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小宝之死
第205章 小宝之死
“你有没有养过狸奴这种小傢伙性子最是缠人,你若是跟它玩闹,它便能痴缠你一整天,可你若是不搭理它,它不会乖乖待在原地,而是会想方设法的吸引你的注意,不是隔著你的木屐挠你的脚指头,就是在木椅腿上磨爪子弄出声响,反正就是儘可能地弄出动静来吸引你的注意力。
“但你若是还不理它,它就该作妖,弄出更大的动静了,把你桌上的砚台扒拉下去,
把你立著的瓶推倒—
“冯小宝现在就像是一只被养叼了的狸奴,在屡次三番向你母皇翻肚皮却没有得到她的注意后,就开始作妖了。
“明堂在他眼里,不是什么象徵皇权天授的圣地,而只是你母皇钟爱的砚台、瓶,
或是椅子腿什么的。”
李贤觉得刘建军总结的太精闢了。
只是—把冯小宝这么一个粗獷的汉子比作娇小的狸奴,李贤总觉得有些奇怪。
按照大唐人的审美,冯小宝是那种传统的美男子形象,须髯若戟,眉似箭羽,虽然是母皇的男宠,但面相却有著一股阳刚之气。
最关键的是—
这人因为僧人的身份,剃了一个光头。
有顶著大光头的狸奴吗
李贤好奇询问:“那—母皇会因此而惩罚冯小宝吗”
“最可气的事儿就在这儿了,你会因为你养的狸奴打翻了你心爱的砚台,把它掐死吗”刘建军翻了个白眼反问,接著道:“虽然这么说不太合適,但明堂,在你母皇眼里,和一个精美的砚台或是瓶也没什么区別。”
说到这儿,刘建军表情有些唏嘘,还有点愤慨。
“那可是明堂啊,以现在的生產建设水平,要造出这种三十层楼高的高楼,还要处处雕栏玉砌,精美绝伦,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啊
“说是民脂民膏都是轻的,那简直就是用万民的血肉堆砌出来的宫殿!
“我记得建造这玩意儿的时候,整个关中还在闹旱灾吧百姓们肚子都吃不饱,可她却能拿著国库內帑去修建这么一座华而不实的宫殿,丝毫不管天下百姓死活,她不杀伯仁,伯仁却因她而死!
“可这样一座耗费了巨量的人力物力的宫殿,在你母皇眼里,却也不过是个新鲜稀奇一点的玩意儿罢了—”
李贤抿了抿嘴,刚想说话,刘建军又恢復了精明的表情,说:“当然了,你母皇现在已经登基了,不在乎这所谓的明堂了,但—当初建造这玩意儿的意义还在,它终究还是象徵著君权神授,是不少官员们心中的精神支柱,所以,你母皇就不会,也不能把这事儿隨便糊弄过去。
“这就是当皇帝的弊端了,她需要处处考虑平衡,处处受制於礼制和规矩,身不由己0
“作为皇帝,她需要给朝臣和天下一个交代。”
李贤好奇的看著他。
刘建军接著说道:“所以,要是咱们再从中作梗一下,让你母皇觉得冯小宝不是一只靠著撒娇获取注意力的狸奴,而是一只犯了疯犬病、性格暴躁癲狂,甚至隨时会伤人的疯猫,你母皇的態度,就会变了—”
“怎么做”
“你看著就行。”
关於冯小宝纵火的消息被压了下来,速度之快,让李贤都为之惊讶。
明堂的火灾成了官方口中的“失火”,被定性为工匠们用火不慎,点著了明堂里的大佛,大佛是用麻布做的,属於易燃品,所以大火蔓延开来,没能第一时间得到扑灭。
冯小宝也並未立刻得到惩罚,而是被武曌下令重修明堂。
整个过程,冯小宝就像是没有得到任何处罚,李贤心里都有点惊讶了,难道母皇对冯小宝的纵容到了这种程度
如果真是这样,刘建军还要怎么实现他的“从中作梗”
但刘建军却自信满满说:“不处置並不意味著你母皇不生他的气,那老娘们儿肯定不能直接惩罚他,她要是公开处罚冯小宝了,岂不是跟天下人说冯小宝是她的面首,因为爭风吃醋,才点燃了明堂
“所以,不仅不能公开他的罪行,还要儘可能地帮他脱清干係。
“所以这场人为的纵火,就成了失火。”
李贤若有所思道:“那—既然是失火,为何不直接归咎於天火呢非要找几个匠人出来顶罪”
李贤心想,那几个被拉出来顶罪的工匠,最后的下场肯定也是被斩首或是流放,这对於他们来说,无异於是一场无妄之灾。
“天火”刘建军好笑的看著他,说:“如果是天火,那不就意味著遭天谴了吗明堂是什么,是你母皇君权神授的象徵,哪儿能遭天谴呢
“所以,火一定要是人为的,这对你母皇来说,只是一个单选题。”
李贤点头。
刘建军则是接著说道:“当然了,这整件事儿看下来,你母皇对冯小宝也是有感情的,毕竟冯小宝陪著她经歷了改朝换代,又是编撰《大云经》的,又是修建明堂的,再加上他现如今抗击突厥有功,你母皇很明显还是不愿处置他的。
“从你母皇的角度出发,冯小宝这次放火,也是多情所致,只有多情,才会嫉妒嘛,
想想这些,那老娘们儿就不愿意做得太过绝情。”
李贤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突然问:“你是几时诞辰”
刘建军被李贤这个问题弄得一愣,但还是下意识答道:“三月初四,怎么了”
“没什么,你继续说。”
刘建军一脸困惑的看了他一眼,这才接著说道:“因为有这样一些考虑,所以那老娘们儿才没有处罚冯小宝,不仅不处罚他,还要把这件事儿做得和冯小宝没有一点关係,所以她才昭告天下,要重新修建明堂,仍然让冯小宝来当这个项目负责人。
“但—这场大火,哪儿能这么轻易熄灭
“无论是你母皇,还是冯小宝心里,明堂这场大火焚灭后的留下的残檐断壁,是抹除不掉的,这也是咱们能拿来做文章的事情。”
刘建军最后说这话的时候,脸上一脸的莫测高深。
风波逐渐酝酿。
朝中关於这场大火的看法也是眾说纷紜。
有人说这场大火是上天降下灾难警戒武曌,武曌应该好好反省自己,甚至有激进一些的,要求武曌写下罪己詔,昭告天下。
还有人很明显是武周刚立的时候,靠著拍马屁上位的,哪怕明堂大火滔天,他们依旧將之称为“祥瑞”。
不得不说,这批人引经据典的能力相当出眾,他们甚至找到了当年的典故,说周武王伐紂的时候,军队过河时便有天降大火,结果武王伐紂便成功了。
所以,明堂的大火,说明武周王朝也会如周王朝一般兴旺。
甚至还有人说,当年弥勒成佛时便有天魔烧宫,所以说明武曌真的是如《大云经》所说的那般,是弥勒佛转世。
李贤听到这话的时候差点气笑了,只觉得这和指鹿为马也不遑多让了。
“你母皇现在不是刚登基那会儿那么好糊弄了,她现在虽然同样也爱听好话,但很明显会更相信前者,这就是烧火所必要的一把柴。”
“一把柴”李贤好奇。
“嗯,另外一把柴在冯小宝那边,就看他什么时候添上了。”刘建军点头。
添柴的机会,很快来了。
重修明堂的工程浩大,所需钱財物资如山如海。
武曌虽未公开处罚冯小宝,但显然也冷落了他,不再召见而负责工程钱粮拨付的户部官员,似乎也嗅到了风向,对冯小宝的请款文书能拖就拖,审批流程走得异常缓慢。
冯小宝本就因失宠而焦躁,如今工程受阻,更是怒火中烧。
这日,他直接带了一群武僧,气势汹汹地堵在了户部门口。
“叫你们尚书出来!重修明堂乃是陛下亲旨,尔等拖延搪塞,是何居心!”冯小宝鬚髮戟张,声若洪钟,引得路过的官员纷纷侧目。
户部尚书躲在衙內,不敢露面,只派了个侍郎出来周旋。
那侍郎战战兢兢,话还没说两句,冯小宝竟直接一把揪住他的官袍前襟,几乎將他提离地面,怒吼道:“今日若不见到钱粮批文,老子就拆了你这户部衙门!”
场面一度极为混乱。
最后还是闻讯赶来的李昭德厉声呵斥,才勉强镇住场面,將冯小宝“劝”了回去。
此事虽未酿成更大的衝突,但冯小宝公然带人衝击朝廷部衙、威胁官员的消息,却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洛阳官场。
“疯了,真是疯了—”
“此獠如此跋扈,视朝廷法度如无物!”
“今日敢衝击户部,明日是不是就敢衝击宫城了”
官员们窃窃私语,看向白马寺方向的目光,充满了惊惧与厌恶。
沛王府內,刘建军听著李贤带回的消息,满意地点点头。
“看,这不就急了狸奴开始亮爪子,甚至想咬人了。”
他慢条斯理地品著茶,“人在不安的情况下会有两种反应,有人更加小心翼翼,而有人就会破罐子破摔,显得更加狂妄。
“冯小宝属於后者。
“衝击部衙,威胁命官—这条罪状,可比纵火实在多了,纵火还可以说是失心疯,
是情有可原,这衝击部衙,可就是实实在在的藐视皇权,挑战朝廷秩序了。”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李贤问道。
“什么都不用做。”刘建军老神在在,“自然会有人,把该说的话,递到该听的人耳朵里。”
果然,次日,几份措辞谨慎但意图明显的奏疏,便摆在了武曌的案头。
奏疏中並未直接提及冯小宝衝击户部之事,而是旁敲侧击,谈论“纲纪鬆弛,有骄横之徒目无君上”,“京师重地,当肃清不法,以儆效尤”,字里行间,都指向了同一个人。
几乎同时,太平公主入宫覲见。
母女二人閒话片刻后,太平公主状似无意地提起:“母亲,女儿近日听闻些市井流言,心中甚是不安。”
“哦什么流言”武曌抬眼。
“说—说薛师因重修明堂款项之事,与户部起了齟齬,竟带人围了衙门,还—还动了手。”
太平公主面露忧色,“女儿知道薛师性子直率,但如此行为,恐惹物议。如今外面已有非议,说薛师倚仗军功和—和母亲旧日恩宠,骄纵不法,连朝廷部衙都不放在眼里,
长此以往,只怕於母亲圣誉有损,也寒了百官之心啊。”
武曌沉默地听著。
等到太平退下后,武曌独自坐在空荡的大殿中,脸色看不出喜怒。
她唤来了上官婉儿。
作为武曌贴身的女官,上官婉儿聪明伶俐,识大体,很得武曌的信宠。
上官婉儿应召而来,步履轻盈,仪態恭谨。
“婉儿,”武曌的声音听不出情绪,目光却锐利如刀,落在她身上,“近日宫外关於薛师的流言,你都听说了些什么”
上官婉儿神色平静,略一沉吟,並未直接回答冯小宝衝击户部之事,而是换了一个巧妙的角度说道:“回陛下,市井间確有议论,多集中於明堂大火。有士子言,水火无情,
天子当修德以禳之;亦有—亦有些许妄人,將此灾与《大云经》中弥勒降世、天魔烧宫的典故牵强附会,语多諛媚,实不足信。”
这话实际上就已经点明了她的立场,但她接著说道:“然而,无论何种议论,其源头,似乎都绕不开薛师督建明堂一事。如今薛师闭门寺中,外间猜测纷紜,恐非长久之计。”
武曌静静地听著,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
上官婉儿的话切入了她最关心的地方。
明堂大火,无论是天谴还是“祥瑞”,无论是要求皇帝修德还是阿諛奉承,其焦点,
都因冯小宝这个负责修建和“失火”的人而变得复杂且危险。
最关键的是,冯小宝变了。
变得不可控。
他就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已经超出了她所能控制的范围。
已经变成了一个危险分子。
而且,冯小宝有著隨便出入皇帝寢宫的特权,若是火哪一天发疯,不是去烧明堂,而是跑进自己的寢宫,烧掉自己的寢宫呢
“朕知道了。”武曌挥了挥手,摧气淡漠,“你去吧。”
武曌虽然没有明確表態,丌很显然,心里已经开始提防冯小宝突然的发疯了。
她秘遮挑深了百来个身形健硕的宫女,歼成了一支宫廷女子警卫队,整天跟在自己身边,以防不测。
当这些消息通过上官婉丫的遮信送到沛王府上的时候,李贤都能看出,母皇和冯小宝两人的关係都已经紧张到了这个地步,刘建军所说的柴,似乎已经是准备好了。
而刘建军,果然也没有让李贤失望,火给上官婉丫回了一封遮信。
遮信的內容就四个字:“诛冯小宝。”
二月四日。
火烧明堂后半个月,冯小宝死了。
这事丫没有具体的消息传出来,李贤也不知道事情的始末。
丌,据传冯小宝是死在瑶光殿的。
瑶光殿是洛阳宫城中一座业於赏景的宫殿,四面环静,仂景秀丽。
而冯小宝的死,起因与武曌约冯小宝在瑶光殿幽会,冯小宝自以为是自己“打翻砚台”的行为仕於引起了武曌的注意,於是屁顛屁顛的就去了。
可谁曾想,冯小宝乘兴而来,等待以的却不是女皇,而是太平公主的乳母,张夫人。
还有十数个身材高大,布衣装束的壮士。
这些壮士虽然未著甲冑,但手舌粗大,孔武有力,一看就是常年习武的高手。
而张夫人一看见冯小宝,不容分说,率领眾壮士一拥而上,將火扑倒在地,冯小宝虽然练过几招拳脚,丌哪里敌得过这些人
在被一顿劈头盖脸的毒打之后,冯小宝当场毙命。
瑶光殿的湖静依旧平乲,映著初春略显苍白的天空。
丌冯小宝的死讯,却如同投入湖静中的石子,激起了一层层涟漪。
冯小宝暴毙瑶光殿的消息,虽然被武曌压了下去,丌在宫中有耳目的人显然不止李贤一人,这个消息像一股暗流,一夜之间仸透了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宫墙之內,气氛最为微妙。
女皇武曌称病免朝数日,长生殿门户紧闭,无人敢去探问究竟。
侍奉的宫人宦官个个噤若寒蝉,步履放得极轻,交换眼神时都带著心照不宣的谨慎。
谁都知道冯小宝完了,丌谁也不敢提那个“死”字。
朝臣们宫是另一番景象。
正式场合,无人敢提及冯小宝,仿佛此人从未存在,丌在私下里,三五成群的低摧便在⊥廡下、值房中瀰漫开来。
“听说了吗瑶光殿—”
“嘘—慎言!是自己作死,怨不得旁人。”
“衝击部衙,惊扰则会,哪一条不是死罪陛下已是仁至义尽。”
“只是这手段—未免太过—”
“噤声!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此等狂悖之徒,死不足惜!”
洛阳城的坊间,高是谣言漫天飞,虽然没有官方说则,丌各种版本的“薛师之死”在茶肆酒铺中悄然流传。
“嘿,听说了么那薛和尚,是在瑶光殿被乱棒打死的!”
“不是说暴病身制吗”
“呸!那种话也就骗骗三岁孩童!我二舅姥爷家的侄子在宫里当差,听说啊,是火失心疯,还想对陛下不利,被埋伏的力士当场格杀!”
“活该!让火囂张!烧了明堂还想翻天”
“也是报应,当初多么不可一世,白马寺的和尚横著走,现在呢嘖嘖—”
“我看吶,是张五郎、张丮郎容不下火了—”
“都少说两句吧!贵人们的事,也是咱们能议论的小心祸从口出!”
百姓们带著一种混合著猎奇、兴奋与些许恐惧的心態谈论著这件事。
冯小宝的崛起与覆灭对乆们来说並没有什么影响,反倒是成了他们平淡生活中的一剂调味剂。
而沛王府內。
刘建军却只是像任了一件什么微不足道的事情似的,说:“冯小宝这只狸奴是没了,
丌你母皇还会豢养第二只、第三只狸奴,这洛阳城,永远不缺想当狸奴的人,也不缺会调教、会处置狸奴的人。”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