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天书解密

金算盘却并未回答,只是将手中的茶碗缓缓搁在桌上,发出“嗒”的一声轻响。鸿特暁税王 勉废跃黩

他抬起头,浑浊的双眼扫过邻桌那几个还在唾沫横飞的汉子,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轻篾。

“李淳风的墓,天下何其多,真真假假,谁又能说得清?”

“这伙大字不识的土夫子,不去挖那些王侯将相的墓,偏要去刨一个风水师的坟,当真是穷疯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子行家的笃定。

“要我说,这天底下,若真有李淳风的墓,最有可能的,便在米苍山那一座。”

金算盘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更带着几分痛心疾首。

毕竟对于他们这些有传承,讲规矩的倒斗行家而言,最不愿听到的,便是这种毫无敬畏之心的胡作非为。

这不仅是刨了人家的祖坟这么简单,更是砸了这行当的招牌,不过神州大地,当此时节也实属无奈,别说那些乡野土夫子了。

就算是那些个大军阀,还不是也干着挖坟的勾当。

封思启在旁安静的听着,心中却是想起了一番事。

他记得清楚,原着提及,米苍山那座被盗空的墓里最值钱的物件,并非什么金银玉器,而是一块藏于内椁中的金板。

那东西,是破解古时天书异文,解读真正古传秘事的关键密码。

【新任务已触发:前往米苍山李淳风墓,取得兽角迷文金板。】

封思启眼中神色发亮,系统但凡出现的关键就是于成仙有关,或许古传天书中真有记载成仙法门。

茶摊上的喧嚣依旧,不过邻桌的谈论也早已换了话题。

金算盘与封学文只当这是旅途中的一段趣闻,听过便算揭过,并未放在心上。

然而,当回到船舱时,气氛却起了微妙的变化。

昏黄的油灯下,封思启擦拭着手中的驳壳枪,冰冷的金属在灯火下泛着幽光。

听得他突然开口道:

“我们去一趟米苍山。”

封学文正铺着床铺,闻言动作一顿,脸上满是不解。

“小叔,去那儿做什么?”

“当然是去看看那李淳风的墓。”

封思启的回答简单直接。

这话一出,原本正闭目养神的金算盘猛地睁开了眼,他几乎是从床铺上弹坐起来,一脸错愕地看着封思启。

“小友,你这是何意?”

“你我皆是行内人,当知盗亦有道,那李淳风乃是风水相术的顶尖人物,他的墓,我辈岂能轻易惊扰?”

“况且,那墓中已被盗众光顾无数次,眼下还能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此去,岂不是白费功夫?”

金算盘的反应极大,他连珠炮似的发问,语气中满是不可思议与坚决的反对。:<三a$[叶?屋?\ >无?}?错,)?内|±t容1~§

白日里还对那些土夫子嗤之以鼻,晚上自己倒要去干同样的事,这算什么?

封思启将枪收回腰间,不急不缓地倒了杯水。

“前辈此言差矣。”

“你听听白日里那些人的谈话,那李淳风墓,如今怕是快成了个谁都能进去逛一圈的景点了。”

“既然门户大开,你我进去瞧瞧,也算不得惊扰。”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带着几分蛊惑的意味。

“再者说,那李淳风是何等人物?他能掐会算,岂会不知自己身后之事?真会把一座空坟留给后人?”

“依我看,那些土夫子没捞着

好东西,并非墓中没有,而是他们根本找不到。”

“真正的宝贝,定是藏于机扩暗格之中,非精通奇门术数之人不能得。”

说着,封思启看向金算盘,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吹捧。

“论及这推演机关,破解暗格的本事,当今天下,恐怕无人能出前辈其右。”

“那些个蠢笨的土夫子错过的漏,你我何不去捡上一捡?说不定,那里面藏着的,是比金香玉还要珍稀的宝贝。”

金算盘被这一番话,说得是心头火热,喉头发干。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怀里那只修补好的黄金算盘,脑中不由自主地开始盘算起来。

先前在龙岭迷窟,他险死还生,确实动了,此去西夏黑水城盗得通天佛塔后便金盆洗手的心思。

可封思启的话,却象一把小钩子,精准的勾起了他内心深处最痒的那块地方。

此时不由得暗想道,也是啊,那些土夫子懂什么?

他们只会用蛮力,挖个洞就钻,哪懂得什么叫机巧,什么叫玄关。

李淳风那等神人布下的局,岂是他们能破的?

若自己前去,凭着这手算尽天下机关的本事,说不定真能发现什么惊天动地的秘藏。

这念头一起,便如野草般疯长,再也压不下去。

他先前那番“盗亦有道”的凛然正气,瞬间就被“捡漏”二字冲得七零八落。

“咳……”

金算盘干咳一声,捋了捋胡须,脸上露出一副深思熟虑的模样。

“小友所言,倒也不无道理。”

“让那等稀世秘藏,蒙尘于地下,或是落入那些蠢物之手,确是暴殄天物。”

“也罢,我等此去,便当是为祖师爷清理门户,将那些不该现世的东西,妥善保管起来。”

他为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心中的那点愧疚感,也随之烟消云散。

封学文在一旁听得目定口呆,前一刻还义正言辞的前辈,怎么转眼就变了卦?

但他向来听封思启的,见两人都已决定,便也不再多问。

计议已定,三人在下一个渡口便舍船上岸。

这太阳底下,没多少新鲜事能藏得住。

摸金校尉的传承,讲究望,闻,问,切四字真诀,这不仅是下斗寻龙的法门,更是行走江湖打探消息的不二法宝。

金算盘重操旧业,只在沿途的茶馆酒肆里坐了坐,与那些南来北往的客商贩夫略一攀谈,便将米苍山周遭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乃至那李淳风墓的具体位置,打探得一清二楚。

第四日,日头正高。

三人一猿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了米苍山的山脚下。

眼前山势连绵,巨木参天,在午后的阳光下,投下大片斑驳的阴影。

托着他们的驴车就近找了个背阴的地方停下,这上山的路不好走,得步行着上去。

三人即刻登山而去,见得山风吹过林海,发出阵阵涛声,带着一股草木的清香。

仿佛是在向他们招手着等侯多时一般,顺着山路直上至山腰部分,便得见脚下铺设着古时的石板。

石板路的尽头便是好大一座封土,任谁打眼一看便知眼下的这大土包里是座大墓。

怪不得会引得历朝历代的土夫子进去打秋风,毕竟这种墓是最易让人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