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行路难

第136章行路难

刘建军听到这话,立马瞪大着眼看向太平。

“你……你认识婉儿”

太平疑惑的看着他,然后理所当然的点头:“当然了!婉儿可是我的闺中密友!”

“闺蜜”刘建军又是一副一惊一乍的样子。

李贤当然知道刘建军在惊乍什么,笑了笑,看向刘建军,发现刘建军和自己对视了一眼后便目光游离,便接着看向太平,说:“你这位闺中密友,早就跟刘建军暗通款曲了!”

太平瞬间瞪大了眼。

而刘建军也立马跳了起来,争辩:“什么叫暗通款曲,那叫郎情妾意,那叫情投意合……”

他话还没说完,太平就打断了他,惊讶道:“婉儿……会看上你”

这下,刘建军彻底坐不住了,从太平手中夺过那条烤鱼,说:“你别吃了,这是我烤的!”

然后一口咬在了太平刚刚吃过的地方。

太平脸色一急,不怀好意的目光看向了李贤。

李贤心里暗道不妙,但很显然已经晚了。

太平猛地伸出手,从李贤手里夺过了那条鱼,还对着上面“呸呸呸”了一阵,这才得意洋洋的看向刘建军:“你要吃我的口水吗”

刘建军左看看太平,右看看手里空空如也的李贤,终于是败下阵来,将他手里那条烤鱼递给了李贤,妥协道:“行了,大家伙儿都是互换口水的人了,以前有歃血为盟,现在有咱们仨在洛水边上互吃口水为誓,也算是一段佳话了……”

“呸呸呸!”

太平忽然啐嘴,对着一脸茫然的刘建军问:“你是司马懿还是王兄是司马懿”

“额……”刘建军没话说了。

……

天色越来越黑,甚至要借助着火光才能看到周围一丈方圆了。

刘建军悄声问:“贤子,咱还回去吗”

李贤还没回答,太平就说:“回什么回!不回!今夜就歇在这儿!”

李贤耸了耸肩,示意太平发话了。

刘建军则是干脆一屁股站了起来。

太平急了,问:“你干嘛去”

“找些柴火!这大秋天的,咱们几个光坐着坐一宿,第二天就能着凉!”

等刘建军再回来的时候,几人把篝火挪到了河岸距离洛水更远的地方,这里地势稍稍干燥一些。

刘建军满脸不舍的将他身上的袍子脱了下来,铺在地上,然后对李贤和太平说:“贤子的袍子先前就耍威风丢了,你一个女儿家,让你脱衣服也不好,眼下只能将就将就,睡我的袍子了。”

太平很嚣张的叫嚣:“谁要睡了!我就是坐着也能坐一宿!”

然后一屁股坐在了刘建军那件袍子上。

刘建军不服气,靠着她坐了过去,李贤眼看俩人已经快把那袍子占完了,干脆也坐了过去。

三人背抵着背,周围只剩下篝火噼里啪啦的炸裂声。

刘建军忽然问:“太平”

声音有点低沉。

“咋了,军子”太平还是那副没心没肺的模样。

但李贤却一阵汗然,怎么就这么一下午的时间,太平说话就带上了一股莫名的大碴子味儿呢

刘建军接着问道:“你跟薛绍感情很好吗”

李贤惊诧的转过头,发现刘建军正望着天空,神色有些莫名。

李贤顺着他的目光望去,那是一颗格外闪耀的星辰,名唤牛郎。

太平似乎习惯了和刘建军的说话方式,大大咧咧的说:“咋了对姐姐我情根深种了”

然后又调侃:“我回去就把这话说给婉儿听!”

刘建军没好气的转过头,拿胳膊肘撞了一下李贤,说:“管管你妹妹!哪儿还有个帝国公主的模样”

李贤耸肩:“我母后都管不了她,我怎么管”

太平笑嘻嘻。

但刘建军的神情却似乎有些落寞,没说话,低着头。

李贤心想,刘建军肯定是有很多心事。

李贤正要追问,可忽然间,不远处传来喧闹的声音,有人大呼:“殿下的马在这里!”

接着,人声鼎沸,齐齐高呼:“公主!沛王殿下!”

夹在人群中的,还有一个格外急切的声音:“太平!”

太平听到这声音后脸色一变,站起身来:“是薛绍!”

李贤和刘建军一愣,齐齐站起身来,刘建军更是口无遮拦:“坏了!被抓奸了!”

李贤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说:“抓什么奸我还在这里呢!”

太平也气恼的踹了刘建军一脚,点点星光下,太平的脚趾头晶莹的像是白玉。

李贤觉得,这对于刘建军来说肯定不是惩罚。

接着,太平忽然就拽着李贤和刘建军的手,说:“走!咱们快跑!”

李贤看到太平的眼里有跃跃欲试的雀跃。

但这时,刘建军却摇了摇头,说:“该回去了。”

太平愕然的看向刘建军,表情似乎有些难过,让李贤都快要脱口而出“我们跑”。

但刘建军咧着嘴笑了笑,说:“明日,你再来,明日的明日,还有很多个明日,你都可以来,你王兄就在这里。”

这次,太平忽然就释怀的笑了,点头:“你这个黑面家伙,还挺讨喜的!明日我将婉儿带出来!”

刘建军双眼忽然就亮了。

然后说:“这样,趁着他们还没找过来,我作首诗给你俩听听吧”

李贤心想:太平一提到上官婉儿,刘建军就想着要作诗,该不会是想吟诵些淫腔滥调吧

但这时,刘建军已经清了清嗓子,念道:“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贤停住了嘴。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听到这里,李贤心里难免的升起了几分郁结,因为武后就是摆在他面前那座最为逶迤的高山,比高山还高。

他低声呢喃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可这时,刘建军的声音又忽然拔高,带着激昂慷慨,带着鼓舞人心:“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就像是一柄利刃刺破了乌云,阳光直射大地,李贤的心里忽然就升起一片的光芒。

从“蜀道难”到如今的“多歧路,今安在”,刘建军一直都在。

这是最大的鼓舞。

李贤刚想满心感激的看向刘建军,但接着,却看到刘建军面向太平,语气诚恳:“太平,这首诗是送给你的。”

李贤一脸的问号。

这诗……跟太平有什么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