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韩国人的“葬礼”
北宋。^暁,税?C,m?s? ?勉\费-越~犊-
“这后生......这后生......当真胡闹!”
苏轼望着天幕先是一愣,茶盏停在半空,突然拍腿大笑。
“哎呦......这位施主......这是要带着仇家同登极乐啊!”
佛印一口茶呛在喉间,边笑边捶胸口。
“比我在黄州种地时想的那些主意还荒唐!”
苏轼擦着笑出的眼泪,摇头笑道。
“连寺里最爱捣蛋的小沙弥都想不出这等‘妙计’!”
佛印揉着笑痛的肚子。
“大师,要不您给这位施主做个法事?毕竟......这也算‘功德无量’了。”
苏轼凑近佛印,促狭地眨眼。
“阿弥陀佛,贫僧看该先给他超度才是。”
佛印故作严肃,说着自己又忍不住笑起来。
“今日这茶算是白点了,光顾着笑,连茶味都没尝出来!”
苏轼捻起一丝茶沫,手还笑得发颤。
大明。
竹林小院里,唐伯虎和祝枝山正在对弈。
“这......这招倒是闻所未闻......”
唐伯虎执棋的手悬在半空,盯着天幕眨了眨眼。
“带着自家一起被诛九族,这位仁兄莫非是阎王殿里逃出来的?”
祝枝山噗嗤笑出声,棋子掉进茶盏。
“这般报仇,倒是干脆利落,连后患都省了!”
唐伯虎放下棋子,摇头笑道。-我`地,书¨城_ ′耕+欣.蕞`哙+
“妙啊!一了百了,连找坟头的工夫都省了!”
祝枝山拍着石桌大笑。
“只是不知阎王爷见了他,该作何感想?”
唐伯虎捻着衣袖,眼中带笑。
“怕是判官笔都要惊得掉在地上!”
祝枝山擦着笑出的眼泪。
“要我说,这位该去写话本,保准比我们的画作卖得还好!”
唐伯虎笑着说道。
曹魏阵营。
“喵!喵啊!”
“宁我负人,休人负我——如今竟有人连自己都不放过!”
曹操抚掌大笑。
“父亲,这般同归于尽的法子,倒是......别致。”
曹丕同样忍俊不禁。
“明公,此等荒唐之举......”
荀彧皱眉摇头。
“文若啊文若,你瞧这手段,岂不是比许褚的板斧还利落?”
曹操笑着打断,打趣道。
“孩儿受教了,只是......这般连自己一并除了,倒省了旁人动手。”
曹丕含笑拱手。
“明公,公子......此等歪理,岂可当真......”
荀彧无奈扶额。
“改日宴请诸将,定要好好说道说道!看谁还敢说曹某用兵狠辣!”
曹操拍案笑得前仰后合,最后笑着拍了拍荀彧的肩膀。!删_疤_看′书·旺, \首,发?
......
「看完我没笑,床底下的钅」
回复:「不是哥们,你被锦衣卫砍啦?」
「被抓时高呼:吾族之人何惜一死,但有一人存活必当诛杀昏君!(狗头)」
回复:「九族:你怎么这么自私!呸!(黑鹰图片)」
「这样比自己杀的干净多了。(捂脸笑)」
回复:「连不认识的亲戚都翻出来了。」
天幕下的人见此也是笑了。
“这招绝!连查户口的活儿都让官府干了!”
“哎呦喂,这是要把祖宗十八代都从坟里气醒啊!”
“连冥纸都省了,反正没人烧了!”
“这娃儿......这娃儿比蝗虫还厉害!”
“可不是!蝗虫过境还留个根呢!”
就在天幕下的人笑的时候,天幕视频又变了。
天幕上,一支奇异的队伍缓缓行进。
哀婉的乐声如泣如诉,分明是送葬的曲调,可队伍中人人面带喜色。
宾客们手持缀着挽联的白纸花圈。
队伍前头,“囍”字牌匾用浓墨写在白纸上,在哀乐声中轻轻晃动。
两个主位上的白衣人各执白练一端,在哀乐中相视而笑。
身后队伍爆发出阵阵欢笑,竟有人将花圈高高抛起。
天幕下众人的脸色一变,不少人眼中透露着疑惑。
“这是哪户人家发丧?”
视频最开始时,天幕下的人这般想到。
“莫不是......哭昏了头?”
但当看到那群人都是笑着时,顿时皱起眉头。
“娘亲,他们怎么笑着送葬?”
一个孩童困惑地拽着母亲的衣角。
而那位母亲也不知说点什么,她也是人生第一次见到这番奇葩景象。
“这丧事......怎么办得比喜事还热闹......”
大唐,贞观年间。
本来要去校场的众人又折返了回来,主要觉得今天天幕说得挺有意思,并且这种气氛也不适合去看。
李世民便携重臣一起去了大殿闲聊一会。
“荒谬至极!丧仪竟作儿戏,此等违逆人伦之举,当受天谴!”
李世民顿时大怒,拍案而起。
“娘嘞!这这这......成何体统!”
连一向不在意礼节的程咬金也是瞠目结舌。
“陛下,此风若起,必坏教化。当明令禁绝!”
连李世民都这样,魏征更是面色铁青。
“且慢......这些人虽行止荒唐,但观其相貌衣冠,似是......新罗人?”
房玄龄凝神细观,待细看天幕中人相貌衣着后,皱眉说道。
“确是新罗形貌!只是这口音......怎如此古怪?”
李世民怒色稍缓,转为诧异。
“怪道觉得眼熟!前日新罗使团不就是这般眉眼?可他们怎把丧礼弄成这般模样?”
程咬金凑近细看,也是发现苗头。
“纵是番邦异俗,也该存敬畏之心。”
“待新罗使节再来朝贡,臣定要当面问个明白!”
魏征眉头紧锁,沉声说道。
大明,洪武年间。
“混账!这是哪个混球办的丧事?咱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朱元璋猛地站起身,咬牙说道。
“重八且慢,你看这些人......不知为何,看着倒像是高丽那边的。”
马皇后仔细端详后,拉着朱元璋说道。
“母后说得是,儿臣观其服饰确与高丽使节相似。只是这丧事喜办的做派......”
朱标凝神细看,微微颔首。
“高丽人就能胡来?咱当年爹娘过世时,连口棺材都置办不起,但也没有这般说笑!”
“标儿你记着,咱大明绝不许学这等荒唐做派!”
朱元璋怒气未消,瞪了眼天幕上的行人,随后又转头对朱标说道。
“陛下息怒,既是异国风俗,倒也不必过于苛责。”
马皇后温声劝解。
“传旨给礼部,往后各藩属国使节来朝,都得先学明白咱们的礼仪!”
“......这高丽人......真是把咱给整不会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怒气渐消,指着天幕摇头。
朱标在一旁忍俊不禁,被老爹瞪了一眼,忙正色垂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