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收拢人心

皇子府中,却是另一番景象。?齐/盛.晓,说\蛧- .冕.废^阅^独¢

八皇子苏睿、九皇子苏谦、十皇子苏墨三人,得知庆帝驾崩的消息时,均是脸色煞白,呆立良久。

三人迅速聚集到苏睿的府邸,闭门商议了许久,却始终想不出破局之法。

“怎么会这么快……”苏睿猛地一拳砸在案几上,眼中满是不甘与慌乱,“我还以为父皇至少能再撑一年半载,我们还有机会扳倒太子,没想到……”

苏谦瘫坐在椅子上,脸上没了往日的意气风发,喃喃道。

“完了,彻底完了。父皇一死,太子首接登基,我们再也没有争夺储君之位的可能了,这辈子只能当个闲散亲王。”

“闲散亲王?”苏墨冷笑一声,苦涩道,“你们觉得,以太子的性子,会容得下我们?当初我们联手弹劾他监国失当,还暗中搜罗他的罪证,他登基后,必定会秋后算账,我们怕是连亲王都当不安稳!”

三人曾对储君之位觊觎不己,暗中结党,多次给苏定使绊子,试图动摇他的太子之位。

可如今庆帝骤然离世,所有谋划都成了泡影,他们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苏定己掌控朝堂,大臣们纷纷倒戈,他们手中没有兵权,也没有足够的势力支撑,造反只会死得更快。

“现在朝中大臣都在拼命向新帝效忠,没人会帮我们。”

苏谦叹了口气,满脸绝望,“我们现在只能听天由命,主动去东宫请罪,表态支持新帝,或许还能留一条活路。”

苏睿与苏墨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无奈,最终只能点头同意。

“说起来,我们还真不如老大。他虽被父皇赶出京城,却能在北疆闯出一片天地,掌控自己的命运,而我们生于皇家,却只能任人摆布。”

与此同时,京城的布置也悄然改变。

皇宫内外,所有的朱红宫灯都换成了素白的灯笼,屋檐下悬挂着长长的白幡,随风飘荡,透着浓重的哀戚;

庆帝的灵堂设在养心殿,供桌前摆满了祭品,香火缭绕,宫女太监们身着素服,低眉顺眼地穿梭其间,连脚步声都放得极轻;

京城的大街小巷,商户们自发挂起半幅白绫,酒楼茶馆不再奏乐,喧闹的市井也安静了许多,处处弥漫着国丧的肃穆氛围。

..........

后宫。

初云殿内,烛火摇曳,映得殿内一片暖黄。

陈贵妃与苏定相对而坐,殿内的宫女早己被尽数屏退,连殿门都关得严严实实,只留母子二人低声交谈。

陈贵妃脸上满是压抑不住的欣喜,眼角眉梢都透着意气风发。

她抬手握住苏定的手,指尖微微颤抖。

“定儿,我的好儿子!多年的谋划,多年的隐忍,终于熬出头了!你当上了皇帝,娘以后就是皇太后了!”

“从今往后,娘再也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我们母子,将会成为这个天下最有权势的人!”

苏定脸上也洋溢着志得意满的笑容,登基在即,权力的滋味己然让他沉醉。

“母妃,这一切都离不开您的扶持。没有您在后宫暗中打点,没有您帮我拉拢大臣,儿子也走不到今天。”

“定儿,娘要嘱咐你,当皇帝可不像当太子那般简单。?优+品/小^说-王¢ ·最¢鑫-璋~踕·哽?鑫.快¢坐在那龙椅上,你面对的不仅是天下百姓,还有满朝文武、各方势力,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她顿了顿,继续说:“你要学会权衡利弊,更要学会收拢人心。

如今秦军南下,天下未定,你刚登基,根基未稳,最关键的就是获得各方支持——文臣要重用,武将要安抚,世家大族要拉拢,就算是普通百姓,也要用轻徭薄赋、大赦天下的政策收买人心。

只有人心齐了,你这皇位才能坐得稳。”

苏定认真点头。

“儿臣明白。”

“还有那八皇子、九皇子、十皇子三人。”

陈贵妃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精明,“如今你即将成为皇帝,再也没有人能威胁到你的地位,但你要做的不是赶尽

杀绝,而是平衡。

他们三人从前虽与你作对,但背后都牵扯着不少势力——文官集团、军中派系,还有地方世家。”

她看着苏定,语气意味深长:“知道你恨他们,也不会真的放过他们,但现在不行。

天下不稳定,秦军还在云州虎视眈眈,朝廷需要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

你暂且饶他们一命,封他们为亲王,让他们继续掌控各自背后的势力,既能安抚那些依附他们的人,也能让他们帮你稳定局面。”

“待以后,秦军被击退,天下彻底稳定,你根基稳固了,再慢慢清算他们也不迟。

到时候,他们没了利用价值,又没了反抗的资本,还不是任你处置?”

苏定闻言,重重点头:“母妃说得对。儿子也没打算现在就动他们,这三人还有用。

暂且封他们为亲王,让他们帮我稳住各方势力,等解决了苏云和秦军,再回头收拾他们,也不晚。”

陈贵妃满意地笑了。

“这才是帝王该有的胸襟与谋略。

定儿,娘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代明君,守住这大庆江山,甚至超越先帝,一统天下!”

..........

苏定离开后宫,刚返回东宫,门外便传来太监的通报。

“殿下,八皇子、九皇子、十皇子殿下前来拜访。”

苏定眼底闪过一丝玩味,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来得倒快,果然识时务。

“让他们进来。”

很快,苏睿、苏谦、苏墨三人并肩走入殿内,脸上都带着恰到好处的恭谨与笑意,丝毫不见往日的针锋相对。

“臣弟参见太子殿下!”

三人齐齐躬身行礼。

苏睿率先开口:“殿下即将登基为帝,实乃大庆之幸、天下之幸!臣弟等特来恭贺,愿殿下龙行虎步,执掌乾坤,早日平定秦军,开创盛世!”

苏谦紧接着附和:“殿下雄才大略,本就该承继大统。从前臣弟们年少无知,若有冒犯之处,还望殿下海涵。往后,臣弟等愿唯殿下马首是瞻,为大庆江山效犬马之劳。”

苏墨也连忙点头:“是啊殿下,如今国难当头,正是君臣同心、兄弟协力之时。臣弟等绝无半分异心,只求能为殿下分忧,为天下百姓谋福。”

三人话里话外都透着“认怂”与效忠的意味,那点隐晦的歉意与表忠心的小心思,苏定一眼便看穿。

他心中满意,脸上却故作温和,起身走上前虚扶一把。

“三位皇弟快快请起,自家兄弟,何须如此多礼。”

“从前的些许误会,不过是兄弟间的小摩擦,本宫早己不放在心上。

如今父皇驾崩,秦军压境,天下正是多事之秋,这江山,还需要你们三人与本宫一同支撑,共渡难关。”

苏定顿了顿,话锋一转,开始收拢人心。

“待本宫登基后,定会册封三位皇弟为亲王,依旧让你们执掌各自封地与势力。

你们背后的家族、亲信,本宫也会一视同仁,加以重用。

只要我们兄弟同心,上下一心,不仅能击退秦军,还能让大庆的基业更上一层楼。”

“本宫知道,你们都是有才干之人,从前不过是缺少施展的机会。往后,本宫会给你们足够的空间,让你们为国效力,建功立业,名留青史。”

这番话既有许诺,又有安抚,恰好说到了三人的心坎里。

他们本就担心苏定秋后算账,如今听到这般承诺,悬着的心顿时放下大半。

“殿下宽宏大量,臣弟等感激不尽!”

三人再次躬身行礼,“臣弟等定当全力支持殿下,辅佐殿下登基,消灭秦军,守护大庆江山!”

苏定看着三人俯首帖耳的模样,脸上笑容更深。

“好!有三位皇弟这句话,本宫便放心了。你们先回去等候旨意,登基大典之后,自有封赏。”

“臣弟告退!”

三人躬身退下,走出东宫时,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暂且放下了心中的担忧。

殿内,苏定端起茶杯,浅酌一口,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收拢了这三人,朝中局势基本能安定,接下来,只需集中精力应对云州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