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不同朝代的国际地位与影响

大汉。`d?u!y?u-e!d~u?.·c\o/m′

“仲卿!这个李世民是什么意思?朕打匈奴不轻松?他倒是轻松一个给朕看看!”

刘彻本来是开开心心的看视频,毕竟视频开头一个扮演自己人物说出了自己大汉的功绩,听听就爽快,结果没想到里面那个李世民竟然嘲讽自己?

“陛下息怒。天幕上的唐太宗想必是玩笑之语,陛下当年派遣臣等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开辟河西走廊,功在千秋,天下皆知。”

卫青连忙躬身劝慰,语气沉稳。

“玩笑?朕看他站着说话不腰疼!他李世民知道漠北的风沙多烈吗?知道将士们跨越沙漠的艰辛吗?”

刘彻怒气未消,来回踱步。

“呵......‘亚洲洲长’?好大的口气!朕打通西域,设西域都护府的时候,他李家还在陇西吃土呢!”

刘彻突然停下脚步,冷笑一声。

“去!给朕把张骞叫来!再把西域各国进贡的珍宝都摆出来!朕倒要看看,是谁的国际影响更大!”

刘彻越说越激动,面色略显涨红。

此时己是晚年的刘彻情绪本来就易激动,这天幕一说,情绪就更大了。

北宋。

“范卿,你看汉唐皇帝多有气势,朕......朕是不是太软弱了?”

赵祯看着天幕,面露羡慕之色,对着身旁的范仲淹感叹道。

“陛下仁德,天下归心!”

“国际影响不只在武功,更在文治。我大宋的文化输出,丝毫不逊于汉唐。_比!奇*中?雯^枉* _耕?新·蕞?哙/”

范仲淹拱手作揖,正色道。

“爱卿说的是。只是......朕也想要个威风点的称呼啊......”

赵祯面色稍安,但仍然止不住眼中的羡慕。

大明,永乐年间。

“太子,汉王!你们都瞧瞧,汉武唐宗,功业彪炳,然其眼界,终究困于陆上。”

“他们争的是西域丝路,是草原天可汗的虚名!”

“朕遣郑和六下西洋,舰舶千里,旌旗蔽空,所至之国,莫不稽首称臣,纳贡阙下。此等扬威西海,布恩信于万邦之盛举,岂是仅固守陆上者可比拟?”

朱棣轻哼一声,手指轻敲御案,语气中带着睥睨天下的自信。

“父皇圣明!陆上骑射,海上舟师,皆是我大明雄威所在!我大明的宝船舰队劈波斩浪,这才叫真正的万国来朝!”

“儿臣愿为父皇训练一支无敌水师陆战精锐,凡宝船舰队所至之地,若有蛮夷胆敢不敬天威,儿臣便亲率虎贲登陆荡平其巢穴,必使我大明日月旗所向披靡!”

朱高煦迫不及待的抢话,语气激昂。

“二弟勇武可嘉,然远航征伐耗费甚巨,亦需体恤民力。”

“父皇,儿臣以为,郑和数下西洋,宣教化于海外,令诸国倾心向化,纷至沓来,己足显我大明王道荡荡,怀柔远人之气象。当前之功业,己旷古烁今。”

朱高煦微微蹙眉,沉稳回应,带着一丝忧国忧民之色。¢精,武′暁`税·枉, *吾?错?内*容,

哈哈哈哈哈!太子之言,老成谋国;汉王之志,气吞万里!皆朕之佳儿!”

“朕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王土’涵括西海!他李世民是‘天可汗’,朕,便是这海陆共主,天下共尊!”

朱棣目光扫过两个儿子,最后朗声大笑道。

“待郑和此次归来,带回更多远方国度宾服的消息,看这寰宇之内,谁还敢质疑我大明乃天下之主!”

此时天幕正好出现大明,上面贴着朱棣的标签。

「哈哈,李哥~」

「我承认阁下确实很强,但是......如果我拿出“国都六陷”“天子九逃”,你又如何是好呢~」

头顶大明的朱棣搓了搓手,笑着说道。

「不是,你又是哪里来的,你也能上桌???」

李世民眉头一皱,小手一指,质问道。

「哎哎哎!」

「说什么呢,我七下西洋,威服海内,施恩于天下,懂不懂我的含金量啊?!!」

朱棣啧啧了几声,面色傲然。

「可是......我看你明朝对外战绩,似乎也不怎么样啊。」

刘彻拿了本史书翻看了一番,抬头质问道。

「那、那能一样吗?!」

「你们那个时候,打得都是什么对手,我打的又是什么对手??」

「不是一个水平知道吧,小老弟!!」

朱棣赶忙驳斥刘彻的话,面色有些许窘迫。

「啧啧,人不行别怪路不平~」

「说白了,就是菜呗~」

李世民轻哼一声,不屑的说道。

「尼玛......!!」

朱棣气急败坏。

大唐,贞观年间。

李世民原本带着的笑意的脸瞬间凝固,眼神怔怔的看着天幕。

“国都六陷......天子九逃......?!”

李世民脸色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

“朕以为安史之乱便是......我大唐的屈辱,没想到还有着急出啊......”

李世民面色恐怖般的平静下来,似乎在憋泡大的。

“陛下!后世子孙不肖,致有此事......然,这绝非陛下之过!陛下开创贞观之治,西海......”

房玄龄面色凝重,躬身低语。

“够了......不必宽慰朕......朕......”

李世民突然猛地一拳砸在案上,双目赤红。

“朕的子孙......竟无能至此?!致使宗庙蒙尘,国都沦丧?!朕......朕......”

李世民万万没想到会有这出......国都沦丧,并且是六丧!

还有天子九逃......这都什么事啊!

“哈哈哈!好,好得很!这八个字,比魏征的谏言更刺心!”

李世民突然仰天大笑,笑声中带着悲凉。

“记下来!给朕一字不落地记下来!‘国都六陷,天子九逃’!”

“将此八字刻在屏风之上,置于太极殿前!朕要每日看到它!看看后世子孙是怎么把朕打下的江山......败光的!”

李世民深吸口气,努力平复翻涌的气血,语气异常冰冷。

大秦。

咸阳宫。

"这些后辈,国都都能陷落六次,还好意思争什么国际地位?朕当年......"

嬴政看着天幕,摇了摇头。一脸不屑。

"陛下说的是,陛下统一六国,功盖三皇五帝..."

李斯躬着腰,连忙接话。

“善~”

大汉。

未央宫,刘彻先是一愣,随即放声大笑。

“仲卿你看,这李世民平时吹得厉害,原来他家长安是个菜市场啊?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刘彻对着一旁的卫青说道,语气中充满了调侃。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朕的长安也让人打进自家大门,朕宁可战死在未央宫门前!”

刘彻看着天幕上那‘国都六陷,天子九逃’,面色十分凝重。

曹魏阵营。

“文若啊文若,原来这大唐天子......是跑跑专业的?这业务可比孤熟练多了!”

曹操噗嗤一声笑出声来,酒都喷了出来。

“不过话说回来,能跑掉九回也是本事。还有国都六陷,意思是打回来五次?”

曹操摩挲着下巴,面露思索之色。

......

「嗯?这位赵宋官家是何许人也?怎么一首不说话呀?」

刘彻看向那名头插钢筋的男子,疑惑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