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南下或北上?

东宫大殿内,鎏金兽首香炉袅袅吐着青烟。`1′4~k¢a·n¨s~h!u!.,n+e!t·

太子金顺在大殿里来回踱步。

听闻安王突然回宫,他的心头猛地一紧——此时燕州战事正酣,老三怎么会突然折返?难不成打了大胜仗?

“来人!”金顺突然停住脚步,大声吩咐,“即刻派人去打听安王动向,务必把他进宫后的一举一动都给本宫查清楚!”

半个时辰后,派去的小太监气喘吁吁地冲了进来。

“殿下!殿下!”

太监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安王被陛下杖责八十大板,这会儿正出宫,浑身是血,连马车都上不去了!”

“你可看仔细了?”

“确定是陛下亲自下令责罚?”

“千真万确!宫里到处都在传,安王殿下从御书房出来时,连路都走不稳,地上全是血脚印……”

金顺仰头大笑起来。

他背着手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巍峨的宫墙,眼底闪过一丝阴鸷。

“看来燕州那边出了大事。”

“否则以父皇对老三的器重,怎会下此狠手?”

“传王福来。”金顺突然转身,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让他立刻去联络军中旧部,想尽办法查清前线战事。老三想跟本宫争太子之位?哼,这次看他怎么翻身!”

待心腹领命而去,金顺坐回雕花宝座,端起茶盏轻抿一口。/鸿′特¢晓\说,网? ′首/发?

大梁的皇位,注定只能是本宫的。

大梁四个皇子里,也就老三金荣最难缠——会领兵、有野心,还总在父皇面前刷存在感。

只要把老三扳倒,太子之位就稳如泰山。

剩下的老二老四,一个整天泡在酒楼听曲儿,一个沉迷炼丹修仙,屁用没有,压根儿威胁不到自己。

如今父皇都七十多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指不定哪天就闭眼了。

到时候自己登基,整个大梁还不都是自己说了算?

这么一想,金顺嘴角忍不住往上翘。

只要熬过这段日子,等坐上龙椅,什么万人之上、江山美人,还不都手到擒来?

........

画面一转。

燕城。

城门外,秦军队伍排得整整齐齐。

军旗在风里哗啦哗啦飘,战马时不时刨两下蹄子,扬起一片尘土。

仗打完了,苏云准备回幽州去。

苏云与韩岳面对面站着。

“燕侯,燕州军得赶紧恢复战斗力。”苏云指了指身后的城池,“不光要把军队重新操练好,老百姓的日子也得安顿明白。本王把这儿全权交给你,可别让本王失望。-兰,兰′闻,血^ -耕_歆¢嶵^快\”

韩岳胸脯一挺,抱拳行了个礼:“王爷放心!我一定把燕州管得服服帖帖,有半点差池,您拿我是问!”

说完,他转头看向儿子韩宇:“小子,跟着王爷好好学本事,要是敢给韩家丢脸,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韩宇赶紧挺直腰板:“知道了爹!”

苏云笑着道:“燕侯别操心,跟着秦军少不了历练。”

等话说完,苏云翻身上马,大手一挥:“出发!”

随着一声号角,秦军队伍齐刷刷迈开步子,很快就往远处去了。

韩宇骑在马上,时不时回头张望。

看着燕城越来越小,最后变成地平线上一个模糊的黑点,内心复杂。

这一走,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再回来。

苏云策马靠近韩宇,见少年频频回望燕城,开口道。

“韩宇,你虽挂着质子的名,但在秦军中,不必拘着自己。

若想留在后方,安稳度日,本王可给你谋个文书差事;若想厮杀战场,本王帐下从不缺建功立业的机会。”

韩宇猛地挺直脊背。

“王爷!末将愿提枪上马,在沙场上争个功名!”

少年目光灼灼,像燃烧的火焰,与方才离乡的怅惘判若两人。

“好!”苏云放声大笑,“以后你便跟着霍去病。他虽年纪与你相仿,却是宗师巅峰的武者,前段时间独率铁骑奔袭数百里,杀的蛮军丢盔弃甲!”

韩宇瞳孔骤缩,倒抽一口凉气。

在燕州时,他就听闻秦军有员少年猛将,不想竟如此厉害。

“多谢王爷栽培!末将定不负厚望!”

“霍去病!”苏云扬声唤道。

霍去病闻声策马靠近。

“这小子交给你了,是块好铁,给我好好打磨!”

霍去病咧嘴一笑,露出两颗虎牙。

“放心主公!保证打磨成一块好钢。”

韩宇挺直腰板,抱拳行礼:“霍将军,往后还得您多带着我!”

霍去病伸手虚扶一把,咧嘴笑道:“别叫什么将军不将军的,在我这儿,偷懒摸鱼可不行!不管你是谁家公子,训练跟不上,照样挨鞭子!”

韩宇心里一紧,随即又热血上涌:“明白!末将绝不会拖后腿!”

霍去病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个年轻人,见他眼神清亮、腰杆笔直,暗暗点头——这小子看着有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是块能成器的料。

这边两人正说着话,苏云已驱马来到贾诩身边。

老谋士白发在风中微微飘动,见苏云过来,赶忙拱手:“主公!”

“文和,秦军这段日子连续作战,已疲惫不堪,回幽州后得让秦军好好歇一歇。”

“歇够了就得接着干。下一步该怎么走?是南下打庆军,还是北上收拾蛮族?这两天本王想了很久,还是拿不定主意,想听听你的想法!”

贾诩捻着花白的胡须,开口道。

“主公,如今秦军虽锐不可当,但论兵力规模,与朝廷大军相比仍显单薄。”

“庆军于中原北部城池层层布防,光是冀州、云州一线,便囤积了不下百万大军。”

苏云眉头微蹙,若有所思。

贾诩见状继续说道:“我军骑兵的长处在于来去如风、突袭制胜,可一旦陷入攻城战,便如猛虎困笼。

各地城墙高耸,护城河宽阔,骑兵纵有千钧之力,也难施展。”

“届时敌军只需紧闭城门,以强弩、滚石守御,我军却只能仰攻,每夺一城,都要付出惨重代价。”

“更棘手的是,庆军的后方大部队,一旦战事胶着,周边州郡的援军便可朝发夕至。”

贾诩微微摇头,眼中闪过忧虑。

“我军以少攻多,若陷入拉锯,恐有全军覆没之险。”

“反观北方蛮族,各部族虽悍勇,但彼此松散,远不及朝廷军协同有序。

我军骑兵擅长长途奔袭,正可发挥所长。

若能扫平蛮族,一来可消除北方边患,二来能夺取草场、战马,壮大实力。

待羽翼丰满,再挥师南下,方为稳妥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