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三条金鱼
第一卷 第144章 千金易得,公道难求
小
大
沿途议论声此起彼伏,越来越多的百姓围了上来。
原本只有几十人的队伍,进入白河县城之际,人数足足翻了几倍。
得知董光耀何许人也,又干了那些欺压百姓的恶行。
四周百姓纷纷开口喊打喊杀。
“打死这个恶少!”
耳听周围贱民的呼声,董光耀气得五内俱焚,却又不敢作声。
自己越是反抗,百姓们就越愤怒。
到时候,吃苦的还是他自己。
往日的嚣张和体面荡然无存。
只剩下贪生怕死的丑态。
曹德领着队伍一边走,一边喊着口号。
想要董光耀死,就必须将事情闹大。
闹得尽人皆知,搅动滔天的民愤!
队伍一路走到县衙门口,曹德停下脚步对着县衙大门喊道:“禀告县尊,青石村保安队带人犯董光耀前来投案,请县尊大人秉公执法,还百姓一个公道。”
“曹德真是个惹祸精,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去惹董家!”
书房内,汪有道犹豫着要不要故技重施,称病当缩头乌龟。
他岂会不知丁文龙故意作伪证,保释董光耀的小人勾当。
知道归知道。
能将烫手山芋丢出去,也不算是坏事。
姓曹的怎么就一定要咬死董光耀,就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死的又不是他家亲属。
随便给点银子,威胁两句。
苦主一家也就不敢再闹了。
这下好了,事情闹得这么大。
前脚县衙把人放了,后脚又被曹德以一种另类方式送了回来。
高师爷缓缓开口道:“这事未必是坏事,反而可能是个机会。”
“机会?”
汪有道愣了一下,放下茶杯道:“什么机会?”
“大人莫要忘了,董家不好惹,唐老大人难道就好惹了?”
不赞同曹德的做法,不代表高师爷觉得这事真的该大事化小。
恰恰相反。
县衙必须摆出一副严肃态度,不能有任何妥协。
有些事情,高师爷也是刚刚才想明白。
打从一开始,衙门就不该轻易放走董光耀。
唐清晏官拜吏部左侍郎,正三品大官。
仅次于吏部天官的小天官。
吏户礼兵刑工合称为六部。
除此之外,六部还有一个别称。
天地春夏秋冬。
吏部为天,户部为地。
两部尚书又称天官和地官。
再看看董家。
董光耀的父亲董老大人。
告老还乡前,仅是正四品的国子监司业。
与唐清晏一样,董文彬这位国子监司业也是副手。
二者的实力权利,则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高师爷不动声色道:“唐老大人外出访友不在家,若非如此,可能早就过问此事了。”
“先不论唐老大人和董老大人关系如何,此案发生在唐老大人家门口,万万马虎不得啊。”
“这……所言甚是!”
汪有道惊出一身冷汗。
先前只想到唐清晏和董文彬同朝为官,肯定会互相给面子。
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
案情发生在唐清晏家门口。
被董光耀逼死的李氏。
怎么着,也算是唐清晏的乡邻。
若有人利用这件事情兴风作浪,指责唐清晏罔顾乡人死活,汪有道必然成为第一个被唐清晏迁怒的人物。
高师爷说道:“依我之见,先把董光耀关起来,谁求情都不放人,等唐老大人回来再做定夺,如果老大人要维持体面,县衙便严惩董光耀。”
随后,高师爷给出了以退为进的策略。
不论对错,先将董光耀关起来。
借唐老大人的势,解决董家的压力。
汪有道听后微微点头,脸上的愁容消散了不少,却还是有些犹豫。
“可曹德这小子做事也太孟浪了,将董光耀游街示众,事情闹得满城风雨,万一董家逼得太紧,知府衙门施压,我夹在中间不好做人啊。”
“曹德做人还算有点分寸,他这么做无非是想逼衙门秉公执法,只怕他心里也清楚,唐老大人才是审判董光耀的关键,只要县衙和大人表明态度,自然不会再继续闹下去。”
顿了顿,高师爷毛遂自荐,准备亲自说服曹德消消气。
汪有道点头道:“就按你说的办,别让曹德在县衙门口继续闹下去了,他不要体统,本官还要脸面呢。”
闻言,高师爷快步走出县衙。
此时县衙门口围满了吃瓜百姓。
都在等着看汪有道如何处置董光耀。
曹德眼神平静地看着县衙大门,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
见高师爷走出来,示意自己跟他进去,曹德知道该来的总会来。
“大人已经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董光耀这等恶少败坏风气,逼死良家女子,县衙定不会轻饶。”
刚一进去,高师爷马上开口安抚。
曹德淡淡道:“高先生,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要的不是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公道。”
“唉,你呀。”
高师爷长叹一口气。
这年月是千金易得,公道难求。
“县尊将下令把董光耀关入大牢,等唐老大人回来再做定夺。”
高师爷不动声色透露着言外之意。
董光耀会不会被判重刑,需要看唐家和董家商议后的结果。
不过眼下,董光耀在牢里肯定不会好过。
这已经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
董家和唐清晏同朝为官,交情深浅只有他们自己。
很多事情不是县衙,甚至连府衙都做不了主。
莫看二人皆是告老还乡的老大人。
真要说起来。
影响力不比在任时差多少。
“我信高先生一次。”
明白这是县衙的极限,曹德不再咄咄相逼。
衙门外,鲁源站在人群后面,冷眼看着这一切。
曹德用律法和民心逼退了丁文龙的恶奴,通过游街给县衙施压。
不是墨者,却有着墨者的兼爱非攻。
为了百姓敢于对抗强权。
或许……
一个不曾有过的念头浮现在鲁源脑海。
悄悄退出人群,一个人走向县城出口。
县衙大堂。
汪有道装模作样地怒拍惊堂木,厉道:“董光耀,你可知罪?”
董光耀浑身是伤,趴在地上有气无力道:“我……我无罪。”
“身为官宦子弟,宿娼违反朝廷律令,带人闯村闹事同样于理不合,继续抵赖只会吃苦头!”
装腔作势训斥了董光耀一通,汪有道话锋一转宣布延后动刑。
等到董光耀伤愈,再打他一百大板。
示意衙役把董光耀押下去,汪有道草草宣布退堂。
返回后衙找高师爷诉苦。
只盼唐清晏能早点回来。
不然,他真顶不住了。
原本只有几十人的队伍,进入白河县城之际,人数足足翻了几倍。
得知董光耀何许人也,又干了那些欺压百姓的恶行。
四周百姓纷纷开口喊打喊杀。
“打死这个恶少!”
耳听周围贱民的呼声,董光耀气得五内俱焚,却又不敢作声。
自己越是反抗,百姓们就越愤怒。
到时候,吃苦的还是他自己。
往日的嚣张和体面荡然无存。
只剩下贪生怕死的丑态。
曹德领着队伍一边走,一边喊着口号。
想要董光耀死,就必须将事情闹大。
闹得尽人皆知,搅动滔天的民愤!
队伍一路走到县衙门口,曹德停下脚步对着县衙大门喊道:“禀告县尊,青石村保安队带人犯董光耀前来投案,请县尊大人秉公执法,还百姓一个公道。”
“曹德真是个惹祸精,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去惹董家!”
书房内,汪有道犹豫着要不要故技重施,称病当缩头乌龟。
他岂会不知丁文龙故意作伪证,保释董光耀的小人勾当。
知道归知道。
能将烫手山芋丢出去,也不算是坏事。
姓曹的怎么就一定要咬死董光耀,就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死的又不是他家亲属。
随便给点银子,威胁两句。
苦主一家也就不敢再闹了。
这下好了,事情闹得这么大。
前脚县衙把人放了,后脚又被曹德以一种另类方式送了回来。
高师爷缓缓开口道:“这事未必是坏事,反而可能是个机会。”
“机会?”
汪有道愣了一下,放下茶杯道:“什么机会?”
“大人莫要忘了,董家不好惹,唐老大人难道就好惹了?”
不赞同曹德的做法,不代表高师爷觉得这事真的该大事化小。
恰恰相反。
县衙必须摆出一副严肃态度,不能有任何妥协。
有些事情,高师爷也是刚刚才想明白。
打从一开始,衙门就不该轻易放走董光耀。
唐清晏官拜吏部左侍郎,正三品大官。
仅次于吏部天官的小天官。
吏户礼兵刑工合称为六部。
除此之外,六部还有一个别称。
天地春夏秋冬。
吏部为天,户部为地。
两部尚书又称天官和地官。
再看看董家。
董光耀的父亲董老大人。
告老还乡前,仅是正四品的国子监司业。
与唐清晏一样,董文彬这位国子监司业也是副手。
二者的实力权利,则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高师爷不动声色道:“唐老大人外出访友不在家,若非如此,可能早就过问此事了。”
“先不论唐老大人和董老大人关系如何,此案发生在唐老大人家门口,万万马虎不得啊。”
“这……所言甚是!”
汪有道惊出一身冷汗。
先前只想到唐清晏和董文彬同朝为官,肯定会互相给面子。
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
案情发生在唐清晏家门口。
被董光耀逼死的李氏。
怎么着,也算是唐清晏的乡邻。
若有人利用这件事情兴风作浪,指责唐清晏罔顾乡人死活,汪有道必然成为第一个被唐清晏迁怒的人物。
高师爷说道:“依我之见,先把董光耀关起来,谁求情都不放人,等唐老大人回来再做定夺,如果老大人要维持体面,县衙便严惩董光耀。”
随后,高师爷给出了以退为进的策略。
不论对错,先将董光耀关起来。
借唐老大人的势,解决董家的压力。
汪有道听后微微点头,脸上的愁容消散了不少,却还是有些犹豫。
“可曹德这小子做事也太孟浪了,将董光耀游街示众,事情闹得满城风雨,万一董家逼得太紧,知府衙门施压,我夹在中间不好做人啊。”
“曹德做人还算有点分寸,他这么做无非是想逼衙门秉公执法,只怕他心里也清楚,唐老大人才是审判董光耀的关键,只要县衙和大人表明态度,自然不会再继续闹下去。”
顿了顿,高师爷毛遂自荐,准备亲自说服曹德消消气。
汪有道点头道:“就按你说的办,别让曹德在县衙门口继续闹下去了,他不要体统,本官还要脸面呢。”
闻言,高师爷快步走出县衙。
此时县衙门口围满了吃瓜百姓。
都在等着看汪有道如何处置董光耀。
曹德眼神平静地看着县衙大门,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
见高师爷走出来,示意自己跟他进去,曹德知道该来的总会来。
“大人已经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董光耀这等恶少败坏风气,逼死良家女子,县衙定不会轻饶。”
刚一进去,高师爷马上开口安抚。
曹德淡淡道:“高先生,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要的不是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公道。”
“唉,你呀。”
高师爷长叹一口气。
这年月是千金易得,公道难求。
“县尊将下令把董光耀关入大牢,等唐老大人回来再做定夺。”
高师爷不动声色透露着言外之意。
董光耀会不会被判重刑,需要看唐家和董家商议后的结果。
不过眼下,董光耀在牢里肯定不会好过。
这已经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
董家和唐清晏同朝为官,交情深浅只有他们自己。
很多事情不是县衙,甚至连府衙都做不了主。
莫看二人皆是告老还乡的老大人。
真要说起来。
影响力不比在任时差多少。
“我信高先生一次。”
明白这是县衙的极限,曹德不再咄咄相逼。
衙门外,鲁源站在人群后面,冷眼看着这一切。
曹德用律法和民心逼退了丁文龙的恶奴,通过游街给县衙施压。
不是墨者,却有着墨者的兼爱非攻。
为了百姓敢于对抗强权。
或许……
一个不曾有过的念头浮现在鲁源脑海。
悄悄退出人群,一个人走向县城出口。
县衙大堂。
汪有道装模作样地怒拍惊堂木,厉道:“董光耀,你可知罪?”
董光耀浑身是伤,趴在地上有气无力道:“我……我无罪。”
“身为官宦子弟,宿娼违反朝廷律令,带人闯村闹事同样于理不合,继续抵赖只会吃苦头!”
装腔作势训斥了董光耀一通,汪有道话锋一转宣布延后动刑。
等到董光耀伤愈,再打他一百大板。
示意衙役把董光耀押下去,汪有道草草宣布退堂。
返回后衙找高师爷诉苦。
只盼唐清晏能早点回来。
不然,他真顶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