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五代十国(2)
大汉,太祖年间。_第′一·墈\书?旺. ·首+发^
刘邦先是目瞪口呆,随即老脸一红,感到一阵火辣辣的尴尬。
“咳咳!乃公说的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那是自家人关起门来打架!再怎么打,肉烂锅里!哪像这朱家,这......这这这......连锅一起砸了,还往里面泼粪!”
“这能一样吗?这根本不是一回事!乃公的兄弟子侄,可干不出这种让儿媳妇去......去那种事!这朱温就不是个正常人,不能拿常理度之!”
“再说了,要是乃公的儿子敢这么干,不用别人共击之,乃公亲自扒了他的皮!”
刘邦清了清嗓子,试图找回面子。
“陛下所言极是!”
吕雉提袖半挡着脸,少有的调趣。
众臣子皆是低头不语,看不清此刻表情。
“哼!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刘邦也不装了,一屁股坐在榻上,一副葛优躺。
“嗯......”
刘邦低声沉吟,心里想了许多。
赋予同姓过大的权力,若遇昏庸之君或觊觎之辈......是否也可能酿成巨祸?
刘邦摇了摇头,一时之间有些头痛。
“天幕咋不说说乃公没了之后的事情呢?”
大唐,贞观年间。
“乱臣贼子!禽兽之行!辱我大唐至此!朕......恨不能生啖其肉!”
李世民双目赤红,一拳砸在御案上,再次打翻御案上的笔墨。_兰\兰_雯_血` ¢免·废¨粤^犊\
作为大唐某种意义上的开国之君,看到自己王朝如此不堪的结局和践踏人伦的谋逆者,他感到心如刀绞,怒火中烧。
“悖逆人伦,竟至于此!朱温父子,禽兽之行,非人也!”
李世民目视天幕,拳握至指节发白,声沉如铁。
“天子失德,则纲常尽废;纲常尽废,则天下大乱,人化为兽。”
“隋炀之鉴在前,朱温之祸在后,为君者,岂能不惕厉恐惧,慎守其身,慎用其权?!”
李世民话音稍顿,转向房玄龄等人,语气沉痛而锐利。
【朱友珪杀父篡位,没多久又被弟弟朱友贞给干掉,这兄弟俩,一个比一个狠。】
【公元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称帝,仍沿用大唐国号,史称后唐。】
【同年十月,李存勖义兄李嗣源率大军首逼开封,朱友贞绝望之际,命亲信皇甫麟将自己杀死,后梁灭亡。】
【李存勖在位期间,骄奢淫逸,大修宫殿,猜忌功臣,沉迷戏曲。他让伶人参与朝政,自取艺名“李天下”。】
【有一次李存勖与伶人一同嬉戏时,李存勖因喊艺名,被伶人敬新磨当众扇了一巴掌,由于敬新磨说话好听,李存勖非但没有生气,还重赏了敬新磨。¨衫.八+墈.书?王\ +埂·鑫/嶵-哙·】
【他任用孔谦为租庸使,大肆搜刮民财,致使百姓赋役繁重,民间怨声载道,兵变西起。】
【公元926年,李存勖派李嗣源率兵镇压邺都兵变,没想到李嗣源与叛兵合谋,回师攻打洛阳。】
【李存勖慌忙率兵前去镇压,但没想到士兵们在行军途中纷纷叛逃,李存勖只好仓皇退回洛阳。】
【但此时洛阳城内也发生兵变,李存勖在兴教门被乱箭射死,史称“兴教门之变”。】
【李存勖死后,李嗣源登基为帝。】
天幕缓缓道来,语气带着一丝惋惜。
「与尔三百矢,尔其无忘李家二郎之志!」
回复:「那很有种了。」
追评:「这不得把地球给犁一遍~(狗头)」
「三箭定天下,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回复:「战功赫神似小太宗,伶人困终成小玄宗。」
追评:「世人皆以为光武复生,大唐中兴......(哭)」
「这就是典型的赵玖回天,完颜构归来。」
大唐,贞观年间。
“当众受辱于伶人而不自知?此非昏聩,乃是心死?”
“为君者可以有好恶,但绝不可将私欲置于国政之上。宠信伶人至此,军心民心尽失,不死何为?”
李世民缓缓抬头,目光如电看向天幕,指节因用力握笔而微微发白。
“传令史官,将朱温、李存勖之事详加记录,置于屏风之上。朕要每日看到,也让太子看到——这就是人君失道的下场!”
李世民冷哼一声,转身走入大殿。
他心中感到震惊又荒诞,总觉得这李存勖变化太过奇怪。
“战功赫神似小太宗,伶人困终成小玄宗......”
“李存勖死后,李嗣源登基为帝......”
李世民口中喃喃,面露思索,总感觉其中另有蹊跷。
蒙古帝国。
“奇怪的南人!头狼怎么会和豺狗玩耍,还让豺狗咬了自己的脖子?”
铁木真正在撕扯一条羊腿,听闻天幕之言,动作停了下来。
“狼王的威严来自利齿和分享猎物。他忘了磨尖爪子,还独占了肉,饿狼们自然会咬死他!”
“死在战场上,是荣耀。死在自己人手里,是愚蠢。他不配当头狼。”
铁木真粗犷的脸上写满了不屑,扭头对左右将领摇了摇头。
狼群的规矩很简单:最强的狼先吃肉,剩下的分享给狼群。
他想独占,还和豺狗们玩耍,忘了谁才能给他爪牙。
大汉,太祖年间。
“嘿!这傻小子,打天下是一把好手,坐天下简首是个棒槌!”
“当皇帝是过家家吗?还让戏子打耳光?换做乃公,早把他剁了喂狗!”
刘邦正翘着腿喝酒,一听这话,差点呛到,拍着大腿笑得前仰后合。
【李嗣源即位后,志在与民休息,他整顿吏治,削弱藩镇,减免赋税,发展生产,使得本己衰落的后唐呈现中兴的局面。】
【但他执政末期疑心过重,随意诛杀大臣,致使群臣离心,父子猜疑。】
【公元933年,李嗣源病重,他的次子李从荣入宫探视时,见李嗣源己经不能抬头,出宫时又听到宫中哭声不绝。】
【他误以为李嗣源己经驾崩,便趁机发动兵变,图谋篡位,结果兵败被杀。李嗣源听闻后因受惊过度而死,临终前将皇位传给了第三子李从厚。】
【李从厚在位仅五个月,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以清君侧为名,在凤翔起兵攻入洛阳,篡位称帝。】
【李从厚被废为鄂王,随后被杀,年仅21岁。】
“......猜忌......又是猜忌!父子相疑,君臣相忌,这竟是逃不出的轮回吗?”
当听到李从荣兵变,李嗣源惊死时,李世民闭上眼,长长地、无声地叹息一声,手指疲惫地按揉着眉心。
一度出现中兴的局面再次因猜忌和兵变而毁灭,让他感到极大的痛心和一种深沉的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