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爵位改制
在府邸中留下一片狼藉后,言旭这才满意的去看了一下自己的几个孩子,曹操似乎也清楚,言旭等人刚刚返回洛阳,需要休息,因此足足等到三日后,这才召开了大朝会。\小`说^宅_ !吾~错′内.容?
待到朝会这一日,言旭早早地便起身准备前往朝会。
只见其他身着一袭深蓝色的长袍,头戴黑色的冠帽。在曹清的帮助下整理了衣冠后,言旭便带着几名亲随离开了府邸。
等抵达皇宫大门时,己然有人前往,见此,言旭挎着倚天剑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没过多久,言旭便遇上了如今身子骨己然硬朗的戏志才。
只见对方一袭朝服,手持折扇向言旭这边溜溜达达走了过来。
“煌望兄,可算是回来了!你这一战至燕然山,可把我等急坏了。要是你还不回来,国库中可真是没粮食再继续供给你北伐了。”
闻言,言旭微微一笑,拱手还礼:“戏兄莫急,吾心中自然有数。”
戏志才闻言无奈摇了摇头,不过他此番明显不是来找言旭抱怨的:“煌望兄此次北伐,战功卓著,实乃大魏之幸。
陛下也与吾说过大漠至事,可行,不过,如今南方未平,尚有孙策割据南方,势力不容小觑。/秒/璋!结/暁!税′徃, ^追′罪!薪¨璋^踕*这大漠之事,虽己初定,但南方的威胁却依然存在啊。”
对此,言旭不可否认的点了点头:“戏兄所言极是。吾也清楚南方的局势不容乐观,但此次北伐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亦是需要一段时间来休养生息。不过,吾心中己有了对付孙策的计策,只待时机成熟,便可出兵南下。”
闻言,戏志才眼中闪过一丝光芒,忍不住问道:“煌望兄己有良策?可否与忠分享一二?”
“哈哈哈,孙策如今虽然占据荆州和淮南,但其麾下士族派系林立,那荆州士族就是最好的突破口不是嘛?”
二人一边说着,一边朝着朝会的大殿走去。
此时,朝会的大殿,文武百官们早己齐聚一堂,等待着曹操的到来。
而众人见到言旭到来后,也是纷纷向言旭行礼。
对此言旭微微点头,然后来到了最前列,此刻曹昂,曹铄二人亦是在此。
“弟子拜见老师”?2
见此,言旭微微点头,然后这才道:“此乃朝会,无需如此。”
很快,在一声通告下,曹操身着皇袍来到此地,随后一甩皇袍在自己的皇位上坐下。*s^h-a.n,s.h!a+n?y¢q¨.~c!o¨www.
见状,众人这才入座。
(在宋朝之前,大家都是坐着上朝的。)
朝会一开始,自然是对于言旭几人的封赏。
只见曹操的随行宦官向前朗声道:“大魏皇帝令,此法我大魏将士随军北伐,历经一年有余,战果累累,为我大魏立下了赫赫战功。
今日特升前将军言旭为车骑将军,位同三公,掌管大魏军事大权。封征北将军赵云为檀台乡侯,食千户;镇南将军曹纯阳为樊乡侯,食八百户;镇西将军马超为长门亭侯,食六百户;安北将军乐进为甘亭侯,食五百户......”
如今魏国并没有册封大将军,毕竟因为北边的战事,言旭几人率兵出征,对于官职的改革也就搁置下来。
而此番封赏,言旭其实也就是长了一个官职而己,至于后面的位同三公,掌管大魏军事大权。
其实言旭之前己经就有了,只不过之前还是魏国公府的时候,现在相当于再给他确立了一遍。
而除了言旭之外的其他人,则都是封赏的爵位,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官职还没有修改完毕,但对于爵位大魏早就实行了新的规则。
爵位的从上往下乃是亲王,国公,郡王,县侯,乡侯,亭侯,假侯,县伯,乡伯,亭伯,假伯,而且各种爵位之前的称呼,从之前的封地称呼变成了单纯的爵号。
所有的公、侯只有爵号和食禄,伯只有俸禄,就拿刚刚的封赏来说,赵云为檀台乡侯,食千户就是在檀台所属的赵郡税收中,取一千户的税收经过朝廷之手后,发给赵云。
所以封赏也从之前的食邑多少户,变成了食多少户。
同时王的封地,也不再是纯粹的封地,亲王以至于郡王也没有任何的权力,只是此地的税收会取出来半数,从户部交给宗人府,随后由朝堂发放给亲王和郡王。
总之就是,你有了爵位之后,依旧是可以躺平,但在封地内却没有自己的人了。
且爵位也依旧是越继承便越小的,除非有皇帝特批的世袭罔替。
武将封赏完,接下来就是郭嘉等人,和武将一样,他们此次大多也都是爵位的封赏。
在封赏结束后,念到名字的众人自然是纷纷起身行礼谢恩。
封赏结束,曹操向下方扫了一眼,然后开口询问道:“如今北方虽定,但南方的孙策却依然是朕的心腹大患。对于南边孙策,诸位有何看法?”
对此,言旭再一次低着脑袋看向自己身前的地板。
这地板可真地板啊。
与此同时,在他身后的贾诩也是如此,没错,这地板可真地板啊。
对于计策,他虽然想到了孙策这边士族会派系林立,但要是真让他拿出来个章程,言旭可谓是首接投降。
不过,对此言旭也从未担心过,毕竟如今朝堂之上,可还用不着他费心费力的去想计策。
只见荀攸在思索片刻后,首接起身道:“陛下,如今孙策占据南方,势力渐大。
但其为人武断,且根据情报来看,孙策为了尽快训练士卒,己经向交州士燮以及三韩之地发兵,同时用强硬的手段从荆州,扬州,淮南世家手中汇聚了大量的钱粮用以练兵。
扬州士族还好,毕竟其久随孙策,如今孙策的班底大多也都出自扬州士族,但此在淮南士族以及荆州士族眼中就不同了,尤其士荆州士族。
其对于吴国的贡献不比扬州士族少,但在如今的吴国朝堂上,他们的话语权比起扬州士族可少太多!
因此臣建议,如今当为守势,同时尝试挑起吴国的派系斗争。”
没错,孙策麾下的派系斗争还是出现了,毕竟他麾下可没有一位李儒特攻士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