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老朱和朱标的争执,没战船咋打?
秋风抽干了夏日的血。
换来几分久违的安宁。
国师府后院。
女子白衣翩跹,宛如花中仙子,高贵而又曼妙。
一身毛绒外披随秋千起伏,在秋风中摇曳。
不点而赤的樱桃小嘴,不时发出清浅的笑声。
“夫君~”
力道一停,朱婉宁立马可怜巴巴,不停眨巴着自己水汪汪的大眼睛。
“等一会儿~”
“再等一会咱们就交换~”
娇滴滴的声音,软萌得不像话,配上那可怜又乖巧的表情,宛如利箭穿心。
“最后一次,再这样就不准了。”许易宠溺一笑,妥协继续。
“嗯~”朱婉宁嘴角扬起一抹惊鸿浅笑,她就知道夫君耳根子软,最听不得这些。
至于是不是最后一次~
这种事自然是要自己争取的。
这时,玲儿来到后院。
作为婉儿贴身侍女,如今是国师府的管家,跟着玉儿在学习管理府宅。
玉儿她并非管家,一边是心腹,一边是妾室,目前协助朱婉宁总揽府中之事。
“殿下,太子府传来消息,说是陛下和太子殿下在宫中起了剧烈争执…”
嗯?
这话出来,许易推动的动作一顿,朱婉宁笑容也是一收。
朱标又又又又和老朱吵起来了?
至于…为啥说又?
许易早不是第一次经历这事。
别看朱标温文尔雅,但在治国理政这方面,表现极为格外刚硬。
一个皇帝…
一个未来皇帝…
二人常因理念不合吵起来,只是最近次数少了一些而已。
朱婉宁有些心急:“玲儿,可知发生了何事?”
玲儿摇头表示不知,“太子妃目前也不知晓,急得心绪难宁。”
“刚派人过来说,可否让国师进宫劝劝?”
朱婉宁求助般看向许易,“夫君~”
这父子俩啊~~
许易叹了一口气,“罢了,还是我去看看吧。”
公主出嫁后,除非召见、探亲或其他大型典礼,一般不得回宫。
皇帝和太子若因国事争执,女眷掺和有干政之嫌,连马皇后都没少因二人的事头疼。
八成她也劝不了,这才将消息传出来。
“玲儿你照顾公主,我去看看。”
“夫君还是谨慎些好,莫要再惹父皇生气。”
替许易整理着领口,朱婉宁满脸忧患,怕许易也跟着吵起来。
许易点了点头,给了她一个放心的眼神,随后快步离开了这里。
望着许易离开的背影,朱婉宁俏脸上的担忧越发浓郁。
“玲儿,你说我刚刚是不是不该让夫君去皇宫?”
朱婉宁美眸望眼欲穿,完全失去原有的稳重,不知道的,还以为许易是上断头台,一去就是永隔。
知道朱婉宁已经遭了国师的魔,换了她,她也得色令智昏…
玲儿轻声道:“殿下放心便是,国师素来机灵,又深得陛下和娘娘恩宠…”
“国师大人去,断然不会有事。”
“嗯——”朱婉宁心不在焉点了点头,像是丢了魂一般。
见状,玲儿只得想办法转移朱婉宁的注意力,“殿下,这是上月府中开支,已经核算好了,要不您看看?”
说着,玲儿将账目递了过去,朱婉宁拿过查看。
国师府加上府卫足有上千人,每月花销确实不少。
某人信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花钱大手大脚,拿白银不当数,可没少往外砸钱。
好在有皇商供给白银。
府里富裕,可这个家她总是要替某人当好的。
“错了——”朱婉宁忽地皱眉,檀口沉重吐出两字。
嗯?
玲儿一怔,心想不可能啊,这账目玉儿县主是看过的。
正当玲儿准备凑近查看时,朱婉宁合上账本,脸上多了几分冷色,沉声道:
“玲儿,我已嫁与国师为妻,往后府中当以他为尊,诸事先报于他听。”
“先前你先报于我,夫君虽不在意,可我不能视若无睹,这府中的大小规矩还是要守的。”
朱婉宁目光直视,锋利如钩,语气森寒提醒,“往后,切记不可再犯!”
玲儿:“……喏。”
公主~已经没救了~
……
……
东阁。
许易来到这里时,父子之争从白热化进入休战期。
这父子二人各自坐在椅子上,像要打拳赛,双方目光冷酷,能感受到现场那股子残留的火药味。
“此事,不容商量!”
刚进入楼阁,朱元璋宛如雄狮的低吼之声,就在许易耳畔炸开。
朱元璋气得拍桌而起,“区区倭国竟派一大名前来朝贡,置我大国于何地!”
“昔年杀我大明使者,后又屠戮我汉人血脉…”
“前仇、新怨、后恨,咱今日非得和他们清算!”
朱元璋手拿书卷,就差指着朱标鼻子开骂,“标儿,你就是太仁慈!”
“重洋远征又能如何?岂不知此役祸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道理?”
“今日若不战,来日必然养虎为患!”
“父皇!”朱标满脸忧患,叫苦道:
“儿臣并未说不战,只是远征倭国的时候未到!”
“北边有蒙元残余势力虎视眈眈,朝廷当先平北患,再攻倭国。”
“如今我大明战船尚在搭建之中,还请父皇暂忍一时,切莫重蹈覆辙!”
重蹈覆辙?
难道咱是北元那群鞑子不成?
“你…”朱元璋有些怒极攻心,已经压不住心头那股怒火。
“许易,你来得正好!”眼看许易到来,朱元璋仿佛抓住救命稻草,顿时喜上眉梢。
“你告诉太子,这场仗大明现在到底该不该打不打?”
朱元璋虎目杀意沸腾,浑身的杀气引得怒发冲冠,幽寒气息弥漫着空旷的楼阁,无一人做声。
似乎生怕许易点头,朱标在一旁连连摇头,“易哥,事不可为啊~”
“我大明战船不济,绝非与倭国开战的良机。”
“当徐徐图之…”
朱元璋:…国仇家恨,焉有不报之理?你还是男人!?
朱标:当下不可,大明没有大规模战船啊!
“……”。
看了看忧心的朱标,又看了看暴怒的朱元璋,许易没吭声。
从桌案上盘子里抓了一把刚炒出来的南瓜子,他转身离开了这里。
“……”。朱元璋和朱标面面相觑,干愣在原地。
稍许,毛骧急步走了进来,“陛下,国师往坤宁宫去了。”
这…
啥意思?
你还报不报仇?
朱元璋和朱标正襟理衣,恢复了“父慈子孝”的和谐场面。
朱元璋皱眉望向朱标,“标儿,莫非你刚才演得太过浮夸?被那小子发现了端倪?”
朱标认真思忖道:“父皇,儿臣可是照您的意思的啊。”
朱元璋一怔,随即摇头,他二人想来没问题的。
所以…
问题出在别人身上?
朱元璋渐渐把目光投向一人…
毛骧:“……”。
就无人为我发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