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 章 镇岳王还是个孩子啊
许是己经吃饱了。*l_a~n!l^a?n,g?u*o`j′i^.?c~o-m+
池面的鱼线久久未动。
原本争相啄食的锦鲤早己散去。
猫猫支起上半身,盯着空空如也的钓竿,又扭头瞥向仍全神贯注握着鱼竿的少女,琥珀色的猫瞳里,渐渐凝出一抹嫌弃。
它倏然跃下膝头。
迈着慵懒的步子来到池畔,背对着池面将尾巴垂入水中,毛绒绒的尾尖,在碧水间摇曳,不过短短几息,便见水面翻涌而起。
一条肥美的金鳞锦鲤。
竟一口咬住了猫猫的尾巴。
还不等少女惊呼出声,猫猫腰身轻旋,带起一串晶莹的水珠,锦鲤在空中划出一道闪亮的弧线,“啪”的落在了少女的裙裾旁。
锦鲤活蹦乱跳的拍打着青石板。
完成这番绝技后。
猫猫慢条斯理的舔了舔沾湿的尾巴,方才抬眸甩给目瞪口呆的少女一个嘲讽眼神。
【果然。】
【铲屎官说得对,傻子总是成群的。】
不知为何,少女竟读出了猫猫的嘲讽,白皙的脸颊渐渐染上薄红,属于资深钓鱼佬的尊严让她鼓起腮帮,不服气的嘟囔着。
“我……我要是也有尾巴。”
“自然也能钓上来……这算什么……”
她心虚的攥紧钓竿。
试图维护钓鱼佬的最后一点体面。
“你根本不懂……真正的钓鱼之术……讲究的是人竿合一……你得用鱼竿……”
(?_?)
猫猫歪着头。¨吴`4!看?书! .耕~鑫·嶵¨全^
再次露出了看傻子似的眼神。
喵虽然不是人。
但你这话真不像是人能说出来的。
猫猫确实对两脚兽缺乏理解,但猫猫不是傻子,李婉仪的心虚,它看的清清楚楚。
“我说的都是真的!”
李婉仪偏过脸硬着头皮狡辩着,耳根却红得快要滴出血来。“尔……尔不过是只猫而己……又怎会懂得钓鱼的精髓……”
不得不说,猫猫虽讨厌傻子。
但猫猫的好胜心,远远超过了傻子。
还不等李婉仪把话说完,猫猫突然纵身跃上了她的膝间,忽然华光流转,一名猫耳稚童突然显现,稳稳的坐在了少女的腿上。
紧接着,他一把夺过了鱼竿。
“你……”
李婉仪呼吸骤滞,眼底溢满了惊悚且震惊的光芒,唇瓣轻颤,却发不出完整音节。
“你……你……”
理智在叫嚣着危险,但少女的心底却沸腾着难言的震颤,就像无意间翻开了尘封的竹简,看见了从竹简里走出的山海经精怪。
猫耳聚成俏丽的簇缨,随着微风轻轻颤动,挠着她僵硬的下颚,感受到丝丝痒意传来,少女的恐惧逐渐消散,眼底浮起亮光。
就在这时。
花园内传来阵阵焦急的呼唤。
“殿下……殿下……您在哪啊!”
“虎君……虎君……奴婢带你去用膳啊……您快出来吧……虎君……”
两名引路丫鬟带着秋花闯入花园,待看清池畔那个猫耳稚童时,秋花呼声骤停,眸光大亮,当即快步跑了过来,如释重负道。?零~点^墈*书, _追!嶵^辛¨蟑_洁?
“殿下,奴婢可算找着您了!”
猫猫可以化作人形的事情,拾翠殿的宫女皆知,特别是长公主按着猫猫打屁股时,猫猫就是人形,宫女们都看的清清楚楚……
“喵呀!”
原本聚拢的锦鲤应声西散。
猫猫气鼓鼓的瞪向秋花,毛茸茸的尾巴不满的竖了起来,两名引路丫鬟看到这一幕神色大骇,指着猫猫,颤抖的说不出话来。
若不是理智告诉她们。
眼前的猫耳稚童是镇岳王。
恐怕“妖怪”的尖叫声早己划破天际。
“不知这位娘子……”
秋花无奈的看向抱着猫猫的少女。
看到眼前女子是一身宫女装束,李婉仪连忙将猫猫轻轻放下,略微端正仪容。
“不必惊慌,我乃秦王长女……”
话音未落,她这才注意到猫猫周身毫无遮蔽,小脸瞬间涨得通红,慌忙侧身回避。
秋花则急忙解开包袱,取出早就备好的衣裳,近乎哀求的看向还在生气的猫猫。
“爷,奴婢求您了……”
“咱们先把衣裳穿上可好?”
说话间,她赶忙抖开一件绣着螭虎纹的赤金肚兜,这样的纹路,除了皇帝以外,也只有猫猫敢用了,然而,猫猫却是满脸抗拒的用手推开,毛绒绒的尾巴不耐烦的甩着。
“嗷呜!”
【喵不穿!勒肚子!】
还不等秋花再开口劝说,猫猫早己迈开小短腿,赤着脚丫吧嗒吧嗒跑远了,黝黑的尾巴在风中扬起,似是在嘲笑秋花的徒劳。
“殿下……殿下……”
“您等等奴婢……奴婢……”
秋花手忙脚乱的收拾着衣裳。
再抬头时,猫猫的身影早己消失。
她满眼无奈的叹了口气。
能让这位爷乖乖穿衣的,除了长公主和太后娘娘外,怕是再找不出第三个人了。
“多谢大娘子看顾王爷……”
“奴婢还需去找王爷,这便告辞了。”
“无妨……”
秋花匆匆敛衽一礼,抱紧包袱,随着猫猫离去的方向追去,两名引路丫鬟亦是慌张的跟了上去,踉跄迈步时险些被石阶绊倒。
焦急的脚步声逐渐远去。
李婉仪仍怔怔望着猫猫消失的方向。
眼底逐渐浮起几分荒唐与好笑。
“这便是……那位镇岳王?”
很显然,长安城里传得神乎其神的昭应显圣镇岳王,与方才那个光着屁股跑的猫耳稚童,在她心里,当真是割裂的一塌糊涂。
荷香这才战战兢兢的走过来。“小姐,那便是螭虎祥瑞吗,怎么瞧着……”小丫鬟憋了半晌,终是吐出了一句堪称大不敬的真言。“瞧着……像是话本里的妖怪啊……”
“莫要胡说!”
“镇岳王乃星君显圣。”
“你也不怕被抓去打板子!”
李婉仪没好气的戳向荷香额头,看着荷香颇有些不服气的眼神,她忽然失笑出声。
原来这位高坐云端的镇岳王,还是个未通人性的孩子,竟连件衣裳都穿不利索……
——————
为防世家那无孔不入的窥探。
独孤氏便干脆将崔三娘藏在秦王府内,封锁了所有消息,任谁也想不到,这个在茶水房内看茶的仆妇,竟是长公主的生母。
这般安排恰似给明珠蒙尘。
既断了世家拿捏蓁儿的手段,又全了母女相聚的私愿,也保住了崔三娘的性命。
待得将来。
李唐坐稳了天下。
再将崔三娘接出府来也不迟。
蓁儿自然也明白这般道理,她依偎在崔三娘的身边,不断诉说着最近发生的趣事。
从猫猫偷吃尚膳局鱼鲙。
到自己重整宫正司,再到太极殿前百官山呼的盛景,好似永远也说不完一般……
崔三娘低头凝视女儿。
粗糙的指节轻抚过她的掌心。
她实是想不到,当初风雨飘摇的狗尾巴草,如今竟长成了九重宫阙里的琼枝玉叶,若是铁山能看到,婆母能看到,该多好啊。
一滴热泪落在蓁儿腮边。
崔三娘赶忙抬手用袖口拭去。
“阿娘莫哭……”
蓁儿满眼认真的看向崔三娘。
“芽儿己经长大了,可以保护自己和阿娘了,还有哦,芽儿己经派人去寻阿耶和祖母了,我们一家很快就可以团聚了……”
“好好好……”
崔三娘抱着蓁儿。
喉间的咽呜声里满是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