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户籍制度

秦苏认为自己对待朋友还是很好的,比如说王丞相。?萝?拉\小/税~ -首¨发¢

虽然这个人面上是他夫子,背地里还老是泼他脏水,动不动就给他加作业什么的,但是他身为一个学生,对老师是非常尊重的。

这个尊重就体现在,秦苏听见王丞相在朝廷里说自己去他家拿了两百金的时候,他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王丞相,然后趁着所有人没注意的时候,退出章台宫。

他招来旁边等候的内侍:“你去东宫,告诉王定,说王丞相要支持我们的争鸣馆会员事业,让他抓紧时间去丞相府拿两百金。”

内侍:……

内侍得令,神色复杂地看了一眼秦苏,走去东宫。

秦苏看着那走路晃悠悠的内侍,心里不得劲,催促道:“走什么走,跑起来啊!”晚了说不定就拿不到这两百金了。

内侍:……

内侍拔腿就跑。

吩咐完之后,秦苏扭头又进了章台宫。

一群人的身高太高了,完美挡住了十岁的秦苏,也挡住了前面的路。

秦苏只好从边上绕道而行。

王丞相还在那里劝慰诸位官员:“这个高级会员其实还是有好处,诸位也不必纠结于这一百金了,孩子们喜欢就让他们去吧,实在不行,反正不参加论道也还是能退钱不是?”

秦苏站在王观身后,听见王观的话,疯狂点头:“就是就是!”

王观:……

官员:……

王观伸手扶住桌案的一角,额头猛地皱起来:“长公子何时出现臣身后的?”

突然出声,吓他一跳。¢幻`想¢姬? ¨追\嶵¢鑫?璋?劫?

官员们一看见秦苏,顿时什么理智也没有了,哭天抢地地呐喊:“长公子,微臣家中实在是不能缺这一百金啊,求你还给老臣吧。”

“我们一家老小都等着这一口饭吃呢。”

“长公子,微臣上有老下有小,昨个才添了个小子,实在是没钱啊。”

一群人哭惨卖惨,硬生生逼出几滴眼泪,看起来好不凄惨。

史官站在一边,被这气氛渲染,拿着笔刀在竹简上唰唰刻下几个字:“魏皇元年十一月,长公子诈取百官子入争鸣馆,遂掠其家百金。百官匮,乃诣章台宫索偿。”

秦苏叹口气,一群人实在是哭得太可怜了。

然后他扭头,噔噔噔地跑到魏皇身边。

秦苏一双大眼目光澄澈地看着魏皇:“君父,我只是想为诸位官员们解决一下后顾之忧。”

诸位官员们:……

一群人咬牙切齿地看着秦苏。+欣!丸`夲*榊¢栈? +追*嶵~新^蟑~洁`

这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吗?这分明就是在他后院里放一把火,并且还嫌火烧得不够旺,添了一把柴火。

魏皇很想听秦苏是怎么狡辩地,饶有兴趣问道:“你详细说说。”

秦苏一本正经解释:“君父,他们一边要操心诸位氏子们的学业,我的教育机构虽然能为他们缓解一部分的压力,但毕竟是自己孩子,诸位心中还是非常担忧的,他们就算不说我也是明白的。”

一群人怒目而视。

我们根本就不担心的,都是你在胡言乱语。

秦苏:“苏仔细想了一下他们忧心的根本原因,在于诸位氏子将来的前途如何。学业是为了诸位氏子将来的前途奠基石,所以苏为了让诸位氏子们开窍,想尽了一切办法,就想出了争鸣馆论道这件事。他们加入会员,我会给他们安排论道。不同的会员论道的题目不同,人都是在解决问题中成长的,只要让他们去解决问题,诸位氏子就能更快更高效地成长起来,这比在教室里读死书要轻松,效果也更加显著。”

官员们在心中哭泣:这都是荒谬之言,荒谬之言。

魏皇倒是觉的秦苏有句话说的不错,人都是在解决问题中成长的。

揣摩一二之后,魏皇抚掌大笑:“善!人确实都是在解决问题当中成长的。”

魏皇在下面一群官员不敢相信的眼神中问秦苏:“所以你给诸位氏子他们论道的题目是什么?”

秦苏:“普通会员的论道的题目由晏青他们出,他们给出的题目是‘当一项新发明出世时,应该怎么快速投入市场使用’,中级会员论道的题目是‘如何让上司看到你、信任你、并离不开你’,高级会员的论道题目是‘探析魏国的户籍制度,如果可以改,应该怎么改’。”

魏皇:……

官员们:……

一群人看着秦苏,目瞪口呆。

前面两个还好,很正常。但是最后一个,是不是有点……

纪拜小心翼翼瞄了一眼魏皇的脸色。

哎哟,不敢看,不敢看。

魏皇面上看不出什么表情:“苏觉得魏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不好?”

秦苏摇摇头:“不是不好,只是感觉有些不合适了。”

官员们小心翼翼吸口凉气。

不愧是陛下看中的未来储君,就是敢说哈。

秦苏一下子投进魏皇的怀里,一副父子情深的样子,口中却在说着魏皇亲自定下的户籍制度的种种不好:“就拿连坐制度来说,这项制度过于严苛了,他让原本相互帮助的邻里变成了互相监视的囚犯。”

魏皇:“苏觉得这项制度不好?”

秦苏假装听不出来魏皇语气中的低气压:“它很好,只是不适合现在的魏国了。”

魏皇挑眉。

秦苏:“这项制度对于黔首来说太过于残酷了,他们是畏惧才不得不遵守,这很不利于管理六国黔首,这种制度只会让他们对魏国更加离心离德,如果要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举报邻里,可以换一种方法,比如说奖励钱财、有才能的人奖励一次机会,这种制度才会让他们对我们魏国更加认同,增加他们对魏国的归属感。”

“笼络人心不能靠严酷的制度法律,有时候一点点好处就能让他们认同我们魏国。就算这一代的黔首不认同魏国,那生活在魏国的下一代呢,下一代从小就知道魏国很好,只要他们依法他们就能得到好处,他们能够在魏国的庇护下好好生活,就算上一辈对魏国仇视,下一代也会偏向魏国的。”

只要原来的旧国不能给他们足够的利益,他们是会好好生活下去的。

百姓只要安稳,六国就算想起兵造反,也不会成功的。

底下的官员们看着秦苏:这个长公子,当真是狂妄自大,他们陛下定下的制度,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易改掉!

魏皇定定看着秦苏,眼神里都是欣慰:不愧是朕儿子,这个想法就是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