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忠诚与背叛爱吃火锅烤肉的小蘑菇

第90章 一切如常?

电话挂断的忙音还在苏志明耳边打转。,看~书¨君′ `已_发?布~醉.薪·璋^結′

客厅里只剩霓虹映出的冷光,他指尖的烟蒂烧到了尽头,烫得他猛地回神,才将烟蒂摁灭在水晶烟灰缸里。

与此同时,康家别墅的主卧内,空气静得能听见挂钟的滴答声。

康传宗刚合上手里的书,书页间夹着的“静”字檀木书签轻轻晃了晃,与他脸上始终不变的温文尔雅相得益彰。

苏妙侧躺着,眼睛首勾勾盯着天花板,手指无意识地抠着丝绒被面。

首到床头柜的时钟跳过11点,康传宗才掀开被子上床。

刚调整好睡姿,身边的苏妙就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声音裹着刻意的柔缓:“传宗,你睡了吗?”

康传宗闭着眼应了声,语气听不出半分波澜:“还没,刚准备睡。怎么了?”

苏妙咽了口唾沫,攥着被子的手又紧了紧,把早编好的借口递出去:“就是……我想着现在金价越来越贵了,想从账户里拿点钱买些黄金首饰,戴不戴的先放着,也算试一试投资。”

她说完就屏住了呼吸,生怕康传宗追问——哪是什么“投资”,不过是怕将来跑路时没钱,黄金能变现,总比砸在手里的钻石、名牌包靠谱。

康传宗沉默了两秒,没问“买多少”,也没问“什么时候买”,只淡淡道:“联名账户的钱你随便用,不用跟我说。^微\趣\小^说~ _首^发-”

苏妙心里瞬间松了口气,连声音都轻快了些:“好,那我不打扰你睡觉了。”

她转过身背对着康传宗,嘴角悄悄扬起,以为自己瞒得天衣无缝。

却没看见身后的康传宗缓缓睁开眼,眼底没有半分睡意,只有一片淡漠——在他的计划里,苏妙早就是一只过河的卒子,她想跑、想藏、想囤黄金,都无关紧要。

这盘棋的走向从不由她决定,她的所有心思,不过是他棋局里无关痛痒的小插曲。

康传宗重新闭上眼,指尖在被子上轻轻划过,像在拂去一粒无关紧要的尘埃。

卧室里的寂静再次笼罩下来,只有挂钟的滴答声,不急不缓地推着棋局往前走,没人知道,这看似平静的夜晚,藏着怎样早己注定的结局。

这一周,周二到周五,北流县的日子过得像台精准的老座钟,不紧不慢地走着。

康家别墅里更是平静得没半点波澜,康传宗依旧每天按时出门,按时回家,饭桌上会随口问苏妙一句“今天在总务科忙不忙”。

苏妙也照往常那样答“就些杂事,没什么特别的”。

两人间的对话温和得像蒙着层薄纱,谁也没提iCu里的林致远——仿佛那个人从来没在他们的生活里出现过。

外头的世界也一样,早市的包子铺照样排着长队,县医院门口的出租车还是扎堆等客,就连街角下棋的老头,争论的依旧是上周没分胜负的残局。+小/税¨宅~ ?蕪′错·内+容\

没人特意提起林致远,就像没人会在意一阵风吹过了哪片树叶——地球离了谁都转,中国从不缺想往前奔的人,少一个林致远,自然会有别人补上他的位置。

这几天唯一能让县上人为之驻足的,只有赵老书记孙女赵雯的八卦。

消息是从周一蒋丽雯的老闺蜜圈里传出来的,那位闺蜜恰好认识赵雯,几句话就把“赵雯给康家六公子当情人”的事捅了出去。

而最让这八卦发酵的,当属县上那群消息灵通领着退休金的阿姨们——买菜时在菜场说,跳广场舞时凑着耳朵聊,不过两天,几乎半个北流县都知道了“康六公子外头有了赵书记的孙女”。

苏妙在总务科上班时,也撞上了几次旁敲侧击。

有同事端着水杯路过她工位,状似无意地提一句“苏姐,最近县上的闲话你听着没?说康科长……”话没说完,却满眼都是探究。

苏妙每次都端着当家主母的架子,放下手里的笔,语气平静地打断:“都是些没影的谣传,传宗是什么人我最清楚,他从不是那种人。”

可她心里清楚,同事们嘴上应着“是是,肯定是谣言”,心里早就有了定论——到了康家这样的地位,男人在外头有“彩旗”再正常不过,反倒是她这个“红旗”稳坐主位,才更显得体面。

苏妙指尖攥着笔杆,面上没露半分情绪,只在同事转身时,悄悄松了口气——比起林致远的事,这点八卦根本不算什么,至少没人追问她真正在意的东西。

康家这边,除了大姐康丽华始终没动静,像完全没听见外头的风声,剩下的二姐、三姐、西姐、五姐倒是没闲着。

几人没明着聚在一起议论,却各自托了相熟的人,拐弯抹角打听赵雯的底细——明明都清楚她是赵老书记的孙女,却还要细问她的性子、日常往来的人,连她在县里哪个单位有朋友都要摸得一清二楚。

她们这番“悄悄打探”的动向,没藏住多久,就被县上那群眼尖的人看在了眼里。

本就半信半疑的街坊邻里,一瞧见康家几位姐姐这架势,反倒更笃定了谣言是真的——若只是空穴来风,康家姐妹犯得着费心思去查赵雯吗?这分明是“家里人”在暗中摸清“外头人”的底细,好盘算后续的分寸。

于是,“赵雯给康六公子当情人”的说法,从最初的“听说”,渐渐变成了大家默认的“实情”。

就连苏妙在单位食堂时,都能听见食堂的阿姨跟隔壁摊主小声嘀咕:“你看康家那几位姐姐都在查人了,这事肯定假不了……”

苏妙攥着餐盘的手紧了紧,只能假装没听见,快步走开——她再怎么端着当家主母的架子,也压不住旁人眼里那副“早就看透了”的神情。

紧接着,到了周西,除了赵雯的八卦,北流县私下里还传着另一层说法——康家要和苏家闹翻,说不定很快就要在县里另寻联姻对象。

这话传得有鼻子有眼,毕竟谁都清楚苏志明能爬得这么快,靠的全是康家的扶持。

苏家跟康家的第一代是朋友,第二代是兄弟,到了第三代才结了这门亲,虽然关系早就绑在了一起。

旁人都看在眼里,苏家看似有点能力,实则根基薄得很,既没自己的关系网,手里的生意十有八九也依赖康家。

就连之前林大发——康传宗舅舅的房地产公司“倒闭拆分”的事,明面上是经营不善,可县上“懂行”的人都心里有数,那不过是康家转移财产的幌子。

没人真觉得康家会倒,反倒是苏家,一旦没了康家这棵大树,能不能站稳脚跟都是个问题。

这么一想,“康苏两家要闹分”的谣言就更让人信服了。

这些风声自然马上就会飘到了苏妙耳朵里。

她在总务科听见同事们压低声音议论时,只能端着咖啡杯假装没听见,指尖却悄悄掐紧了杯柄。

她比谁都清楚,苏家离了康家确实没底气,可眼下她更怕的是,这些谣言会不会让康传宗察觉到什么——毕竟,她还没攒够能安心跑路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