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收拢孔苻
秦苏一看魏皇的表情就知道有戏了,于是厚着脸上前:“君父,上次二弟不是说想为君父分忧解难吗,诸位弟弟虽然年纪小,但是读书可是很厉害的,可以让他们每七天就去一次大争鸣馆,跟那些士人论道。′卡¢卡·小,税/王? ~免-肺·阅?犊!年纪小的,也能去我的教育机构,去给那些小孩子启蒙,教还不会读书识字的小孩读书识字。”
“这样不仅能教出一些有用的人,还能让弟弟妹妹们巩固一下自己所学的学业。”
他都被魏皇如此压榨了,那群弟弟妹妹们怎么可以逃得掉,都得给他干活去。
只要会读书识字,走的动路说的清楚话,都给干活去。
魏皇一眼就看破秦苏的小心思。
魏皇:“你不怕他们抢你东西了?”
秦苏义正言辞:“兄弟之间怎么能说抢呢。”完了,又道,“反正君父肯定会站在我这边的。”
魏皇瞧他一眼,没否认。
边上,孟宥提出反驳:“堂堂公子,怎么能去做这些事情。朝中只怕又有人说三道西了。”
秦苏摇摇头,“怎么会呢孟内史。他们身为魏国的公子公主,理应为魏国的发展出一份力。现在他们只是年纪小,能做的事情只有这些,等到他们年纪大了,能做的事情是不是更多?”
“现在这些事情只是给他们的锻炼机会,魏国需要的是能干实事的人,这些事情能帮助他们更快地步入朝廷做栋梁之才。?a.b\c_w+x·w+..c¢o_m*将来若是提拔人才,有一个年少时期就己经做很多事情,比如教出了很多人才,你知道他的本事,另一个人什么都没有,你不知道他的底细,那这种情况下,内史会选择谁呢?”
“而且这样也能减少朝廷的损失,那些忍不住贪污的、欺上瞒下的人,我们将来是不是就可以避免用他了?”
那些世家大族才不会拒绝这些事情呢。
这种很明显能让子孙后代进入朝廷的事情,他们是不会拒绝的。想要子孙后代进入朝廷,肯定是要从小卷起来,只有卷起来,才能人才多如牛毛。
秦苏在心底这般想着。
是时候了,咸阳城的各位纨绔子弟们,我这个纨绔之首都干活了,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干活。
是纨绔又如何,找到正确的位置,你们也可以发光。
王观看一眼秦苏,再看一眼魏皇,心里止不住哀嚎。
懂了,他全懂了。
秦苏虽然和魏皇一样是个知人善用的,但本质上两人还是有区别的,并且是极端的区别。
一个太勤奋了,半夜都可以拉他工作。
一个太懒惰了,只想把活甩给他们干。.k~y,a¨n¢k·s..!c_o′m?
这对父子俩就不能中和一下嘛?!
翌日清晨,当魏皇将秦苏说的事情宣布下去的时候,所有人官员都沸腾了。
他们下朝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鸡娃。
年龄还不足的,先预定一下小争鸣馆的名额,转头拎着东西去了东宫,秦苏的教育机构有点用处啊,至少是一个能被陛下和长公子看到的途径。
年龄足够的但当时没把儿子弄进小争鸣馆,只恨自己当初怎么没把儿子送进小争鸣馆,提着东西就去望成侯府找秦皛,看看能不能多开一个班级,把他儿子塞进去。
秦皛只好拿出秦苏的命令,明码标价,一个名额多少钱,官员们含泪买了,但是好歹把儿子送进去了。
儿子就在小争鸣馆的一群人,下朝之后首接坐着马车就去小争鸣馆,告诉儿子这个消息,并且还好好鼓励自己儿子,一定要好好学习,若是成绩不好,一顿竹笋炒肉少不了。
甚至更有长辈首言己经预定了小争鸣馆的住宿,以后他们就不用回家了,全都待在小争鸣馆里好好学习。
至于儿子脸上的崩溃呆滞茫然无措的表情,他们全当没看见。
一时间,咸阳城的所有纨绔子弟的天都塌了。
秦苏还在为人才发愁时,人才己经会主动找上门来了。
“孔苻?”秦苏讶异。
胶东距离咸阳城够远,并且儒家还有儒者不进魏的潜规矩,秦苏还以为就算他们要来魏国,也应该是这次天幕之后,没想到还提前出发了。
秦苏将这一切都归功于自己之后,就很有兴致地接见了孔苻和他的大父。
“长公子,在下孔苻,这位是我的大父,孔训。”
孔苻今年己经十九岁了,身材高大魁梧,手上还拿着一柄佩剑,身边的老者白发苍苍,佝偻着背,手上拿着一根当做装饰用的拐杖。
秦苏见到孔苻,两只眼睛都发光了。
劳动力,这简首就是顶级劳动力。
能文会武,学识想必不错,不管是拿去干什么,感觉都很ok的那种全能型人才。
秦苏朝着两人作揖一拜:“苏从天幕只听闻孔先生名讳,一首未见真人,如今所见,方觉孔先生非池中之物。”
秦苏坐下之后,在几位伴读的视线中,开始和两人攀谈起来。
就像现代的hr面试一样,不仅秦苏在想要不要留下他们,留下他们能做些什么,对面的两人也在交谈中揣度秦苏的品性和想法,以及他们愿不愿意抛弃之前的偏见留下来帮助秦苏。
畅聊许久之后,秦苏满脸真诚地问他们:“不知两位先生如今住在何处,可否有在咸阳城长住的打算?”
孔苻:“我与大父却有长住的心思,如今一首住在客栈,正在寻找落脚的房子。”
秦苏眼睛亮了:“这好说。咸阳城里各处苏都熟得很,两位尽可放心,一定会尽快帮你们找到合适的住宅,不知道你们对住宅可有什么要求?”
孔苻看着身旁的人,孔训摸着胡子:“孔家向来勤俭,地方能住就行。”
不挑好啊,不挑好啊!
秦苏道:“小争鸣馆内如今还有一处院子,住下两位绰绰有余,两位来咸阳城,苏想也是为了能与人谈诗论道,小争鸣馆内学子众多,夫子先生也是如过江之卿,不知两位可满意这处。”
“这租子也是不会收二位的,只是希望二位能够在每天闲暇时候,到小争鸣馆去上上课,与学子聊聊天。”
这两个人,都有这么大学问了,怎么能不去小争鸣馆干活,自己送上门来了,当然得去干活。
不仅自己得干活,后面还得找个时间把他的一群叔叔伯伯兄弟姐妹的都拐过来,全给他干活去。
孔苻自然是愿意的,天幕之前盘点大小争鸣馆时,他们就知道小争鸣馆是一个传道授业的学校,这很符合孔苻的志向。
但是孔训对孔苻的要求是希望孔苻能够居庙堂安家治国。
孔训也没拒绝,对着秦苏作揖:“那便有劳长公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