于院长!”

于右任简单点了点头,说道:“李柏龄人呢?”

沉逸也感受到了于右任气场的强大,暗道对方不愧是从同盟会时期就跟着孙先生的元老了。

同时他也惊讶于右任的穿着,党国元老竟然只穿一件洗得发白的布衣,这简直稀奇!

“在屋里,您跟我来。”沉逸说道。

于右任则摆了摆手,说道:“里面耍不开,把他带出来。”

沉逸闻言有些疑惑,于右任这是想干嘛?还非得在院子里。

不过他并没有多问,而是对着一旁的夏光吩咐道:“去把李柏龄带过来。”

“是!”

夏光领命之后立刻回到屋里,将李柏龄领了出来,此时对方身上已经干净了许多。

李柏龄看到于右任,眼神有些闪躲,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走了过去。

“于老—”

“啊!!!”

于右任直接一拐杖打在了李柏龄腿上,骂道:“竟然和日本人有往来,你死不足惜!

说着他再次砸了上去。晓税Cms 耕欣醉哙

沉逸连忙挥手让一旁的小特务不要乱动,随后看着于右任狠狠的打李柏龄。

李柏龄的年龄也不小,现在却被打成孙子了,于右任是真的一点也不留手啊。

怪不得说耍不开呢,原来如此啊。

他心中暗道于右任都五十多岁的人了竟然还那么有劲,同时他能看出对方对日本人真的挺恨的,不然也不会如此。

最后,于右任直接将李柏龄的腿给打断,然后让身后的士兵把他抬走。

沉逸相信如果李柏龄真的叛变了的话,于右任估计第一个就要枪毙他。

于右任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气息,随后看向沉逸说道:“你叫沉逸是吧?我听说是你抓住的日谍,最近很多官员下马也是因为你?”

沉逸闻言立刻说道:“于院长,下官只不过是奉命行事而已—”

还未说完,于右任就摆了摆手。

“我没有要责备你的意思。”

“你做的很好,现在的党国有太过蛀虫了,太多人都已经背离了孙先生最初的想法,他们确实该抓。”

于右任说到孙先生的时候眼中象是在回忆什么,随后他继续说道:

“我之前对你们特务处的看法并不是很好,不过现在我对你们有些改观了。”

“多谢于院长理解。”沉逸说道。

“不过对于中国人”于右任继续说道。

不过随后他又止住了,叹了口气。

“唉,这个也不是你能决定的,只希望你多抓日本人和卖国贼吧。”

沉逸知道于右任后面想说什么,这位老人家不希望自己去迫害同胞。

对方的意思很明显指的就是红党。

看来于右任对红党的态度还是挺好的。

“下官明白。”沉逸说道。

于右任看了一眼沉逸,不知道这小子是不是真的明白他的意思。

他对沉逸的观感还是不错的,只希望对方以后不要走上歧途。

这种事他见过太多了。

“以后有什么难处可以去监察院找我,只要不违背原则,我都会帮你的。”于右任说道。

沉逸没想到于右任竟然会这样对自己,一时间还有些徨恐,连忙说道:

“多谢于院长。”

于右任点了点头,随后叹了口气便离开了。

沉逸看着于右任的背影,一时间有些感慨。

如果大部分官员都是于右任这种人,中国的大门怎么可能被日本人打开!?

他心中暗暗佩服。

“收队!”

第二天。

沉逸今天没去上班,昨天宋美玉给他打了电话,说已经将孔玲仪约了出来。

就在中华门附近的一家咖啡厅,她让沉逸直接过去就行。

沉逸心道宋美玉的动作还挺迅速,此时他起床收拾了一番,下楼的时候看到翠兰拿着一份报纸从门口走了进来。

翠兰也注意到了沉逸,她抬头看向沉逸,说道:“少爷,我去给您做早饭。”

沉逸点了点头,他看着翠兰感觉对方好象憋着一股气一般。

随后他来到楼下,拿起了桌子上的报纸。

报纸上有一些褶皱,象是用力过的一样,不过已经被铺平了,并不是很明显。

沉逸随即看了一下报纸上的内容。

“《日军寻畔,丰台落入敌手!》”

“昨日,日军华北驻屯军河边旅团第一联队第三大队借口一名日本士兵在丰台火车站附近被我国士兵“侮辱”,以此要求我国军队撤出丰台。

遭到拒绝后,日军随即发动攻击。我国驻军奋起抵抗,但因寡不敌众,被迫撤出丰台。”

沉逸看到这里手也不自觉的了起来,不过他立刻就收了力气。

他知道,第二次丰台事件爆发了。

北平的南大门自此彻底洞开,华北地区的局势已经非常紧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