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今日造了大孽啊!两位祖宗轮着问送命题!

此刻看着朱元璋的脸色阴晴变幻

朱常洛很是懊悔,

朕是造了什么孽啊?

为什么誊抄新记录的时候,抄地那么详细,

把周王叔祖的事迹也给抄进来,

以至于太宗爷和太祖爷都摊牌了,

以后要是发现了新记录,朕一定要好好斟酌一番,再行呈递。?0?4?7^0-w·h′l/y..~c!o-m¨

只听,

朱棣开口说道,

“父皇,儿臣不该说这事,”

“但儿臣觉得为了大明社稷和一众兄弟们的安宁计议,”

“您不要再执念于允炆了。”

他对自己透露洪武终结的时间行为心中愧疚,

但话已经出口,无法收回,

还是继续表达自己的诉求更合适一些。

朱元璋闻言,冷冷地看着朱棣,

你老四野心勃勃,心狠手辣比允炆有过之无不及,

而这帮后嗣鳖孙,又是平庸之辈居多,

大明社稷还是得靠咱自己出手来挽救,

咱若是能将革新做到位,

把允炆扶稳了,他又何须去戕害亲人?

“还是你老四自己少一些执念吧!”

“咱怎么做事,自有主张。”

听到这等生硬的拒绝,

令朱棣气结,袖中的双拳立时紧握,

他本想继续争辩几句,

但对上父皇那双深幽如深潭的双眸,

他还是打消了念头,

只是冷着脸别过头去,心中暗骂,

老爷子,咱走着瞧!

他朱允炆根本就是扶不起的!

朱元璋又扫视了在场其他后世皇帝一眼,

众皇帝感受到老祖宗的凝视,纷纷将头垂地更低,

以求减少自己这个“孙皇帝”的存在感。+1¢5/9.t_x?t\.*c-o·m*

朱元璋见状也歇了言语敲打孙辈皇帝的心思,

他翻开还捏在手中的第二份新记录,才看一眼,眉头顿时一紧,

“《太宗秘史前传》?是说老四的?”

“这又是哪找来的新记录?”

朱棣也是面露惊讶之色,

连朕的秘史都有?

这帮文人是越来越欠收拾了。

朱见深闻言当即跪拜道,“回老祖宗的话,这是臣孙的厂卫从兵部档案室的角落找到的。”

“内容来源于前朝兵部尚书于谦的封存档案。”

说着,他的额头不自觉地渗出了汗水。

朱元璋瞥了朱见深一眼,淡淡地说道,“即是高官的藏档,准确性不会有问题,”

“你这么紧张作甚?”

说着,

朱元璋往下一看,顿时脸色一沉,

“洪武三十二年?是指允炆朝的事?”

“混账!”

难怪这鳖孙会紧张成这样,原来是心虚的。^欣¨捖`夲*鉮?戦\ /更`鑫`最^全~

朱见深顿首道,“太祖爷容禀,其实这藏档说的‘前传’,指代的就是永乐朝之前的事。”

刚刚下跪的时候,

朱见深在心里已经将朱常洛狠狠痛骂一顿,也把太宗爷小小的骂了一顿,

要不是他们二人间接和直接向太祖爷暴露了洪武三十二年的秘密,

他都不至于挨这顿骂,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

他没为了证明新记录的权威性,把于谦的具体情况也写上去,

否则,太祖爷追问起来,又要扯到父皇和叔皇的糟心恩怨。

朱棣微微颔首,眼底闪过自信之色,

原来这不是朕的秘史,

朕就说,朕雷霆处置了方孝孺这等迂腐之辈,

再任用一般干练的文官,

整个永乐朝盛行务实作风,

哪有文人有胆和有空,去胡乱编排朕。

朱元璋冷哼一声,对着朱见深道,“你先起来吧。”

“新记录只要是来源可靠的,该呈递还是呈递,”

“咱不会胡乱怪罪的。”

旋即,他又继续细读起来,

“...洪武三十二年初,”

“朝廷的政策再度趋于保守,”

“海禁再度恢复,海关司解散。。。”

“军制方面,”

“依托左春坊大学士林豪提出的水军‘联合作战司’制度,而革新出的兵部职方司,其职能也被改回到与旧职方部无异...”

“至此,洪武朝顺利推行数载的革新大政彻底终止,”

“以林豪为核心的革新派官员,也淡出了朝堂...”

“鉴于前朝之后,我大明天军遭受重创,战力亟待尽快恢复和提升,推行更优越的军制是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

“是以,臣谦奏请恢复洪武职方司制度,”

“景泰八年正月十六。”

朱元璋直接将《太宗秘史前传》的稿纸递给了朱棣,面露凝重地看向朱见深道,

“职方司就是咱原先的职方部吧?”

朱见深拜道,“是!您在洪武二十九年,把六部构架都改了一下,很多属部都改为司,以加强运行效率。”

朱元璋微微颔首,“看来咱的革新大政,还是有在推进的,”

“而且这还证明了林豪性命无忧,”

“只不过咱不在了之后,革新就。。。唉”

朱元璋长叹一声,没有继续往下说。

“革新就是因为允炆不支持,所以才被废止了,”朱棣接着话头大声说道,

他已经看完稿纸内容,将之递给其他后世帝王传阅,

“允炆目光短浅,他的心腹们更是心胸狭隘,迂腐无才,”

“林豪落到他们手里,就是被糟践的份,”

“这是我大明朝的损失,”

“若是咱在,一定会将洪武革新推进到底。”

朱元璋看向朱棣,眼底尽是鄙夷之色,

就差“我呸”,一口痰啐出,

这混账东西,脸还要不要的?

“你会把咱的洪武革新推行到底?”

“谎话扯得那么响,你是打算糊弄谁呢?”

“你老四要是想推行,你永乐朝这二十几年在干嘛?”

“咱其他不说,就说你最擅长的军事,”

“这职方部的军制革新如此巧妙优异,你咋不去恢复施行?”

朱棣正色道,“父皇,永乐朝的大军,皆是以儿臣自己为核心,儿臣能运用自如,”

“可以说儿臣自己一人就是‘联合作战’的核心,所以儿臣新记忆里,就没想着着手去恢复。”

朱元璋眉头怒挑,

无论从后世记录的反馈,还是他当下洪武朝的治军表现,

老四的确具备一个优秀大将军的所有要素,

但当皇帝可不是当将军,

“混账东西!”

“你还可劲往脸上贴金了?”

“只考虑自己治军方便,一点不考虑为后世子孙筹谋?”

“你要不要再好好看看那份记录,你之后的大明军队遭遇重创,战力就直线堕落,”

“你难辞其咎!”

朱棣被怼得哑口无言,面露郁闷之色,

他看向朱见深冷声道,

“朕明明留下了强大的京营和边军,”

“景泰朝好像之前说过离咱才几十年,怎么就一个重创,就失去战力了?”

朱见深及一众后世皇帝:......

今日造了大孽啊!

两位祖宗轮着问送命题!

土木堡之变,要瞒不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