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危机与转机

人们对林家的关注很快就转移了,网络上的热度也迅速消退,因为燕城出现的病例逐渐增加,防控措施骤然收紧。

各个大学陆续发出通知,要求学生非必要不外出,校园管理严格起来。

昔日熙熙攘攘的大学城,一时间变得冷清了许多。

晚上,江静知和堂弟视频通话。屏幕那头的江静轩正窝在宿舍里,背景是几个同样无聊的室友。

“姐,现在可真是‘宅’到底了。我们研一的很多大课改成线上了,社团活动全取消,食堂打饭都得间隔一米。大家每天除了刷剧打游戏,就是泡在各种App和论坛上,时间大把大把的。我和孙瑶想约个会,哪儿哪儿都是人。”江静轩的语气里带着苦中作乐的调侃。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江静知立刻捕捉到了关键信息:学生群体的活动空间被极度压缩,线上时间急剧增加。

这无疑是对线上平台的一次巨大考验,但也潜藏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她挂断电话后,立刻拨通了余夏的视频。

“余夏,我了解到一个情况……”她将江静轩描述的校园现状和自己的分析快速清晰地陈述了一遍。

几乎在她话音刚落的同时,余夏已经给出了回应,他的眼神锐利,语速加快:

“和我们后台监测到的数据趋势完全吻合。过去一周,璧途论坛的用户日均停留时长翻了一倍,深夜活跃度显着提升。这是一个时间窗口。”

他几乎没有停顿,立刻做出了战略判断:

“这不是简单的增长,这是一次用户线上习惯被强制培养和固化的过程。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全力扩张。”

“你打算怎么做?”江静知问,她心里已经有了预感。

“追加投资。”余夏的回答干脆利落,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立即扩容服务器,优化并发承载能力,确保用户体验流畅,绝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刻掉链子。

“同时,启动预备的线上推广方案B,针对现在学生无处释放的精力,推出系列线上科研讲座和互动活动,把新增的流量牢牢吸附在我们的平台上。”

他的思路清晰得像在部署一场精心计算的战役:

“用户数的扩大是必然的。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被动等待流量涌入,而是主动升级我们的‘容器’,确保能接得住、留得下。这笔投资,必须花。”

江静知看着屏幕里那个仿佛能穿透数据迷雾、精准把握战机的搭档,心中最后一丝因疫情而来的不安也被一种笃定所取代。

危机之中,果然蕴藏着转机。

“我同意。”她简洁地回应,“生科院这边的线上内容,我会加速推进,确保我们的‘弹药’充足。”

窗外,城市或许暂时放缓了脚步,但在网络的世界里,一场关于注意力与未来的争夺战,正悄然进入白热化。

而璧途,已经做好了迎战和扩张的准备。

用户数量剧增,面对后台监控图上持续攀升的曲线和偶尔跳动的延迟警报,余夏再次做出了果断决定。

在一次核心团队视频会上,他清晰地阐述了下一步规划:

“用户增长比我们预想的快了至少一个季度。当前架构下,王双和我已经是7x24小时待命,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我们必须立即增加3名专职后端和运维人手,确保系统能承受下一波流量冲击,把我们的精力解放出来,聚焦在更关键的迭代上。”

招聘启事在几个顶尖高校的内部论坛一经发布,立刻引发了热烈反响。

被疫情限制在校园内的大学生们,对一份有挑战性且能远程参与的实习机会展现出了巨大的热情。

三个技术岗位,竟然收到了超过一百份简历。

经过余夏和王双的初步筛选,一轮轮紧张的线上技术面试紧锣密鼓地展开。

线上会议室里,余夏、江静知和顶着“王双”虚拟身份的王俊波,正在确定最后终面的几名候选人。

余夏对其中一位j大的大四学生表现出了明显的欣赏:

“这个叫李哲的,基础很扎实,项目经验也匹配,反应很快。他是目前技术面评分最高的。”

余夏看向屏幕上的“王双”,寻求技术核心的意见。

一直沉默的“王双”,此刻内心却掀起了波澜。

这个李哲,他太熟悉了,正是他j大同班的同学!

如果李哲入职,朝夕相处之下,自己这个“王双”的身份随时可能暴露。

这个风险绝对不能被允许。

“王双”迅速压下内心的紧张,用经过变声器处理的、冷静而客观的技术腔调开口,直指一个关键点:

“余总,李哲的技术能力确实不错。但是,不知道您是否注意到,他在回答‘高并发场景下数据库优化’和‘服务雪崩的预防与恢复’这两个问题时,给出的方案更偏向理论化,缺乏在真实高压环境下处理故障的经验细节。”

他顿了顿,不给余夏和江静知深入思考的时间,立刻将话题转向另一位候选人:

“相反,我认为h大的这位刘恒同学,虽然理论表述没那么花哨,但他提到在导师公司参与过真实的电商促销项目护航,对监控告警和应急回滚的理解更贴近我们的实际痛点。而且……”

“王双”刻意加重了语气,抛出一个在当前特殊环境下极具说服力的理由:

“h大目前的封闭管理严格,学生几乎不可能外出实习。这意味着,一旦我们录用大四已经保研的刘恒,他能投入更稳定专注的时间会远多于其他候选人。

“他会极其珍视这个难得的机会,忠诚度和投入度会非常高。对我们现阶段求稳的需求来说,这份‘稳定’比单纯的技术炫技更重要。”

余夏闻言,微微蹙眉,重新调出刘恒的代码作业仔细审视。

江静知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王双说的有道理。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可靠和稳定,一个能随时响应、全心投入的成员,确实比一个技术亮眼但可能存在不确定性的成员更符合我们当前的需求。”

经过一番权衡,余夏最终采纳了“王双”的建议。

“好,那就定h大的刘恒。王双,你负责发录用通知,并给他布置第一个任务:搭建一套完整的系统监控和报警链路。”

“明白。”王俊波(王双)暗自松了口气,一场迫在眉睫的暴露危机,被他用纯粹的技术辩论和精准的形势分析巧妙地化解了。

然而,在他关闭摄像头的那一刻,一丝愧疚感悄然掠过心头。

但这种情绪转瞬即逝,很快被更强烈的、必须隐藏下去的决心所取代。

璧途这条船,现在还不能因为他的个人原因而出任何岔子。

??小剧场

?褚星野:晖妈,有没有搞错?我和林雪的戏呢?咦,您的眼睛怎么红了?

?晖妈:写上一章你们的故事,有些伤心......

?褚星野:哦,那我弱弱的问一句,我和林雪什么时候有戏啊?

?王俊波:人家林雪正在经历丧父之痛和隔离之苦,你能不能靠边站一站?

?晖妈:星野,你看,情况就是这样,一天我就能写两章。要不先让“璧途”茁壮成长一下?

?褚星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