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皇宫的震惊,被区别对待的老朱!

东汉《白虎通义》确立“三纲六纪”理论体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并提及“纳征,玄纁、束帛、离皮,所以成礼也”,纳征代表着婚姻关系成立。

汉代的聘礼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被女方家族当做嫁妆,甚至“增倍其资”,留给出嫁女儿当做私财。

唐代敦煌文书《婚事程式》中记载,“女家受聘财,三分为率,二分留作本家,一分回奉男家。”

到宋元以后,商品经济发展,格外注重资财来往,聘礼基本会归于女方。

当然也有“北人尤重资财,聘礼多不返”的情况。

明代,程朱理学为盛。

《朱子家训》要求:“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这种论德论才嫁娶情况,到清朝被彻底打破,“女索重聘,男争妆奁”。

许易知道明朝的规矩,这份聘礼多半归婉儿那妮子,由她处置。

哪怕老朱私自截下,再给其他在明朝值钱的东西,诸如瓷器、金丝楠木等等充当嫁妆,许易也完全接受。

毕竟现代人观念里,结婚的彩礼给就给了。

就像“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没有再收回去的道理。

但最基本的…

总得有个数,把这事办得漂漂亮亮的…

彩礼多少,全看心意。

既是心意,总不能让几口大木箱封着,糊里糊涂就算了。

那他的心意,岂不是就像…光鲜亮丽的明珠蒙了尘?

四千多万都花出去了,许易可不是单纯想听朱元璋道一声“好”。

说得更直白点,这是他和婉儿的颜面!

许易这般想,可朱元璋就不这般认为。

婉儿是他的嫡长女——皇室最尊贵的公主,代表着皇室颜面。

她出嫁,嫁妆皇室怎么可能少给?

这次婚礼的规模,朱元璋心里已经有数,数额应当在十万两白银左右。

(ps:白银大量流入的万历皇帝时期,七公主出嫁,索要费用竟达数十万两。

时任户部尚书的赵世卿劝谏:“陛下举行大婚用七万两白银,长公主出嫁用十二万两白银,请陛下再做裁减,仿效长公主。”)

明初洪武年间的十万两白银,对于大明王朝而言,已经是一笔极雄厚的支出。

毕竟老朱皇子和公主可不少,要是都按照这样成婚,国库压根吃不消。

至于《大明风华》里朱瞻基成婚,要批二百万白银,甚至追加到四百万两,那纯属胡扯。

这一刻。

朱元璋看到这些聘礼,没有喜,全是惊悚。

“这…”

“这些都是婉儿的聘礼?”

被马皇后搀扶的朱元璋目瞪口呆望着这一排排的宫女。

如此厚重的聘礼…

咱、咱得拿多少嫁妆给婉儿?

那混小子哪是娶婉儿…

他是奔咱大明的国库来了吧?!

因观念不同,一个巧妙的误会拉开序幕。

西六宫这边,宫女进进出出,将许易准备好的聘礼用红木托盘承接。

皇宫里,一条格外醒目的红色长龙在成型,似乎腾飞惊艳这座宫墙。

“……”。

朱元璋头疼扶额,没说一句话,沉默寡言带着马皇后回到了坤宁宫。

“重八,那小子舍得拿出如此多的宝贝,岂不是正合你的心意?”

眼看朱元璋目光忽地瞥来,马皇后感觉自己这话都站不住脚,无奈清浅一笑。

“他这般重视聘礼,也证明他是真心对婉儿…”

“大喜之日,为人父母,也该高兴一下…”

高兴?

朱元璋依旧闷闷不乐,回应的只有重重一哼。

先不说婉儿嫁妆这事…

他今天整这出,往后其他公主出嫁怎么办?

其他妃嫔又该如何想?

往后皇子娶妻,又该以何为制?

都按这等规模来,大明岂不是乱了套!?

那小子今日是爽了,闹得风风雨雨,留下一地鸡毛,最后由谁收拾?!

唰!

眼瞅着朱元璋不解气,马皇后瞬间收起笑容,故作愠怒道:

“那小子不循礼法,属实太过放浪形骸,待会我好好说教他,谅他日后不敢再犯!”

“二人婚后成双成对,正好让婉儿好好管管他!”

“……”朱元璋嘴角抽动,给了马皇后一个白眼。

你这是生气?

我看妹子你是打算为他开脱吧~

还让婉儿管他…?

你们母女一个个,就跟被灌了迷魂汤似的!!

……

另一边。

一个宫女快步来到西殿,眼神看上去格外精彩,“殿下,国师大人来皇宫。”

朱婉宁心头一激灵,本能从榻上站了起来,想要出去看看。

可似乎感觉不妥,朱婉宁眼里的神采快速熄灭,故作镇定嘟囔道:

“国师乃朝廷重臣,来皇宫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兴许是有什么大事,要与父皇商议吧。”

那宫女飞快摇头,喜道:“不是的殿下,国师这次带了许多礼品,此刻正在西宫那边。”

“我刚刚去看了,国师召集了一大群宫女,让她们端着木案,上面还盖着红绸…”

宫女越说越激动,眼里直冒小星星,“那些红绸

“光是昂贵的珍珠,估计都有上千串呐~”

宫女小俏脸也不禁泛起羡慕的潮红,阵阵发热。

如此昂贵的聘礼,那可是相当罕见。

要是有这样的如意郎君娶她,让她死…也值。

听到这话,朱婉宁心头直冒粉色的泡泡,又惊又喜。

女儿家,谁不喜欢夫家重视?

朱婉宁虽懂礼明事,到底无法免俗,而且这些还是聘礼,是未来夫君的心意。

只是…

他怎么买这么多礼品啊~

怕整个皇宫都知道了吧~

朱婉宁气得粉唇抿成一条缝,两团红晕宛如红色的灯笼挂在脸上,耳边的心跳声越来越浓。

“殿下…”

“殿下…!”

宫女声音渐渐扬了起来,朱婉宁适才回神望来,却见前者喜眸眨巴,“殿下,现在西宫可热闹了,您不去看看吗?”

朱婉宁心头猛然一羞,哼道:“我去西宫作甚,送聘礼是他的事,多少与我何干?”

“哼!他最好把好东西都当聘礼送了,看他日后还能像今日如此奢靡招摇!”

???

小宫女一头雾水,殿下不应该高兴、激动到跑出去才对吗?

玲儿偷偷一乐,似已经看穿一切,凑近道:“殿下,您好久没有出去走走了。”

“今日春光明媚,想来御花园的风景极佳,不如奴婢陪您去看看?”

要去后花园得先出西殿,虽然不用经过西宫,可到底是出去了。

坤宁宫就在不远,肯定能看到国师送聘礼去坤宁宫。

“…嗯。”朱婉宁冷漠应了一声,只觉双靥传来阵阵滚热,嘴角的弧度曼妙多姿。

二人离开了西殿,准备在坤宁宫附近对待一段时间。

可等出来。

朱婉宁彻底傻眼了。

只见周围都是被消息惊到,出来看戏的妹妹。

见朱婉宁到了,众妹妹脸上洋溢着异常玩味的笑容,有恭喜、祝贺,也有属于姐妹间的眨眼揶揄。

“二姐。”

“二姐。”

“二姐。”

“……”

大姐临安公主嫁出去后,宫中就属朱婉宁最长,又是嫡女。

而且她不仅才情聪敏锐,为人端庄娴淑,又颇仁爱善良,对她们这些妹妹极好,公主之中最令人服众。

此刻,尊贵有礼的姐姐被揪住了小辫子,她们这些妹妹哪里肯轻饶过她…

面对妹妹们的起哄,朱婉宁一张脸瞬间红温,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要不是你…

今日她怎么会被妹妹们这般嘲笑?

朱婉宁念叨了某人一句,装出镇定自若的模样,开口道:

“飞燕归来,春暖花开,但寒气未消,妹妹们还要多注意身体,勿要轻慢这事。”

朱婉宁是帮着马皇后管理公主,一众公主连忙应下,不敢怠慢。

“姐!”一个十三岁左右的俏丽少女来到朱婉宁身边。

小丫头风采自信,水灵灵的眸子透着一股精灵古怪劲,与朱婉宁的温婉不同。

“姐,国师给送聘礼来了。”

安庆公主眼里满是羡慕,“听说有好多好多的宝贝,我听侍女说,光金发簪就装了几十多木托,足有数百件呐~”

“还有还有,我还看到…”

注意到朱婉宁脸已经板了起来,安庆公主没有继续说下去。

朱婉宁轻轻斥责道:“身为皇女,我等自幼生活优渥,普通百姓衣食尚且作难,我等又岂能奢求多得?”

“母后常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勿要被那些黄白之物迷了眼睛,乱了持守。”

“若是坏了父皇母后的清誉,便是我等的不孝。”

明明受益的是她,该在人前炫耀的也是她…

可那正气凌然的语气,配上满脸严肃的表情,众人完全不觉得朱婉宁在故作姿态,而是在面面警醒。

长兄为父,长姐为母,如果说朱标是众皇子的标杆,而朱婉宁便是公主们的榜样。

“二姐说的即是。”众女连忙应下,可眼神里依旧透着羡慕。

“国师今日纳征,想来不久就要定下吉日了,二姐可喜可贺。”

“嘻,果然国师这般仙人子弟,也抵不过二姐的魅力。”

“二姐美若天仙,那也带着一个仙字,正好与国师是天作之合。”

“……”

越听朱婉宁脸蛋越红,已经没法再待下去,早知如此,她就不该出来才对。

这时,一番呆萌的小奶音忽然响了起来。

“啊~?二姐是要离开皇宫了吗?那窝是不是就见不到二姐了?”三岁大的永嘉公主朱善清眼巴巴望着朱婉宁。

一旁的姐姐轻笑回道:“善清,二姐只是离开皇宫,以后她回来,她还是可以见到的。”

“喔~”女孩眼睛眨巴,似懂非懂点头。

“那可不一定哦。”一道促狭声忽然响起。

嗯?

迎着众人的目光,安庆公主狡黠一笑,“国师这般看重二姐,他要是不放人,二姐又夫唱妇随,我们哪里还见得到?”

“你们说,我说的有没有道理?”

噗——

本就是皇宫喜庆之事,此话出来,众女不禁被逗乐,脸上露出了发自肺腑的笑容。

“你…”朱婉宁大羞,气得腮帮子都鼓了起来。

谁料还没动手,安庆公主倒是先叫起了疼,这般无理取闹,弄得朱婉宁羞煞不已,快没脸见人。

可很快。

众女的注意力就全放在了前方,那排队而出的宫女的身上…

通过墙上的牖窗,公主们拿着制造出来的望远镜,打量起木案上那被红布盖住的宝贝,一时惊羡频频。

这哪里是聘礼…

简直是搬来了天涯海角的珍宝!!

朱婉宁终是忍不住,也凑到牖窗前。

只是望着那道日思夜想的身影朝坤宁宫而去,少女低眉顺眼,有些羞耻咬紧了粉唇。

……

……

“阴阳合而万物得生,礼教成乃世间有序,俯闻陛下赐公主下为伉俪,臣诚惶诚恐,稽首顿首。”

“……”

“……荣出望外,吉辰在迩。”

“……”

“国师许易,谨择八月初十日,亲迎公主,上笺奏期。”

女官念叨声,听得许易还以为回到了语文课堂,只能强忍着困倦听了下去。

终于随着日期出来,这篇请宋濂代写的表文结束。

“准。”朱元璋面无表情,冷冷回了一个字。

随后老朱招了招手,让所有女官和女侍退了出去。

见状,许易眉开眼笑,朝马皇后迎了过去。

“娘娘,这是聘礼的清单。”

许易将一本烫金礼簿递了过去,并且贴心掀开,里面不仅有图片,图片下还有具体数量。

凤头金钗…29支。

珠帘步摇金钗…29支。

蝴蝶发簪…29支。

花丝金镯…19支。

如意…

……

金锭…一万两。

……

南洋大金珠…20颗。

澳白大珍珠…20颗。

精品珍珠项链…49条。

普通珍珠项链…1314条。

……

白银…一万两。

……

虽早有准备,可马皇后看到这些数字,心头还是有些吃惊。

尤其是珍珠数量,简直多到令人头皮发麻。

朱元璋双眼发直,此刻也忘记生气,无他,这小子给的真是太多了。

许易挥手,三个木盒被从随身空间取了出来,马皇后这岳母还是不错的。

“娘娘,那些聘礼偏年轻化,往后你留着,可以给其他公主当嫁妆…”

“我这儿特意给您准备了一些首饰,您这后宫之主也要懂疼爱自己,别扣扣搜搜过日子,在不必要的地方节俭…”

“往后需要首饰,或少什么东西,您随时告诉我一声,我帮您买便是。”

“……”

某人小嘴抹了蜜一样,对着马皇后巴拉巴拉不停,逗得马皇后笑得合不拢嘴。

她慈爱、舐犊情深的目光,像是在亲生儿子。

一旁,朱元璋忽感觉有点冷,嘴被针缝上了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