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刘璋投降
“你!你!我...噗~~~~”
董扶听了诸葛亮的一番话,一时之间无言以对,再加上诸葛亮直接将汉室衰微的锅扣到了他的头上。!x!i?a/n-y.u′k~s¢w¢.¢c!o~m′
这锅谁敢背啊?
一个王朝的衰败要是因为他,那自己日后定然会被钉死在耻辱柱上,于是董扶张口就要反驳,可这一张口,董扶只觉得气血攻心,下一刻口鲜血自他口中喷出,然后他整个人就这么直挺挺的从城墙上摔了下去。
“长史!”
“长史!”
董扶这一下,周围的人都没有反应过来,等到他们跑过去的时候,早就已经晚了,毕竟从这么高的城上摔下去,刚刚就算是没气死,也得摔死了。
啪!
随董扶摔下城墙的声音传来,两军的士气一方瞬间拔高,一方瞬间被砍去一大截。
见此,诸葛亮只是扇动了一下手中羽扇,波澜不惊,随后接着说道:“今日我军前来,只为讨回公道,若尔等能识时务,早早投降,我军尚可保全其性命,否则,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说罢,诸葛亮催马返回阵中不再多言。
城墙上,刘璋听了诸葛亮的话,心中犹豫不决。?嗖¨艘?小/税\旺¨ ¨已~发`布/醉!歆`蟑\洁\
而却有大臣在一旁劝道:“主公切不可投降,若是投降一切都晚了,我等当坚守城池,等待援军。”
闻言刘璋无奈,只好下令紧闭城门,坚守不出。毕竟他虽然是主公,但其实还真没有太多的决定权。
诸葛亮见刘璋不肯投降,也不着急进攻,毕竟池城城墙高大坚固,若强行攻城,必然会造成巨大的伤亡。
于是诸葛亮便采取困城之策。
其命令大军将城池团团围住,同时分兵攻略周围的城池。许定、李堪等将领各率一军,四处出击,所到之处,势如破竹。
滇池城周围的城池纷纷被诸葛亮的大军攻克,至此滇池城成了一座孤城。
不过一直这么拖着也不是个事,毕竟蜀中到这里中间是有一大段山林的,若是继续这么拖着,很容易出现意外。
于是趁着现如今将滇池城运作成一座孤城,诸葛亮开始思索破城之策。
一日,诸葛亮登上高处,俯瞰滇池城。
这些日,凭借着大军的不断骚扰,其早就发现滇池城城墙上有一处防御较为薄弱,且附近有一片树林。`我¨得¢书′城^ ?追+醉-芯,璋·洁?
诸葛亮在高处比划了许久后,忽而心中一动,计上心来。
他连忙唤过杨松,用羽扇遥指城墙道:“汝速去安排士兵砍伐树木,制作攻城器械。同时,在树林中埋伏一支军队,待攻城之时,里应外合。”
“诺!”
杨松领命而去,迅速安排士兵行动起来。几天之后,攻城器械制作完毕,埋伏的军队也已就位。
诸葛亮下令攻城。一时间,战鼓齐鸣,士兵们推着攻城器械,向着城墙冲去。城上的刘璋军队见状,纷纷放下滚木礌石,射箭抵抗。
然而诸葛亮这边的大军士气高昂,尽管如此依旧是举着盾牌顶了上去。
就在攻城进入白热化阶段,所有守军都被诸葛亮这边吸引的时候,埋伏在树林中的军队突然杀出。
此地城墙因为地势的原因,所以比起周围其他地方都要高出来一些。因此正常工程完全没有人去考虑这里。
但诸葛亮却发现,正因为地势的突然拔高,这也让城墙在延伸的过程中有了坡度,而这正是诸葛亮利用的点,随着器械出现,伏兵打了守军一个措手不及,很快就凭借着地势以楼梯子斜着连通城墙,大军很快就冲上了城墙攻击刘璋的军队。
城上的刘璋军队顿时大乱,顾此失彼。诸葛亮趁机指挥大军加大攻势,阎行更是一马当先,冲向城墙。
阎行来到城墙下,见城上有一名将领指挥士兵抵抗。他大喝一声,弯弓搭箭,一箭射去。只听“嗖”的一声,箭如流星般飞向董扶。
守将躲避不及,被箭射中胸口,惨叫一声,从城墙上跌落下来。
城上的士兵见守将被杀,顿时士气再一次大减。
诸葛亮则趁机指挥大军攻破城门,冲入城中。
刘璋见大势已去,麾下士卒亦是士气低落,只好举着官印投降。
诸葛亮进入滇池城后,先是让杨松派人安抚百姓,稳定局势。
随后这才来到刘璋身前。
“今日汝能投降,实乃明智之举。我军不会为难于你,且还会上报主公,但望汝日后能安分守己。”
“多谢将军开恩。”
随着滇池城被攻破,益州郡也宣告着落入曹操之手。
而接下来,诸葛亮并未着急前去平定南中,且不说南边蛮族此刻深入密林,其肯定不会如同之前这般好解决,就现在他们打下来的地方,也需要好好处理一下。
这些地方除了他们现在的益州郡中心这一部分乃是平原外,其余地方多少都是山地,就是陡还是不陡的区别罢了,当务之急乃是修缮好蜀中通往此地的道路,同时降伏在这周围山林中的其余蛮族。
只能说,就算是击败了刘璋,现如今诸葛亮的担子也一点都没轻,益州的治理任重而道远啊。
于是诸葛亮当即让杨松负责蜀中至此地的道路修缮,同时让阎行等人去讨伐周围的蛮族,但不要用太激烈的手段。
对于这些蛮族,诸葛亮早就摸清了路子,你不把他们打一顿,他们是不可能听你讲话的。
因此诸葛亮准备以武止戈,先亮亮自己这边的肌肉,然后再用柔和的方式招抚周围的蛮族。
另一边,随着益州的军报传回了洛阳,曹操大喜,当即嘉奖了一番诸葛亮,命其为益州刺史,全权负责益州事务,同时派遣张济前去协助诸葛亮。
至此,整个天下都难得平静下来。
孙策这边忙着在淮南训练士卒,安抚淮南,荆北百姓,同时扭回头去准备彻底解决南越让自己没有和后顾之忧。
曹操这边呢就是在襄阳抓紧训练水师,同时安抚中原百姓,以及准备...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