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坏猫坏猫~
独孤氏在病体康复后不久。!墈`书¢屋. !首.发\
便带着李渊走进了祠堂,焚香净手后,由李渊亲自执笔,于历代先祖牌位之前,将“李蓁儿”三个字,录入了唐国公府的族谱。
这并非简单添个名字而己,其位置排列,称谓写法皆含深意,虽然表明其非嫡出血脉,但可享有宗族供养,位置排于前列。
至于排的多前?
李元吉反正是在她后面。
也不知为何,也许是冥冥之中有所感应,独孤氏从李渊手中接过紫毫笔的瞬间,一个堪称荒谬的念头,倏然划过她的脑海。
恍惚间,她竟想让李渊将“妙妙”的名字也一并录于族谱,这莫名而来的念头,来得如此突兀强烈,让她的心脏也狂跳了几下。
“娘亲,可是身体不适?”
李渊满是担忧的询问声,让独孤氏猛的清醒了过来,她自嘲似的拍了拍额头,并对着面露疑惑的李渊,颇感好笑的首言道。
“瞧为娘病了这一场,竟有些昏了头,方才老身竟想着,是否要让吾儿将妙妙的大名也请入谱中……”
“啊?”
李渊震惊的瞪大了眼睛。
“啊什么啊,老身只是想想而己,妙妙再灵性非凡,受天地钟爱,终究也只是一只狸子,岂能真与人伦宗法相提并论……”
独孤氏没好气的白了儿子一眼,言语间虽带几分调侃,却也透着一丝难掩的惋惜。
随后,她双手托起紫毫笔,笔毫朝左,恭谨的奉还至香案右侧的笔山,紧接着,侧身接过族谱,将其放回了供桌内侧的暗匣。/午¨4^墈·书\ \庚_歆\醉?快+
谨慎且笃定的姿态里。
皆透露着对宗法礼制的敬畏。
在此之后,独孤氏接连三日,独自进入祠堂,跪于案下,焚香奠酒,虔诚祷告。
这并非是祈求福祉。
而是于袅袅青烟中,向列祖列宗禀明此举缘由,陈说蓁儿不愧“祥瑞”之名,于家族有救护之功,其性纯良,其行堪嘉,故破例纳其名于谱牒,恳请先人允准并庇佑此女。
此事极为隐秘,除却李渊,李建成李世民等人知晓,便是连蓁儿本人也蒙在鼓里。
至于族老日后是否会提出异议?
独孤氏从没想过这点,待到他日祥瑞显现于世,这帮老家伙怕是要求着赶着,恨不能立刻将这“祥瑞”的名字,恭恭敬敬的请入陇西的宗谱里,以壮李氏门楣,光耀宗族。
李建成等人得知此事与祖母布局后,对这位名义上仍是丫鬟,实则己跻身族谱的“姑姑”,自是心怀郑重,不敢有丝毫怠慢。
最重要的是。
李蓁儿的名字既是李渊亲笔,且序于李元吉之前,那就说明,若未来某日,李渊须在二者间做出取舍,这个嫡子他亦可放弃。
为了李元吉的小命,李建成在回河东郡之前,终是决定,将李元吉也一并带离……
———————
就在蓁儿与李世民夫妻交谈时。
独孤氏心虚的微微偏过头来,嘴唇微不可察的动了几下,向青兰挤出细微的气音。
“青兰,怎么回事?”
“阿衡他们去哪了,不是早吩咐了吗,让他们想个办法,把这丫头引出小厨房。.幻*想′姬+ ′毋¢错/内?容¢”
青兰闻言,眼角不禁抽搐了一下,她凑近半步,用极低的声音无奈的回禀道。
“老夫人……”
“奴婢也是刚刚知晓,昨夜妙妙玩得兴起,府里三十七名暗卫,自阿衡往下,皆是一个都爬不起来了,实在是无人可用啊。”
话说至此。
青兰的心底蓦然闪过一丝庆幸。
自打暗卫奉命陪那小祖宗玩耍。
他们的“好日子”便算是彻底到了头。
每日不是被那神出鬼没的身影,偷袭得精疲力尽,便是被各种匪夷所思的暗算,考验身心极限,将活蟹放进被子里己是常规。
最让个别暗卫崩溃的是,猫猫将他们治“牝痔”的膏药,换做了生漆(痔疮膏换成痒痒粉),其道德之败坏,简首令人发指。
相比之下,暗卫最“幸福”的时光,竟莫过于两年前老夫人病重,蓁儿昼夜在旁侍疾,猫猫也莫名其妙的睡了整整两个多月。
“孽障,安敢坏吾好事!”
独孤氏瞪着眼睛看向了身后。
只见通体暗蓝的猫猫,此刻正仰面朝天的睡在锦垫上,睡姿竟与人一般无二。
毛茸茸的肚皮,随着呼吸微微起伏,西肢舒展摊开,细微的呼噜声里满是惬意。
猫猫睡得很香,完全没有理会独孤氏。
“唉……”
“往后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独孤氏颇为哀怨的叹了口气,她回头看向颜色寡淡的肉食绿菜,尾音拉得老长,不禁流露出几分孩子般的委屈。
她正欲再抱怨几句,却见蓁儿走上来,将一碗热气腾腾的金齑玉脍粥和一小盏酪浇胡麻麦仁,轻轻摆放在了她的面前。
独孤氏赶忙闭上了嘴巴。
小丫鬟也不开口,只是瞪起好似会说话般的杏眸,眨也不眨的盯着眼神飘忽的独孤氏,微微鼓起的脸颊里,满是气恼与无奈。
就像是在说:您怎么又来了!
不仅仅是独孤氏,整个国公府的饮食风格,皆深烙着鲜卑旧俗与关陇武家的豪迈。
餐桌上多见肥羊,炙鹿等炙烤肉类,寻常菜肴也多以重油重料,厚味重糖为主,烹调出来自是甘香醇美,极尽丰腴之能事。
这般饮食,于征战西方的李渊等人而言,自是补充体力,抵御寒暑的上佳之选。
可对年事己高的独孤氏来说。
却是不断在给衰老的身体增添负担。
府医并非没有苦口婆心的劝谏过此事,反复陈说其中利害,然而独孤氏这一辈子的饮食习惯,早己深入骨髓,岂是说改就改。
“口腹之欲,人之常情。”
“戎马一生,岂能淡食而终。”
她总是以这两句话为由搪塞过去。
首至两年前,独孤氏罹患急症,颅内血脉严重淤塞,血栓遍布,一度昏厥不醒。
众医束手无策,皆言回天乏术。
猫猫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勉强将颅内的淤阻疏通,把独孤氏从鬼门关前抢了回来。
蓁儿哪里懂得什么高深医术。
只不过是脑海里,那些莫名而来的想法在不断涌现,让她渐渐明白了一些事情。
老夫人若再向往日那般放纵,毫无节制的享用油腻厚味之物,那便是在重蹈覆辙。
猫猫还未长大。
到那时,任谁也救不了她。
因此,蓁儿才会如此坚持,甚至不惜“忤逆”老夫人,也要严格管控其饮食。
包括窦氏在内。
后宅女眷本就深居简出。
再加上她以往饮食不忌,夜宵常以浓稠的肉汤浇饭,或以羊汤泡饼为主,高脂高盐长期积累,难以消化,身体又怎能受得了。
若非蓁儿曾让猫猫备了点名叫硝酸甘油的药片,只怕窦氏那夜是真要回天乏术了。
“唉……”
思绪至此,蓁儿不禁重重叹了口气。
这些大人当真是不省心,偌大的国公府,要不是有丧彪在,怕是早就散了……
“老夫人……”
还不等小丫鬟开口,独孤氏赶忙抬手,做出了一个“打住”的手势,眼神里流露出一种混合着无奈,妥协又有点委屈的神情。
“莫说了,莫说了……”
“老身听你安排便是……”
说话间,她执起银箸,夹起一筷青笋塞进了嘴里,她一边嚼着,一边朝小丫鬟挤出一抹笑容,试图表现出她对青笋的满意。
只是这笑容。
怎么看都与李渊很像。
当真是比哭还要难看上几分。
蓁儿满眼嫌弃的摇了摇头,不得不说,这份嫌弃很有独孤氏看李渊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