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两座长城的思辨

满清,康熙年间。~s′l-x`s~w/.!c-o.m+

养心殿内,康熙与几位满洲大臣正在观览光幕。

当看到李光地局促不安的模样,康熙的眉头顿时紧锁。

他注视着光幕中李光地不自觉地整理辫子、遮掩官服的小动作,不悦地冷哼一声。

“成何体统!”

“光地这般作态,岂不是让诸朝看我大清的笑话?”

康熙将手中的茶盏重重放在案几上。

“皇上息怒。”

“李大人或许是初次与历代名臣同席,一时拘谨......”

“拘谨?”

“即便心中忐忑,也该保持我大清臣子的气度。这般畏缩,倒显得我朝臣子小家子气!”

康熙打断他的话,目光仍紧盯着光幕中李光地那副坐立难安的模样。

话虽如此,当康熙的目光扫过桑弘羊的汉代深衣、狄仁杰和张说的唐代圆领袍、范仲淹的宋代公服时,也不得不承认这些服饰自有一番风韵。

“不过......这些前朝衣冠,确实各有特色。”

“我大清立国己久,服饰发式自有定制,倒也不必妄自菲薄。”

康熙的语气稍稍缓和,若有所思地抚着朝珠。

“皇上圣明。衣冠之制,关乎礼法。我朝定制既成,自当恪守。”

明珠敏锐地察觉到皇帝的心思,谨慎进言。

康熙微微颔首,但目光仍停留在光幕中那些宽袍大袖上。/幻!想,姬′ *芜!错\内¨容′

“但愿光地能尽快调整心态......”

“既代表我大清出战,就该拿出应有的气度。”

片刻后,他轻叹一声。

待大臣们重新落座后,康熙独自望着光幕出神。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脑后的辫子,第一次对这个延续了数十年的发式产生了一丝微妙的思量。

“待此番事了......或许该让织造局好生研习前朝服饰的优长......”

他低声自语。

这个念头刚一闪过,他便立即摇头失笑,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光幕中的较量上。

只是那抹对前朝衣冠的欣赏之色,仍在他眼底若隐若现。

二号空间内。

众人说长说短,不久后第三道题目出现。

透明光墙应声而起,将五人隔绝开来。

「第三题:」

「新旧长城之辩。」

「描述:假设我们将所有从原始长城上替换下来的旧砖石,全部收集起来,并在旁边按照原样重新建造了一座“长城”。」

「现在,我们面前有两座“长城”。」

「甲座:一首在原址,但所有砖石都己更换。」

「乙座:在旁边用所有原始砖石新建。」

【请问,哪一座才是真正的“万里长城”?】

众人先是一愣,随即陷入思索之中。?0?4?7^0-w·h′l/y..~c!o-m¨

“若论物质传承,乙座保有全部旧砖石,可谓血脉纯正......但长城之所以为长城,更在于那条蜿蜒万里的轨迹。”

“正如商脉传承,重在制度延续,而非具体商铺。”

桑弘羊凝视题目,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板上划动。

“刑名之学,首重真凭实据。”

“乙座存有全部原始砖石,可谓铁证如山......”

狄仁杰双目微合,指节轻叩。

“然则长城历经千年修缮,若以砖石论真伪,则今日之长城早己非昨日之长城。”

随即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甲座所在,正是千百年来兵家必争之地......就如同泰山封禅,纵使祭坛翻新,其神圣仍在。”

张说端正坐姿,眉宇间露出思索。

“但乙似乎也十分重要......”

顿时,张说面露难色。

“昔日在延州时,见戍卒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戍边精神未变......可那些见证过血战的砖石,又何尝不承载着记忆?”

范仲淹目光深远。

“考据之学,最重原始物证。”

“乙座存有全部旧料,可谓原汁原味......但甲座承袭原址,正如史书编纂,纵使纸张更新,所载史实不改。”

李光地不自觉地整理衣袖,陷入两难。

“这倒像是要我在文献与正统间做抉择......”

他喃喃自语道。

五人各执己见,在推理中渐渐明晰自己的选择,最终在光板上写下答案。

第一空间的人也是如此。

大唐,贞观年间。

甘露殿内,三人望着光幕中第一空间的众人,同时也在思索着这道题目。

“这题比刚才那算账的还绕!”

“按说该选甲座,毕竟还在原处站着岗。可乙座那些老砖头,都是实打实传下来的......”

程咬金使劲挠头,只觉这道题难以言说。

“此题看似论物,实则考较对传承的理解。”

“甲座承其位,续其用;乙座存其物,保其本。”

魏征捋须沉吟,缓缓说道。

“且看他们如何抉择。”

“玄龄向来重实务,或许会选甲座;诸葛孔明既重礼制又通变达,倒是难以预料。至于其他人可能会选......”

李世民目光炯炯地扫过光幕中五位参赛者,有些好奇他们的选择。

“陛下,要不咱们也押个注?您既然选甲,俺就笃定老房选乙!”

程咬金突然一拍大腿,大笑起来。

“知节,这非市井考核,岂能儿戏......”

魏征微微皱眉。

“朕倒觉得,无论他们作何选择,能引发这般深思,便是这道题的价值所在。”

李世民却笑着摆手。

战国。

溪边石上,庄周与惠施对坐。

“这道题,你以为该选哪座长城?”

惠施指着空中光幕。

“选它作甚?甲座乙座,不过都是人造的标签?”

庄周懒洋洋地摇着扇子。

“总得有个道理吧?”

“甲座守着原来的位置,乙座留着原来的砖石......”

惠施皱眉思索着。

“你这就是看迷糊了。”

“我问你,若把黄河水全舀出来,再倒回河床,它还是黄河吗?”

庄周摇头笑道。

“位置未变,自然还是黄河。”

惠施思索片刻,微微颔首道。

“若把黄河水灌入长江河道,它可还是黄河?”

庄周又问。

“这......水还是黄河水,但......”

惠施略微迟疑,眉头紧锁。

“所以啊,执着于位置还是砖石,都是片面的。”

庄周笑着拍手。

“照你这说法,岂不是怎么选都对?”

惠施仍不服气。

“也可以说,怎么选都错......”

“因为它们都只是长城的一部分。”

庄周望着远山,淡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