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赐婚!国师见君不拜,自行开府!

洪武朝。

凛冬至,天气愈寒。

鹅毛大雪宛若一只冰凤在半空乱舞,要将万里江山冻结冰封。

离开几个月,洪武朝已过去一年多,来到洪武十二年年末。

坤宁宫。

刚回来的几人正围在火炉前暖身子。

许易手里也抱着一个手炉,里面放了些香料在碳烧,闻上去提神洗脑。

手炉也就是古代的暖宝宝,《红楼梦》中就有紫娟给林黛玉送手炉。

“都说瑞雪兆丰年…”

“这场大雪过后,来年是春耕的好时节,百姓的收成想来会很好。”

挑动炭火,朱标笑着将几个红薯从灰里刨了出来。

霎时,一股焦脆美味的碳香扑面而来。

朱元璋拿过一块掰开分给马皇后,那厚厚老茧似感觉不到热温。

“唐朝有人说,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

“不知不觉,一年光阴就这般过去,可咱在老四那里,就只做了一件事。”

“一年,一件事啊…”

朱元璋惋惜时间过太快,对已经步入老年的帝王而言,时间就是生命。

他未曾同等老去,可属于洪武朝的忠臣良将却在衰老。

若洪武一朝的踪迹都消失了,他这个洪武大帝当得还有什么意思?

轻咬了口香甜的红薯,马皇后有意无意劝说道:

“重八,你莫非忘了最后面那两句不成?”

经过这次时空之旅,朱元璋明显心思发生了变化。

并非对长生的执念,而是对江山社稷、千秋功业的执著。

人生不过匆匆几十年光阴,帝王的理想,终究会被时光无情摧毁。

知道马皇后什么意思,朱元璋气笑,给了马皇后一个小看人的眼神,囫囵道:

“咱如何忘了?”

“不就是…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么。”

“妹子,咱又不图这个,咱也不能让自己变成刘彻那样昏聩胡涂。”

“等咱五十五岁,最多六十,就直接把皇位传给标儿,那样最是稳妥。”

平了那一千多年未解决边患的蒙古…

灭倭国除后患…

待大明彻底稳定,就该治世之君上位,朱元璋已经想清楚了这点。

他还真怕晚年又整幺蛾子,让黄子澄这些人上来,留下一地烂摊子。

朱元璋又严肃加了一句,“咱觉得这事得写进祖训,有太上皇看着,哪怕后继之君犯错也能弥补。”

马皇后点头,“这样也不错。”

“相当于将部分相权分给太上皇,一方面防止相权过大,一方面又能有一定决策辅助。”

一旁,许易对三人的谈话充耳不闻。

他戴着毛茸茸的帽子,一副极度怕冷的模样,恨不得将全身都裹得严严实实。

比起炎热天气,许易最怕的是冷,他太容易着凉。

许易暂时并没去永乐一朝。

只要他不打开,那么永乐一朝就会处于历史自然的封闭状态,不会随时间自然流逝而无法挽回。

换言之,他一旦开启某王朝,历史就会以他介入那个时间点,开始以数倍速度发展。

早过去和晚过去基本没啥区别,并不会耽误事。

“陛下,圣旨已经拟好了。”

望着进来的官员,许易猛然抬起头,脸色变得微妙起来。

“承过来。”

朱元璋拿过圣旨看了好一会儿,见没问题,又交到了马皇后手里。

见马皇后点头,他这才接过尚宝司官员递过来的玉玺,将那红印盖在上面。

“行了,下去吧。”

“喏。”

见人走后,马皇后这才将两份圣旨塞到许易怀里,脸上满是亲和的微笑。

“拿着吧,你不想当官,重八给你封了个国师虚衔。”

“往后你娶公主无需以君臣之礼侍公主,形同民间娶妻,公主为妻,你为夫。”

“往后不以驸马相称,诸王和外臣都称你为国师,可以见君不拜,自行开府。”

古代娶公主叫“尚公主”,“尚”意为“奉事”或“仰攀”,臣子与皇室存在尊卑关系,而非平等的“娶”字。

——公主是君,驸马是臣。

能解开这层关系,皇室已经做出极大让步,说是皇恩浩荡也不为过。

拿着手里的圣旨,虽然看不懂,可许易还是感觉到一股暖意。

在他娶妻这事上,从刚认识到现在,马皇后没少努力,他这岁数也确实到了年纪。

他没有推辞的理由。

“娘娘,关于国师这事?”许易脸色看上去有些懵,这事可从来没和他商量过。

马皇后不以为意一笑,随即给解释起来。

早些时候土豆和番薯等作物出现,形势不明,所以并未让许易彻底暴露在朝野视野之中。

其实按道理,那时候就该给许易封赏。

如今局势彻底明朗,经过这两年时间,土豆和番薯已经彻底在大明铺开,民生恢复,各地归顺。

“该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我和重八心里有数。”

“虽然公主可下嫁平民,可到底在朝中需要有一定地位,这不单单是皇家的尊严,更是婉儿的颜面。”

许易听懂了,脑海中不由地浮现一张清丽的面孔。

少女温润如水仙,在树下绣着红肚兜…

“你…你怎么来了?”静若处子的美人儿突然脸红的模样,足胜过千言万语。

婉宁那丫头挺好,不仅长得挺美,而且有马皇后的贤惠品质。

嗯,这样的女子当老婆,很好很放心。

瞅着许易咧笑盯着圣旨在瞅,朱元璋冷着一张脸,跟欠了他钱似的。

“你小子看得懂上面写的什么吗?”

“在那傻乐个什么劲,吃蜜蜂屎了?”

古文且还是古字,许易确实看不懂。

我爱看!

你咬我啊!

幸好婉儿不随你,随你就完了,许易回瞪了朱元璋一眼,随之恍然大悟。

“老朱你说得对,我得找个人参考参考,看看圣旨有没有问题…”

“这年头什么合同都得看仔细了才行。”

说着,许易一脸严肃揣上圣旨。

打开坤宁宫大门那一刻,眼前白茫茫,冰冷寒意袭来,仿佛有刀片扎来,许易还禁不住哆嗦了一下。

将双手交错插进袖子里,许易顶着大雪离开了坤宁宫。

“……”。

朱元璋气得不知该说什么,无奈扶额,啼笑皆非。

“妹子,你瞅瞅这小子,看个赐婚圣旨还得去找婉儿…”

“你说说,他咋就这么没出息啊?!”

没出息?

马皇后眼眸半眯,眼里似有寒芒溢出,“重八,让咱们女人在旁出主意,很丢你们男人的脸是吧?”

哗——

朱元璋心头猛地一疙瘩,抬头注意到马皇后那不善的眼神,顿时感觉不妙。

“父皇,…儿臣告退!”

丢下一句话,朱标急步离去。

听着某人后方传来某人求饶的声音,朱标会心一笑,嘴角压都压不下来。

……

……

西殿。

不知是不是许久未来这里,许易神情透着茫然。

回头望了一眼后方白茫茫的风雪,许易眼里的焦点缓缓凝聚在了眼前这片时空。

刚靠近西殿,殿里便传来了女子的欢笑声,听上去很热闹。

“许公子。”

见许易过来,在门外站守的侍女连忙行起了礼。

新来的几个侍女茫然跟着行礼,直到许易进殿,这才忍不住询问起来。

“姐姐,这位许公子在朝中是何职,怎能私自跑到公主寝宫来?”

年长的宫女脸色冰冷,呵斥道:

“不该问的别问。”

“记住,往后许公子过来,任何人不许阻拦。”

“若犯了宫里的忌讳,别怪我没有提醒你们。”

许公子经常出入后宫,其存在在后宫早已经不是秘密。

陛下和皇后什么都没说,可宫里太多的潜在规矩。

莫说宫女,就算贵妃犯了,照样讨不了好。

后宫乃至朝堂,都对许公子的存在做到忽视,这中间的规矩已然再清楚不过。

听到忌讳两字,年轻的宫女顿时噤若寒蝉,不敢再问下去。

“姐,这局你可得让让我啊~”

“四妹,这哪有让的道理…”

“就是,咱们可说好了,谁都不能赖账的。”

“……”

宫殿,门窗紧闭,女子银铃般的笑声格外动听。

空气中带着香水淡雅的清香味,暖炉的温度无法散开,使得宫殿暖洋洋的。

刚进来的许易感觉从冬天来到了秋天。

只见里面,朱婉宁正与两个女子在玩麻将,估计朱棣回来后传开的,给公主们找一些乐子。

除了朱婉宁,另外两个公主是三公主崇宁公主和四公主安庆公主。

大公主临安公主,在许易第一次过来时,就已经嫁给李善长的儿子。

安庆公主是马皇后所生,而他的驸马就是“茶马案”被赐死的欧阳伦。

“呃…”

“老朱的驸马貌似下场都很惨。”

许易面色古怪。

另一边,经过玲儿提醒下,朱婉宁也注意到了许易…

少女明眸善睐,笑靥如花,投来的目光压制不住那股惊喜。

都说做坏事时的反应最快,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的朱婉宁桌下小手摆得飞快,连忙招呼玲儿收起来。

崇宁公主二女看到许易,顿时掩面含羞,匆匆行了一礼就离开了这里。

宫女也走光了,独留二人待在这里。

面面相觑,许易不知该说什么,尴尬拉开了话题。

“那个,没事打打麻将也无妨,挺好的。”

朱婉宁喜欢诗词书画,在这点上,许易无能为力。

“嗯。”朱婉宁轻轻应了一声。

她手死死抓着裙摆,红红的脸蛋仿佛河豚受惊后在憋气,俨然做坏事被抓包的局促模样。

一年多未见,朱婉宁眉眼长开不少,美眸盈盈,如晨曦初露,绚烂而温柔。

精致脸蛋上,一抹泪痣宛如沧海遗珠点缀。

巴掌小脸,樱桃小嘴,有股冷艳从那股高贵的气质中迸出,偏偏眉眼又太过娇嫩,又给人柔美可怜的爱抚感。

这一刻,许易似彻底冷静了下来。

“我过来是有事找你,你帮我看看这个。”

许易将两个圣旨拿了出来,他手掌托着侧脸,瞥过来的眼里透着欣赏和玩味。

听到有事,知道许易不懂这些,朱婉宁适才打开圣旨,第一份自然是许易当上国师的。

初见这份,朱婉宁还挺替许易高兴的,可看到另一份赐婚圣旨…

朱婉宁无法淡定,脸蛋好似一朵粉透的桃花。

“你…你该走了。”

“成婚之前,你我是不许见面的…”

羞瞪了许易一眼,朱婉宁捏着裙子匆匆去了闺房。

少女无力靠在门上,赤红的脸宛如烧红的火炭,小鹿乱撞,心跳如麻。

“这人…”

“怎么带着圣旨就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