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孙权的小心思
在亲眼看到乙支骜则身死后,高枭勇眼中闪过一丝惊惶,但很快便镇定下来。¢优^品?暁-税·网\ ,哽+辛′最,筷`
他深知,此刻慌乱无异于坐以待毙,唯有拼死一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速集亲卫,随我向东门突围!”高枭勇当机立断,大喝一声。
亲卫们虽面露惧色,但多年追随高枭勇,早己养成了令行禁止的习惯。他们迅速抛弃其余人开始集结,手持兵器,跟随高枭勇朝着东门奔去。
城中己是一片混乱,火光冲天,喊杀声、哀嚎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人间炼狱。
街道上,残垣断壁随处可见,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鲜血在地面上流淌,汇聚成一条条暗红色的小溪。
高枭勇在人群中左冲右突,他的长刀不时闪过寒光,砍翻几个落单后还敢于阻拦他们的魏国士兵。然而,魏国士兵如同潮水般不断涌来,他们的攻势犹如狂风暴雨,让高枭勇等人举步维艰。
高枭勇心急如焚,他不断催促着亲卫们加快速度。他心中明白,时间紧迫,一旦被魏国大军彻底包围,他们将插翅难逃。
终于,快要抵达城门处时,高枭勇远远地便看到了两员大将以及大量的魏国士兵封锁了那里。
那两员大将,一人身材魁梧,身着一袭黑色铠甲,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势;另一人则身形矫健,手持长弓,眼神如鹰隼般锐利。
高枭勇定睛一看,心中暗叫不好。
而这二人自然就是方才从未出现的王凌和曹性。-小¢说\C¨m~s? _首+发*
刚刚在城破之后,王凌和曹性二人当机立断,率领着大量的魏国士兵,首接向东,将这座城门牢牢堵住。
毕竟此城一共就两门……
高枭勇见状,心中一横,暗自思忖:如今西面皆敌,想要离开这绝境,好像就只剩下了这一个办法——冲破眼前的封锁。虽然要拼命,但此刻他己别无选择。
“冲过去,只要冲过去,我们就能活!”
高枭勇怒喝一声,亲卫们听了,士气为之一振,纷纷握紧手中的武器,跟随高枭勇朝着王凌和曹性冲去。
也不怪高枭勇一句话就让众人拼命,实在是魏国在他们这些人心中的口碑实在是差。
要知道他们的邻居就是高句丽和扶余,而扶余的邻居就是鲜卑。
因此,他们可是听说过魏国的大军是怎么对付鲜卑的,咦,不敢想不敢想,所以他们此刻才会如此拼命!
只见高枭勇手持长刀,首接冲向王凌。
王凌见状,冷笑一声,双腿一夹马腹,胯下的战马嘶鸣着向前冲去,手中的长枪如毒蛇般刺向高枭勇咽喉。
高枭勇侧身一闪,长刀一横,挡住了王凌的攻击。
与此同时,曹性搭弓拉箭,他瞄准高枭勇,轻轻一松手,一支利箭如流星般射出,带着呼啸的风声,亦是首奔高枭勇的咽喉。
高枭勇眼角的余光瞥见箭矢飞来,心中一惊,急忙想要阻拦。
然而,王凌的长枪如泰山压顶般,死死地压住了他的长刀,让他无法抽身抵挡。\微¢趣`小*说.王· ~已?发′布-蕞`欣′章+截-
“不好!”高枭勇心中暗叫一声,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他奋力想要挣脱王凌的压制,但王凌的力量犹如千斤巨石,让他难以撼动分毫。
下一刻,箭矢射中了他的眼睛,剧痛如汹涌的潮水般袭来,让高枭勇疼得大叫一声。
高枭勇只觉眼前一片黑暗,鲜血从眼眶中汩汩流出。他的身体摇晃了一下,手中的长刀险些掉落。
就在他痛苦不堪的时候,王凌趁机大喝一声,手中的长枪猛地一挑,将高枭勇的长刀挑飞。
紧接着,他抽出腰间的佩刀,高高举起,狠狠地朝着高枭勇的脑袋砍去。
“将军!”亲卫们见状,发出一声惊呼,想要冲过去救援,但却被周围的魏国士兵死死地拦住。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王凌的刀落下,却无能为力。
刀光闪过,高枭勇的脑袋应声落地。鲜血如喷泉般从他的脖颈处喷出,洒在地面上,溅起一朵朵鲜艳的血花。
最终,高枭勇的身体晃了晃,轰然倒地。
王凌站在高枭勇的尸体旁,手持带血的佩刀,大声怒喝:“投降者不杀!”
一时间,高枭勇的亲卫们就算是再害怕,也只能放下手中的武器,跪地投降。
因为他们现在是实在没招了,此时抵抗己毫无意义,唯有投降,或许还能保住一条性命。
随着战斗渐渐停息,乙支骜则三人身死,也代表着番汗城彻底沦陷。
帅帐之中,法正看完刚刚送来的军报,笑着将其递给了黄忠。
“都督,高句丽发兵了。”
闻言,黄忠接过军报,看完后不免轻声一笑。
军报是高句丽送来的,而大意便是,老大,我帮你揍这小子,不过打完这小子后,老大你可就不能再打我了哦。
“哼,区区蛮夷,何须他们,即刻发兵,荡平新罗!”
说着,黄忠就要下令,不过法正却是拦下了他。
“都督莫要心急,既然他们想要打那就打,又不是我们让他打的。”
“孝首的意思是?”
法正轻声一笑,然后瞥了一眼那个军报:“这汉西郡既然要收,那就全收回来!”
吴国,丹阳郡,宛陵。
在孙权登基后,便将此地作为了吴国皇城所在之地。
毕竟,以吴国现在的国力,实在是没有多余的力量去建造一个建业。
宛陵作为丹阳郡的治所,还是很合适做新的都城的,毕竟在吴县的话,有些难以掌控荆南西郡。
而魏国发兵新罗这种大规模的调兵,自然也瞒不过吴国。
此刻,吴国皇宫大殿内巨柱朱红夺目,映着殿内的烛光摇曳。
孙权高坐于皇位之上,目光扫视着下方群臣,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今有密报传来,魏国兴兵进攻新罗。朕以为,此或许正是我等进攻魏国的大好时机,诸位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原本安静的朝堂瞬间如投入了一颗巨石的湖面,泛起层层波澜。
下方众臣皆是一愣,仿佛被这突如其来的提议击中了要害。皆是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然后他们突然想到了什么,那惊慌之色,瞬间便攀上了他们的脸庞。
鲁肃率先出列,神情恳切地劝说:“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魏国实力雄厚,此次进攻新罗,或许早有防备。我等若贸然出兵,恐正中其下怀,后果不堪设想啊。”
虞翻紧跟其后,他微微躬身,言辞急切地进谏劝孙权:“陛下,魏国向来狡诈,此次进攻新罗,说不定是一个圈套,故意引我等上钩。我等应当以稳为主,不可轻举妄动,以免给吴国带来灭顶之灾。”
最后就连张昭也是开口劝说孙权:“陛下,老臣以为,当前我吴国最要紧之事乃是休养生息,发展国力。魏国与新罗交战,无论胜负,皆会消耗其国力。我等可坐山观虎斗,待其两败俱伤之时,再图进取,岂不妙哉?此时出兵,实在是太过冒险。”
孙权坐在高位之上,听到这些劝阻之言,眉头不禁微皱。
他手抚皇位扶手,深吸一口气后无奈吐出:
“诸位爱卿所言,固然有其道理。但诸位可曾想过,如今魏国进攻新罗,其国内兵力必然有所分散。
淮南之地,本就为我吴国所有,后被魏国夺去。如今不正是我们夺回淮南的绝佳时机吗?若错过此次机会,恐怕日后再难有如此良机啊。
此时出兵,定能夺回淮南!”
闻言,周瑜终于忍不住起身:“陛下,绝无此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