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倘若天命在燕,儿臣等人还是会出现在这里
听朱佑樘说完《太宗遗事录》里记录的林豪相关内容,
朱棣狠狠地腹诽了作者朱橚一通,
当他看见端坐主位的朱元璋,沉脸凝眉,双手死死抓住椅子扶手,
大有一副邪火欲爆的态势,
他料想父皇肯定又要拿最后的“抹除林豪档案”内容,朝自己发难,
当即选择“主动出击”,转移父皇的视线,
“父皇,依儿臣之见,这份东西还是有参详价值的。~卡_卡^暁?说`惘+ `已_发¨布¢最+薪¢漳-劫^”
“老五所写的情况,是他从自己角度看待林豪的,是带着成见的,”
“但内容大部分应该是符合实情的,”
“比如林豪所谓的遭厌弃,是您受不了他的言语刚直,所以不太想和他面对面,会显得他圣心,”
“里面还提到了林豪遇事,儿臣会拼尽全力出手保全林豪,也符合实情,”
“更令儿臣欣慰的是,林豪得了善终,”
“这是好事。”
朱棣捡着好的点,自动忽略了抹除林豪档案的描述,
将自己的判断说了出来,
而后又看向其他后世皇帝,“尔等可还有跟林豪有关的新后世记录?”
“哪怕一点点搭边的也行。”
一众后世皇帝也察觉到太祖爷要发无名邪火,
尽快转移他老人家的视线是最好的选择,
可他们更怕自己提供的反馈信息有问题,
祖宗之怒,是大伙一起受的,人人有份,伤害平摊
假传错传消息,出了事,可只有自己一个人挨骂,
他们很实诚地选择摇头。-x_i/n^r′c*y_.^c-o¨m′
朱棣心中暗骂一声,
这群不孝子孙,
要尔等何用?
那朱由校平日里不是很机灵的吗?
今天咋就跟蔫菜一样?
尔等就这么喜欢见朕受训吗?
朱棣不死心还试图转移朱元璋的视线,“没有林豪的后世记录,其他的事呢?”
“对了,那个大爆炸可有变化?”
“天启大爆炸已经没了,变成了大火灾,等会让他们和你说情况。”朱元璋看向朱棣,目光森幽,
“现在咱有更重要的事要问,”
“老三怎么会郁结早逝?”
他今日来偏殿前就打算要好好问一问朱棡的情况,
刚刚却听到了一个不愿意听到的结果。
朱棣微微一愣,
光顾着想林豪是被抹黑的,还有遮掩自己抹档的事,
忘记了朱佑樘叙述中提到了三哥的事。
三哥可不是二哥那种残暴无道之人,
以他的才能名望,还有晋藩的势力,
若是被老爷子出手保全,
那朕来时的路,可就不太好走了,
三哥的情况,不能和老爷子说实情。
而一众后世皇帝听到太祖爷问起朱棡的命运,也纷纷侧目看向朱棣,想知道太宗爷会怎么回答,
他们知道朱棡的才能卓绝,
若不是这位晋藩伯祖先一步崩了,
那么自己燕藩一脉哪有机会上位,
届时不是晋藩伯祖先一步发动靖难,
就是太宗爷和晋藩伯祖二人相互制衡,谁也无法动弹,最终被建文君逐个击破。_第*一·墈¨书-蛧? !更^辛¨嶵*哙_
也正是对晋藩实力的忌惮,
他们这些后世皇帝对晋藩始终是保持提防和打压之心。
朱棣拱手道,“父皇容禀,老五的记录里没说错,三哥英年早逝了,”
“他在儿臣永乐朝。。。”
“在儿臣永乐朝之前就崩了。”
朱棣本想说自己在位时,三哥崩逝了,
但谎言的关键点没出口,
他感受到朱元璋的目光,似要刺透自己的心底,
在大事项上,想蒙骗父皇实在太难了,
朱棣最终还是选择坦诚。
朱元璋咽了咽喉咙,但声音依旧带着颤动,“是在允炆在位的时候?”
朱棣摇了摇头,深呼气道,“三哥在洪武三十一年三月,突发恶疾,崩逝于太原。”
朱元璋浑身一颤,眼眸低垂,面露悲戚之色,
又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吗?
咱到底是造了什么孽?!
标儿,咱没保住,
老二,咱不出手,他也要先咱而去,
竟然连老三,也竟会先咱一步,
一个个都比咱走得早,
老天爷,是觉得咱的命不够苦吗?
看着父皇似遭重击,僵坐主位的身姿比早前更显颓废,朱棣也心生不忍,
朕应该选择遮掩的,
父皇提前知道了真相,
就等于早一步承受失去的痛苦,
朕不孝啊!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朱载垕等后世皇帝,却是面露失望落寞之色,
早前处置秦藩伯祖的时候,
朕等就提醒过太宗爷不可意气用事,
现在和太祖爷摊牌了晋藩伯祖的命运,
太祖爷势必也会出手干预,
我燕藩一脉想上位,
恐怕会更难了,
眼下唯有期盼天命庇佑。
沉默片刻之后,
朱元璋开口继续问道,“老三是得了什么疾病?”
朱棣摇了摇头,“医案上没有明确记录,”
“三哥位高权重,不仅操劳藩务,还要节制大军,帮父皇您震慑各方,一直劳心劳力,”
“他身体本就有隐疾,突然病发,就没救回来,”
“在儿臣的新记忆里,他的崩逝跟林豪没有半分关系。”
朱元璋长长呼了一口气,将目光移向了天花板,
老四没有说谎,
老三应该就是劳累过度才没的,
咱对他一直依仗有加,
各种大事都优先委派给他办,
给了他过重的担子,
以至于害了他,
也影响了咱的布局。
想到这里,朱元璋再度直勾勾地盯着朱棣,冷声说道,
“老三的事,你倒是挺坦诚的,你不怕咱出手挽救老三的命运?”
“他不在,对你可是有大好处的。”
朱棣迎上朱元璋的目光,语气坚定地说道,“儿臣和三哥是手足兄弟,”
“儿臣是真心希望他能长命百岁,”
“父皇出手挽救,儿臣并不反对。”
“至于儿臣,”
“倘若天命在燕,儿臣等人还是会出现在这偏殿里。”
对朱棣略显虚伪,但发自肺腑的表态,朱元璋其实是有所意动,
他一直希望自己的子嗣,都能亲睦友善,福泽绵长,
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面无表情的站起身,冷冷地说道,“你好自为之,”
“咱回去想办法救老三。”
没等众皇帝行礼,
他快步便出了偏殿。
待朱元璋的身影消失之后,
朱棣绷着脸坐到了主位上,
在场的几名后世皇帝知道太宗爷心绪不佳,也不知道如何安慰,皆矗立低头不语。
不知安静了多久,
推门声响起,
一个肥胖的身躯,出现在了偏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