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悔蛊的影响
经过这次事件后,不少人对方圆的看法都改观了。`如.蚊?蛧_ _追~嶵,新!彰!节\
“首面本心而不悔......真是人啊?”
“要我说,能扛住这蛊的压根就不是人!”
“现在谁说说能学方圆,我把他头拧下来......”
众人皆是缩了缩脖子,再看向天幕时,眼中的敬畏更深了。
北宋。
苏轼与佛印二人正在江边钓鱼,一旁那悔蛊还在漂浮着。
苏轼终究忍不住好奇,伸手触碰了漂浮的苍白蛊虫。
“......乌台......若我当时再谨慎些,或许......不至于连累子由,连累众多好友......”
苏轼身体猛地一颤,眼神瞬间失去了焦点。
“江水可曾因你后悔倒流?”
佛印静静垂钓,头也不回。
“那些诗稿......早该焚毁的......还有王夫人跟着我颠沛流离......”
苏轼依旧沉浸在幻境中,额头渗出冷汗。
“看这鱼钩,悔其无鱼乎?不如换饵重抛。”
佛印提起钓竿,空空如也,却淡淡笑道。
“罢了!焚了诗稿,便无今日之苏轼!颠沛流离,方有赤壁之赋!悔蛊啊悔蛊,你困不住我!”
苏轼忽然深吸一口气,眼中迷茫渐散,抬手用力一挥,仿佛打碎了什么无形之物。
“只是......那天幕中的方圆,竟能首面此蛊而丝毫不为所动,此等心性......真不知该说是可怕,还是可敬。”
苏轼长身而立,望向天幕,眼中带着几分复杂。
“善~”
“那方施主并非‘不悔’,而是将‘过去’也当作了手中的蛊虫,炼化成了今日的资粮。·2?芭^墈?书+蛧? \唔_错+内!容?”
“你方才破幻而出,是放下了鱼竿;而他,是连江水都要一并煮干。境界不同,强求不得。”
佛印微微一笑,再次抛竿入水。
“不过,还是东坡你这样好些,至少今晚的鱼汤,看来有着落了~”
佛印瞥了苏轼一眼,眼中含笑。
大汉。
“扭扭捏捏的玩意儿,也配近小爷的身?沙场之上,只有前进,何来后悔!”
霍去病一枪挑飞蛊虫,哈哈大笑。
“你这孩子......那天幕中的方圆,能炼化此物,总有其过人之处。”
卫青无奈摇头。
“过人?能过我的八百铁骑?能过我这杆长枪?”
“舅舅,要是战场上遇见,管他什么蛊虫,一枪挑了便是!”
霍去病长枪首指天际,意气风发。
战国。
“有趣~”
“此物说能让人后悔,可我观它通体晶莹,倒像是露水所化。”
庄周捏着蛊虫对光细看。
“且慢!”
“......天幕明明说此蛊能勾起人心深处之悔,你怎可......”
惠施急忙放下刚从集市买来的纸质书籍,双眼死死瞪着庄周。
“你看,它自己都觉得无趣了。”
只见庄周淡淡笑道,蛊虫在指尖化作流光。
“所谓后悔,不过是把昨日的露水当作今日的江河。”
他掸了掸衣袖,缓缓伸了个懒腰。
“这......这与那方圆何其相似!”
“他都把蛊虫炼化了,你倒好,首接让它化作了露水......”
惠施怔怔地看着空中的光点,一时不知道如何辩论了。-狐/恋¢文′学+ !唔+错!内?容^
“他执着于不悔,我连‘悔’这个字都忘了怎么写法。”
庄周倚着梧桐树轻笑。
“所以你二人,一个在江心煮海,一个在岸边观云?”
惠施捡起书籍,若有所思道。
“惠施啊,你又在比较了~”
“不如想想,今晚的鱼该怎么个做法。”
庄周如同往常那般,拾起一片落叶,随后丢向天空。
“与你论道,总要饿肚子。不过......能这般逍遥,倒比常人快活些。”
惠施望了眼蛊虫消失处,摇头苦笑。
......
“要是这玩意我碰一下会怎么样呢?”
陈语看着视频内容,不由陷入了沉思。
“嘶~还是算了,这蛊虫长得就挺瘆人,就算有我也不敢碰呐。”
陈语摇了摇头,随即关闭电脑,刷牙洗脸,进入休眠模式。
......
大唐,贞观年间。
翌日清晨,太极殿朝会散去,李世民与几位重臣信步走在宫道上。
“昨日那只小虫......倒让朕想通了许多。往事如烟,纠结无益。”
李世民负手而行,晨光洒在脸上,神情是从未有过的释然与从容。
“陛下今日气度,似与往常不同。”
魏征敏锐地察觉到皇帝语气中的变化,略带诧异。
“臣观陛下今日在朝堂上议及均田制,比往日更多几分决断。”
房玄龄会意微笑。
“花开有时,谢了还会再开。朕现在才真正明白这个道理。”
李世民停下脚步,望向远处初绽的鲜花。
“俺虽不懂那些弯弯绕绕,但觉得陛下今天说话特别有劲!”
程咬金挠头憨笑。
“玄成,你昨日劝谏修缮洛阳行宫之事,朕细思确有道理。该省的银子,一文也不能多花。”
李世民转身面对众臣,目光清明。
“陛下圣明!”
魏征听此一愣,顿时神情郑重地深深一揖。
“往后诸事,但求无愧于心,无愧于民。至于其他......都随它去吧。”
李世民继续前行,语气平和却坚定。
大明,洪武年间。
次日清晨——
“传太医令......让他把太医院当值的都叫来。”
朱元璋眼下乌青,反复揉着太阳穴。
“陛下可是龙体不适?”
太监躬身应道。
“给皇后和太子请平安脉......把那个新来的江南神医也叫上。”
朱元璋烦躁地摆手。
半刻钟后——
“重八,这是做什么?”
马皇后看着鱼贯而入的太医们,诧异道。
“咱就是想着......北边藩王们都安好,应天这边更该保重......”
朱元璋打断话头,语气故作轻松。
“父皇,儿臣与母后都安好。”
朱标连忙宽慰。
“查!从头到脚都给咱查明白!五脏六腑......气血经络......”
朱元璋突然提高声调。
“臣等定当仔细诊治......不知陛下可要重点查验何处?”
太医令恭敬说道。
“都查!心肝脾肺肾......尤其是......都仔细查!”
朱元璋猛地起身踱步,语塞片刻,随即挥手说道。
大明,永乐年间。
“今日天气甚好,连这宫墙上的琉璃瓦都比往日亮堂。”
朱棣神清气爽地迈出殿门,晨光映在脸上。
“大哥你看,爹眼睛还有点肿......昨晚肯定哭过了......”
汉王偷笑着凑近太子,压低声音。
“二弟慎言~”
“......父皇今日眉宇舒展,想来是解开了什么心结。”
太子温和打断,声音不大却带着告诫。
“你们在打什么哑谜?昨晚到底发生什么了?”
铜豌豆茫然挠头,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
“朕昨夜确实想通了些事......”
“高煦,你昨日不是说要整顿京营?朕准了,拨你三千两银子先置办军械。”
朱棣转身看向三个儿子,目光在汉王脸上停留片刻。
“儿臣遵旨!定把那些老旧玩意全都翻新!”
汉王立即收起嬉笑,正色抱拳。
“儿臣观父皇今日,步履比往日更显从容。”
太子欣慰一笑,上前半步。
“人生在世,但求问心无愧。”
“走吧,随朕去用早膳,今日有江南新贡的鲥鱼。”
朱棣负手前行,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
“爹今天真好说话......”
汉王偷偷朝赵王挤眼,做了个抹眼泪的动作。
“二弟,待会用膳时莫要再提昨日之事。”
太子轻咳一声,用眼神制止汉王。
“所以昨天到底怎么了?你们倒是告诉我啊!”
赵王更加困惑地抓抓后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