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秦卒之怨,桑梓

公孙劫抬手子。

秦王政捏着黑棋,蹙眉苦思。

而扶苏则位居下方,汇报消息。

“蒙武将军已抵达泗水,攻打彭城。”

“毋择公今日也率军乘舟而出,驰援南郡。双方已定下时间,且令锐骑通知南郡守。”

“王翦将军则继续朝东南进发。”

“……”

秦王政挑了挑眉。

“田地可都分好了?”

“分是分好了,只是……”

“只是什么?”

“部分士卒有些不满。”

“不满?”

公孙劫蹙眉看向扶苏。

“他们破城立功得爵,最少都得百亩良田。可如今关内已无多余的良田,便让他们留在寿春。可秦人思念桑梓,认为留在楚地乃是间接的贬斥。”

“告诉他们,此为王诏!”

秦王政不耐烦的抬手。

同时顺手一推。

黑白棋子散在地。

“政哥也不用着急。”公孙劫笑着收拾棋子,淡然道:“麾下士卒建立功勋,肯定想要衣锦还乡,此为人之常情,倒也不必这般强硬。”

叶归根这种想法,自古就有。

不论何人,都会思念故土。秦军将士浴血厮杀,为的就是军功。凯旋归乡,也能被乡党僚友看得起。

先前留在赵地都还好。

可这回是楚地!

他们留在寿春,此生可能都无法回到关中。没错,他们的亲眷可以迁至寿春。可他们年迈的父母,又该如何是好?

寿春至咸阳足足两千里!

他们能活着抵达寿春吗?

“此为国策,不容质疑。”秦王政态度也很强硬,沉声道:“就如丞相所言凝实,此为兼并融合之策,也关乎楚地未来安危。”

公孙劫若有所思。

突然明白了很多事。

军功和田宅是绑定的,这些年来秦国经常出兵夺地,动辄就是十几万大军。关内的土地早已超负荷,无法满足新贵所需。就以王氏父子为例,他们足有四百余顷良田!

那咋办?

不给土地?

那国家信用如何办?

秦军目前的根基就是军功制!

立下军功后,就得赐予田宅!

此为国法,绝不能改!

所以秦国选择两手抓。

首先要继续在关内开辟土地,用以安置新贵。同时将部分关中秦人安置在外,如此还能起到戍守的效果。

至于士卒的感受?

从国家大局来,这么做无疑是正确的。个人得失,永远不会摆在国家利益前面。

不要是一人。

就算千人,万人也是如此!

因为关内真的没田了……

就以此次伐楚来,总共动用四十五万大军。如果算一人一级爵位,这就是4500万亩良田!

那么,就得赐田于关外。

即便如此,田宅还是不够。

秦国征服各国,不会大开杀戒。为安抚当地百姓,他们的田宅都能保存下来。只有些强硬反秦份子,才会被没收田宅。另外就是些公卿贵族,也会被收走。

毕竟百姓最在乎的就是农田。

没了农田,必然会反!

这一点,秦国始终看的很清楚。

可军功爵需要更多的农田!

所以秦国重拾商君之令。

让各地继续垦草开荒。

但……这些将士会如何想?

他们是关中秦人,吃的是粟米。而楚地饭稻羹鱼,语言、文化、习俗皆与关内不同。他们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熟悉的亲眷乡党都难再见到。

“扶苏。”

“啊?”

“如今士卒心有不服,而国策又在先。”公孙劫看向扶苏,“你认为,应当如何是好?”

“……”

扶苏满脸茫然。

这问题是他能解决的吗?

只得硬着头皮道:“我觉得,要不多给些田地,以安秦卒?”

“愚蠢!”秦王政是破口大骂,“现在良田本就不足,你还要多给些?”

“儿知错……”

“欸,其实公子的也有些道理。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秦卒立功夺爵,无非为了田宅。”

公孙劫却是笑着起身。

这事其实很好理解。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后世有些公司也会外派员工去非洲干活。如果是月薪三千,那绝对没人愿意。可要是月薪三万,那公司就是我的家!

就算在国内,也有很多人因为家乡没有发展前途,最后选择跨省打工。自然,也有很多人选择定居。

类似的操作在后世也有。

话刘邦定都后,诸侯皆要罢兵归家。老刘就颁布条律令,诸侯子弟留在关中的,就免去徭役十二年。如果想回家的也行,就免去六年,再给一年的粮食。

就讲的极端点,要让他们在这当郡守,怕不是全都嚷嚷着要留下来。留在寿春会闹情绪,只是得到的没有失去的多。

公孙劫也难给他们做思想工作。

毕竟,他们都是用命拼的!

“阿劫是何意?”

“很简单,一切遵循自愿。”公孙劫面露微笑,抬手道:“愿意留在寿春的,免去三年的赋税徭役。根据军功,再额外赏些钱粮。所得军功越多,钱粮越多。其亲眷老幼若愿来寿春,秦国也可帮忙护送。若无法来的,秦国也可给些钱粮用以养老。”

相较于土地,现在秦国最不缺的就是钱粮。就这回攻破楚国后,缴获的金玉珠宝便无法估量。

“给钱粮养老?”

“少些就行。”公孙劫背着手,解释道:“秦人相当好面子。秦国派遣官吏送粮,间接送去喜讯,也能证明他们建功立业。在乡党之中,也能有些名气。”

“对对对,我就是这意思!”

扶苏满脸感动,连连点头。

秦王政只是冷冷瞥了他眼。

“你是这意思?”

“……”

秦王政站在宫门口。

抬头看着夜空。

这件事非同可。

不能轻易定下。

“若一半人留下,需要多少钱粮?”

“这我还没算过。”

“让张苍算好再上呈。”

秦王政自然知道公孙劫所言是极好的法子,可赏赐就得利出一孔。九罚一赏,方能确保国家机器运转。

公孙劫抬手示意,自觉告退。作为丞相,他不仅是做蛋糕的人,还得帮着分蛋糕。历朝历代如何分蛋糕,都是个难题。在他看来,给立功秦卒些钱粮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