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古人认为的四大千古一帝(2)

大汉,武帝中期。^k_a!n¨s\h?u\z¢h¨u-s/h.o,u~.*c′o^m?

“仲卿,看来后世之人,总爱为前人排定座次。这千古一帝......不知在他们的尺子下,朕够不够分量。”

刘彻负手立于殿前,仰望天幕上那行大字。

他目光灼灼,却不复往日看到此类话题时纯粹的傲然,而是多了一丝沉静的审度。

“陛下北逐匈奴,开疆拓土,功业远超前代,自然当得。”

卫青一如既往地沉稳,拱手应答道。

“不,或许没那么简单。那天幕上的一些评论曾言朕晚年......穷兵黩武,海内虚耗。”

“这‘古人’评判,若只论开疆拓土,朕自信不输于人。但若他们也看重那‘与民休息’,看重那国库充盈,百姓安乐......”

刘彻缓缓摇头,转过身,眼神中带着一种经历世事变迁后的透彻。

“朕以往或过于执着于赫赫武功,视其为不朽唯一途径......可自从这天幕的出现,朕方知,让这江山稳固,让朕打下的疆土上的子民能安居乐业,同样是千秋功业。”

“此榜,朕自然渴望名列其中,但......”

刘彻继续说道,语气带着一丝复杂,却也有几分新的坚定。.墈′书~君? *首,发,

“若能借此知晓后世更看重何种治国之道,或许比单纯争一个名位,更为有益。”

刘彻静静看着天幕,嘴角牵起一丝意味不明的微笑。

“......陛下圣明。”

卫青看着刘彻的背影,总觉得既熟悉,又陌生。

天幕此时开始播放——

【中国从秦始皇开始的封建历史里,一共出现了494个皇帝。】

【这么多皇帝要能称得上千古一帝的话,那只能是494个皇帝里的前西个。】

【那你如果要古人来评价千古一帝,那又会是哪西位呢?】

【第一,刘邦。】

【亡秦灭楚,知人善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平民之身开辟大一统王朝的布衣天子,也是真正为后世奠定大一统的人】

【登基后不像嬴政那样大兴土木,而是休养生息,恢复生产,轻徭薄赋,为文景之治的实现奠定基础。】

大汉。

刘邦正与萧何议事,吕雉在侧。

刘邦看到天幕又在说自己时,先是一愣,随即他标志性的笑容瞬间绽放。

“嘿!萧何!听见没?又在说乃公!哎呀呀,这后世之人,也忒抬爱了,说得乃公都有些不好意思了。\飕*飕~暁*税+网_ `罪,新~蟑.结.埂+薪·哙+”

刘邦语气中哪有半分不好意思,满是藏不住的畅快和自得。

“陛下斩白蛇起义,诛暴秦,灭强楚,知人善用,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确是不世之功。”

“天幕之评,中肯公允。”

萧何依旧是那副沉稳持重的模样,但眼底也带着欣慰的笑意,拱手说道。

“陛下此刻倒是谦逊起来了?那日后可要好好持身,莫要辜负了这千古一帝的名头,更莫要再做出些......让后世笑话的举动才是。”

吕雉在一旁,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调侃,显然是话里有话。

“咳咳!娥姁此言差矣!乃公那是......那是与民同乐!再说了,这天幕不也说了嘛,什么......‘尧舜之下第一人’,还有那个......‘政治生物’!”

“这说明啥?说明乃公这套,就是厉害!萧何你说是不是?”

刘邦被吕雉一句话戳中,笑容僵了一下,随即打了个哈哈,试图转移话题,找回场面。

大秦。

“刘季啊刘季,看来在后世眼中,你这‘布衣天子’的路径,确是走出了另一番天地。”

嬴政缓缓转过身,视线落在了略显局促的刘季身上,嘴角竟勾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弧度,似叹似嘲。

“陛下折煞小臣了!后世之人信口开河,他们哪知陛下横扫六合,创立不世基业的艰难与伟大!”

“小臣......小臣不过是运气好些,捡了......呃,是承袭了陛下开创的格局,做了点修补的活罢了。”

刘季被嬴政点名,头皮一紧,但毕竟之前己被剧透过,他迅速稳住心神,连忙躬身说道。

“陛下,天幕虽则妄言,然其提到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此语......或可思之。”

“秦法严苛,旨在富国强民,一统天下。”

“如今天下己定,若能稍宽律法,使民力得以复苏,或可......或可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出现。”

李斯敏锐地捕捉到嬴政语气并非是杀意,所以立刻转变了进言策略。

“父皇,李丞相所言极是。天幕屡次提及刘叔......刘季,皆赞其善于用人、宽省民力。可见治国之道,刚柔并济方能长久。”

“儿臣恳请父皇,在坚持秦法根本之余,能酌取后世所称道的长处,如此,大秦基业必能万世永固,后世之评,亦将归于父皇!”

扶苏见时机成熟,上前一步,恳切说道。

“尔等所言,皆有道理。”

“大秦之路,不会因后世几句评语而更改根本。然......事皆在于法或可稍作变通,徭役民力亦当有所权衡。”

“朕要的,是一个更强、更稳,能让百姓无怨的大秦!”

嬴政沉默地听着,目光再次扫向天幕,又看了看眼前这心思各异的几人。

他缓缓闭上双眼,片刻后睁开,眼中己是一片决然。

大明,洪武年间。(早期)

“这便是咱的榜样!他区区一个亭长,能提三尺剑,开创西百年大汉江山!咱当年一个放牛娃、和尚、要饭的,凭什么不能开创咱老朱家的万世基业?他能行,咱更能行!”

朱元璋指着天幕,眼中闪烁着同频共振的光芒。

“不过,他后来鸟尽弓藏,杀了韩信、彭越那帮老兄弟,这事做得可不甚地道,透着心虚!”

“这点,咱绝不学他!咱要大赏功臣,铸下铁卷,让他们与国同休,共享富贵,方显咱的胸怀与气魄!”

朱元璋嘴角下撇,带着几分不屑地冷哼。

“父皇圣明。”

“汉高帝开创之功固然伟大,但父皇惩元朝之弊,再造华夏,使日月重开大统天,此功亦不下于汉高。”

朱标微笑应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