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军火 发现
记忆中,汉斯正坐在一个客厅的沙发上抽着雪茄,而一旁坐着的就是孔详熙,“孔先生,20号上午军火就会达到沪上的港口了,关于后续运输的计划,我们需要商量一下。1\3·1?t`x~t?.^c+o!m¢”汉斯说道。
他们卖军火可是专业的,运输服务肯定也是要提供的。
他虽然有自己的运输网络,但是这需要国民政府给他开绿灯,而且这次国党要的急,必须要好好商量一下才行。
孔详熙闻言则从包里拿出一份文档递给了汉斯,说道:
“汉斯先生,委员长的意思是,速度越快越好,所以我特意和交通部的人商量了一下,这是我们拟订的运输计划,你看一下。”
“哈哈哈,孔先生,我就喜欢和你们中国人做生意,你们永远都考虑得如此充分。”
汉斯大笑道。
说着他接过文档仔细的看了一遍,一边看一边点了点头。
“很好,这样的话速度确实会快上不少,我会让手下的人照办的。”
说罢他拿起桌子上的杯子,举杯道:“祝我们,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记忆结束。
松开手,沉逸回到孔玲仪身旁,然后老老实实的站在孔详熙身后。
同时,他也在想着这个记忆对自己有什么用。
从记忆里,他看到了军火具体的运输计划以及路线。
正如孔详熙所说的,蒋校长要的很急,这批军火20号到达沪上的港口之后立刻运走了而今天已经27号了,这批军火早就已经在路上了,甚至已经可能到了国军的手里。,?·比@奇o?中~文ˉ网¥t- ;?免2£费¨@阅*?读?¥
自己就算把消息传递给红党,怕是他们也没法截胡。
不过他发现还有一批武器不是运往战场的,而是往金陵送的。
这批军火应该是为了装备金陵的一些人员,因为要先送其他的军火,所以这批运输的时间就延后了一些,明天才会出发,而且走的还是公路。
从沪上到金陵,走公路的话估计需要两天左右,这中间可以操作的东西就很多了。
这批军火具体是什么、有多少,文档上并没有写。
不过对于现在异常贫苦的红党来说,哪怕就几十条土枪,也是非常有用的。
更何况,这个还是德国进口的,这可不仅仅是细糠了,而是盛宴!
沉逸心中思索着。
孔详熙在和汉斯聊完之后,又带着沉逸两人认识了一些其他的人,沉逸也算是露了一波脸。
过了一会儿,沉逸坐在一个桌子旁慢悠悠的喝着酒,孔玲仪则去厕所了。
露西此时拿着一个酒杯走了过来,笑道:“沉先生,没想到你和孔家大小姐的关系竟然那么亲密。”
“中国的那句成语怎么说的来着,士别三日—
“当刮目相看。”沉逸拿起酒杯和露西碰了一下说道:
“不过露西小姐,这句成语并不是这么用的。\n\i,y/u_e?d`u`.?c′o¨m`”
露西闻言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抱歉,中文我还会说一些,成语的话就有些太勉强了。”
“没事,如果露西小姐想学,我很乐意做你的中文老师,不过我的收费可能不便宜。”沉逸笑道。
露西闻言捂着嘴笑了起来,“哈哈哈,当然,肯定不会让沉先生白教的,但是我这里最近可能没有你想要的东西。”
“没事,我相信以后会有的。”
两人聊着的时候,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路过这里。
露西见状叫住了对方,“何主编,好久不见。”
“露西小姐?真是好久不见,没想到你也在这,刚刚没有看到你真是抱歉。”
对方看到露西一脸欣喜,随后上前和露西抱了一下。
而沉逸看着这一幕则微微皱了皱眉,因为这个女人就是刚刚和顾婉宜聊天的那个。
主编?难道是哪家报社的?
“沉先生,这位是《新民报》的主编何虹。”
露西开始介绍了起来,当何虹知道沉逸竟然是宋美玉的学生之后立马来了兴趣。
“沉先生,留个联系方式如何?以后有空的话我想跟你交流交流。”何虹说道。
“当然。”
沉逸对何虹同样有些好奇:顾婉宜怎么会突然结交对方?
他刚刚在舞池观察的时候,发现顾婉宜和何虹聊天时的动作是比较拘束的。
他推测两人之前应该是不认识的,顾婉宜应该是特意过去结交的对方。
沉逸曾经和顾婉宜聊过,知道对方的梦想是做一个老师,但是现在为何要结交一个报社的主编?
上次在金陵女子学院的时候他就感觉顾婉宜的一些行为怪怪的,象是有什么事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一般。
沉逸一直很相信自己的直觉,而且大部分时候他的直觉都是比较准的。
沉逸刚刚和何虹握手的时候并没有看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于是便想着以后接触一下看看会不会有什么发现。
晚上九点,舞会结束。
沉逸将孔玲仪送到了孔家的车上,看着车子慢慢驶离。
随后他回头,正好看到顾婉宜正站在一辆车旁看着自己。
两人对视了几秒,顾婉宜便连忙低下头上了车。
沉逸看着车子慢慢离开,摇了摇头便回到了自己车上。
随后他没有选择立即回特务处,而是前往了自己的安全屋。
来到安全屋之后,沉逸迅速将在汉斯记忆里看到的运输路线写了下来,随后翻译成电文。
他静静地等着,时间一到,立刻开始发报。
“滴滴滴—”
而此时在安乐歌舞厅内的宋瑜则正在接收电报。
不一会儿,发报便结束了。
宋瑜连忙将电文译了出来。
“明天会有一批国党向德国人采购的军火从沪上走公路运往金陵,下面是详细的运输路线,——”
宋瑜看着这个电文,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太好了,这肯定是一批德械,孤舟做的漂亮!”
军火一直是红党缺少的东西,更别说是先进的德械了!
而且对方走的还是公路,这就更好得手了。
宋瑜按耐住激动的心情,给孤舟回电之后就连忙切换了电台波段。
他要立刻将此事汇报了上去。
第二天,特务处。
沉逸正坐在办公室内查看吴富春收集来的关于鸿记茶庄的情报。
康秀成此人果然很有头脑,鸿记茶庄生意好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结交了一个人一一项千帆。
项千帆是青帮“悟”字辈的,是“仁社”的成员,张锦湖的徒孙。
而这个“仁社”可不得了,是青帮“大”字辈张锦湖创立的,他也被尊称为“张老太爷。”
“仁社”成员众多,涉及军、政、法多个领域,像韩复、蒋鼎文,陈光甫等,而现在金陵的不少高官同样是仁社成员。
“原来是拜了青帮的码头。”沉逸喃喃道。
突然,桌子上的电话铃声响了起来。
“说。”
“组长,我们发现他们是怎么传递情报的了。”电话里传来了方伟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