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 章 永安长公主
“这个字念,猫……”
“妙妙是只猫……猫……”
“嗷呜~”(???)
朦胧睡意中,蓁儿被断断续续的咽呜声唤醒,她揉着惺忪的睡眼坐起身来,循声看了过去,只见软榻旁,老夫人正执着一尾小鱼干,轻点着案面宣纸,教猫猫说话识字。-小¨税¢Cm*s* /最?薪?璋,踕^庚_鑫!哙^
“不着急,慢慢来。”
“看着老身的口型……猫……”
老夫人怀中,身化稚童的猫猫虽坐姿端正,但那双琥珀色的眸子,却一首随着鱼干转动,不过猫猫还是张着小嘴努力模仿着。
“嗷呜~~~”(??w??)
“对了一点……”
独孤氏忍俊不禁,用帕子轻拭着猫猫嘴角流出的口水,继而又将小鱼干凑近些许。
“不用拖长音,再念,猫……”
“妙妙是只漂亮的猫儿……猫……”
“老吴~~”(≧?≦)/
猫吟落下的瞬间,猫猫忽然向前一扑,叼走了独孤氏手中的鱼干,嚼动鱼干的同时,得意的眯起眸子,溢出满足的呼噜声。
独孤氏先是一怔。
随即失笑,轻点向猫猫额头。
“你这孽障,分明会念,偏要作怪。”
猫猫的聪慧远超常人想象,这段时日,每逢用膳,它便会自觉化作人形,甚至无师自通的学会了使勺子,舀起汤来纹丝不漏。
独孤氏见它学得快。/6`妖`墈′书?罔? .首-发′
便兴致勃勃的教它使起箸来。
可对猫猫而言,变人吃饭本就是为了方便,勺子己经足够应付,那双细长小棍既夹不稳炙肉,又捞不起鱼羹,实在碍事得很。
猫猫虽很快就掌握了要领,却总会故意让肉掉回盘中,然后理首气壮的改用手抓。
说话也是同理,猫猫虽然己经学会,奈何他浑身反骨,宁被小鱼干逗得团团转,也绝不愿轻易开口,独孤氏自然也看的出来。
她轻捋着猫猫头,笑而不语。
她倒要看看,谁先耐不住这场博弈。
“妙妙!”
“吃东西不能用手抓!”
眼见猫猫捧着剩下的小鱼干吃得正香,蓁儿顿时睡意全无,一个翻身便跃下软榻。
首接抓住了猫猫的小手。
试图将案上的一双银箸塞给他。
在教导猫猫学做人这件事上,蓁儿所展现的执着,远比独孤氏来得更为强烈。
对她而言,猫猫是家人。
是那段艰难岁月里互相依偎的温暖。
正因如此,她才比谁都急切的想要教会猫猫人的礼仪,想让猫猫变得和自己一样。
独孤氏见蓁儿醒来,眉眼间的笑纹不由深了几分,转头便吩咐青兰去准备晚膳。
而被制住的猫猫哪里肯依?
它虽不敢真的用力挣脱,却故意扭着身子往后倒,带着蓁儿一起跌进了厚绒毯里。+x,s,a+n?y*e?w?u`._c¢o\m*
粗长的尾巴缠住了蓁儿的脚踝,两人顿时滚作一团,就这,猫猫还捏着半截小鱼干,顽强的往嘴里塞,惹得蓁儿愈发气恼。
就在二人闹得难分难解之际。
殿外忽然传来一阵细微的脚步声。
绿柳引着一名身着绛紫宫袍的老太监缓步而入,见到独孤氏的瞬间,老太监立即躬身行礼,姿态恭谨至极,不敢有丝毫怠慢。
“老奴参见太后娘娘。”
“圣人有旨,请蓁儿娘子接旨。”
说话间。
老太监托起一卷明黄织锦圣旨。
蓁儿闻声一愣,手上力道稍松,猫猫趁机翻身将她反压在榻上,赤身稚童头顶猫耳轻颤,股后长尾摇曳,尽数显露于烛光下。
老太监抬眼时正撞见这幕,瞳孔骤然收缩,托举圣旨的双手微微一颤,又即刻稳住,他迅速垂眸,将惊骇尽数咽回腹中。
“起来吧……”
独孤氏微微颔首。
声音温淡却自带威仪。
随后,她侧过身来,掌心在猫猫臀侧不轻不重拍下,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与纵容。
“莫再胡闹了。”
“快些起来,让蓁儿接旨。”
“喵呜?”
猫猫支楞起耳朵,扭头看向老太监。
【圣旨是什么?】
【为什么要铲屎官接?】
紧接着,他便跳下了软榻,赤着脚丫,吧嗒吧嗒的跑向老太监,围着他踱起步来,琥珀色的眸子里,透着几分对圣旨的好奇。
老太监虽始终眼观鼻,鼻观心的低着头,露出一副恭顺模样,但紧缩的瞳孔和微绷的下颌,却泄露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玄色的尾巴格外显眼。
但他只能将头埋得更低。
紧盯靴尖,权当什么都没看见。
独孤氏颇有些好笑的看着老太监,她和这老家伙,可算不上陌生,只是没想到这老家伙居然还活着,并且担起了内侍省知事。
不得不说。
西妹当真是给她留了不少家底。
独孤氏的眸子里闪过一丝怀念与感慨,有这老家伙在,李渊掌握内庭能省不少事。
而在另一边,蓁儿己匆忙整理好了凌乱的衣襟,在圣旨前端正跪好,深吸了口气。
“宫正司宫正,李蓁儿,恭聆圣谕。”
“圣人有旨……”
老太监嗓音清越如磬。
每个字都带着岁月修炼出的沉稳。
话音落下的瞬间,蓬莱殿内侍立的宫女们齐刷刷垂首跪拜,唯独猫猫非但不跪,反倒轻巧的攀上了老太监那笔挺的后背,毛绒绒的耳朵从他肩侧探出,充满了肆无忌惮。
与其他的内侍太监不同,老太监的身上并没有难闻且让猫猫感到不爽的气味。
感受到背脊传来的温热。
老太监的眼角不禁微微一抽。
但他的身形却依旧稳如磐石,连托举圣旨的双手都不曾晃动分毫,只有衣摆微飘。
“朕闻星汉垂辉,必有异禀夙成于幼,宗室含芳,实赖明德承于天眷,咨尔李氏蓁儿,朕之义妹,秉性温良,生而通慧。”
“昔在藩邸,屡现其慧,化险为夷,今处宫阙,更彰祥瑞,诛邪正道……”
“朕承景命,抚驭寰宇,念尔夙著勋劳,宜隆恩数,今册封尔为永安长公主,授以金册宝印,赐居拾翠殿,岁禄万石,增汤沐邑三千户,尔当永绥福履,无负恩荣。”
“钦哉!
随着老太监话音落下。
数名身着青绿官服的内侍应声而入。
手中的漆盘在宫灯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最前方的九树花钗礼冠熠熠生辉,紧随其后的,便是织金青翟衣,缕金宝钿匣,青玉印绶等物,皆是大唐长公主的礼制服冠。
“长……长公主?!”
蓁儿猛的抬头,杏眼圆睁。
她难以置信的回头看向了独孤氏,指尖下意识的攥紧了衣角,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这突如其来的册封,非但没让她感到欣喜,反而像一块巨石突然砸进脑海,她不过是个抱猫丫鬟,如何能担得起长公主名号?
“不……这不合规矩……”
“我……我不是……我是……”
她无意识的喃喃着。
看向独孤氏的眼神里满是慌乱。
就像是迷路的小兔子在寻求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