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涟漪与暗礁(续)
人力资源部,暗流涌动。
九里香推行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王洪等人表面收敛,暗地里的抵抗却更加隐蔽。他们利用多年经营的人脉,在非正式场合散布对改革的质疑,称其“过于理想化”、“会拖慢决策效率”、“让管理者束手束脚”。
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中层管理者,受到这种言论影响,对改革措施的推行开始消极应对。例如,在组织“跨部门项目组”时,王洪所在的市场部总是以“业务繁忙、人手不足”为由,拖延或派出边缘人员参与,使得项目组难以有效运作。
九里香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暗流。她没有选择与王洪等人正面冲突,而是采取了更策略性的做法。她首先找到了几个在员工中口碑较好、对改革持支持态度的中层管理者,与他们进行深入沟通,将他们树立为“改革先锋”,给予他们更多的资源支持和在高层会议上的发言机会,通过他们的成功实践来示范改革的好处。
同时,她加强了与一线员工的直接沟通。她定期举办“总监咖啡时间”,随机邀请不同部门的员工进行小范围、非正式的交流,倾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遇到的困难。通过这些渠道,她不仅收集到了大量宝贵的一手信息,也无形中削弱了王洪等人试图制造的信息壁垒。
一次“咖啡时间”上,一个来自研发部的年轻工程师鼓起勇气说:“总监,我们很支持扁平化沟通,但有时候在项目组里提了意见,好像石沉大海,也不知道领导看没看到……”
九里香认真记录下来,并当场承诺:“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会尽快在内部协作平台上增加一个‘意见反馈状态追踪’功能,让每一位提出建议的员工都能看到处理进度。”
这个小举措的推出,虽然技术实现不难,却极大地鼓舞了员工参与改革的积极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愿意在匿名渠道或公开场合提出建设性意见。王洪等人试图营造的“改革无用论”氛围,在事实面前逐渐失去了市场。
九里香知道,与管理旧势力的斗争是长期的,但她坚信,只要方向正确,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和更开放的沟通,就能一步步瓦解阻力,将改革推向深入。
“五彩綾鏡”项目组,技术之外的考量。
姚浮萍面对外部日益增多的技术质询和合作需求,感到有些心力交瘁。她本质上是一个纯粹的工程师,更享受在代码世界里攻克难题的过程,而非应对复杂的商业谈判和对外沟通。
“浮萍姐,‘星海资本’的人又来了,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我们模型的抗攻击能力,他们担心未来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助理向她汇报。
姚浮萍揉了揉额角,对旁边的姚厚朴说:“厚朴,下午的技术演示你来做吧,我有点累。”
姚厚朴看了她一眼,闷闷地“嗯”了一声。他知道姐姐不擅长也不喜欢这些应酬。
下午的技术演示,姚厚朴虽然讲解得磕磕绊绊,但凭借对技术细节无与伦比的熟悉,还是勉强应付了过去。然而,对方显然对姚厚朴过于技术化、缺乏商业视角的阐述并不完全满意。
事后,龙胆草从海外打来视频电话,了解项目进展和外部反馈。
“浮萍,听说‘星海资本’那边有些疑虑?”龙胆草问道。
姚浮萍叹了口气:“他们担心的是技术本身之外的东西,比如合规风险、商业模式可持续性。这些我不太懂。”
龙胆草理解地点点头:“我明白。技术是核心,但要让技术产生最大价值,离不开商业和策略的支撑。这样吧,后续类似的对外技术沟通,让市场部和战略部的同事牵头,你和厚朴专注于技术解答。你们的核心任务是保持技术领先,其他的,交给专业的人。”
这个安排让姚浮萍松了口气。她意识到,公司越来越大,不能再像创业初期那样,所有事情都亲力亲为。学会信任伙伴,分工协作,同样是管理者需要修炼的课题。
她也开始主动与九里香介绍的一位企业战略顾问接触,学习如何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待技术发展,思考“五彩綾鏡”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和伦理边界。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充满了挑战,也让她对自身工作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
数据安全与公共责任部,抉择时刻。
林晚对着电脑屏幕上那份峰会邀请函,已经发呆了一个小时。演讲的标题她都想好了——《从窃取者到守护者:一个数据安全从业者的救赎与展望》。这个标题大胆而直接,几乎是将她的过去赤裸裸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恐惧像冰冷的藤蔓缠绕着她的心脏。她可以想象台下那些审视、怀疑、甚至鄙夷的目光。过去的阴影如同梦魇,随时可能将她吞噬。
这时,她的邮箱提示音响起,是一封来自“法律顾问中心”的邮件。邮件内容是关于她正在撰写的《数据间谍的自我修养》书稿的法律风险提示,其中重点提到了披露过往经历可能引发的法律纠纷和隐私问题。
这封邮件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林晚几乎立刻就要回复九里香,婉拒演讲邀请。
然而,就在手指即将按下发送键的那一刻,她停了下来。她想起了自己撰写白皮书时的初衷——希望能用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帮助更多人避免掉入数据的陷阱。如果连直面过去的勇气都没有,那些写在纸上的文字,又有什么力量呢?
她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脑海中闪过曹辛夷递来胃药时的关切,姚浮萍分享晚餐时的淡然,以及龙胆草在知晓她身份后,那句“合作,我帮你救家人”的决断……这些温暖的碎片,汇聚成一丝微弱却坚定的力量。
她重新打开邮件,删掉了婉拒的措辞,开始书写:
“九里香总监,感谢公司和您的信任。我接受这次峰会演讲的邀请。我会认真准备,不负所托。”
点击发送的那一刻,她的手微微颤抖,但心中却有一种奇异的释然。或许,真正的救赎,不是遗忘,而是带着伤痕,勇敢地走向光明。
海外,人选博弈与情感升温。
关于海外区域总部负责人的人选,龙胆草和曹辛夷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讨论。
“技术出身的,可能缺乏市场和政府关系能力;纯业务出身的,又可能无法深刻理解我们的技术内核。”龙胆草看着手中几位候选人的资料,有些举棋不定。
曹辛夷沉吟片刻,说道:“我觉得,可以考虑姚浮萍。”
“浮萍?”龙胆草有些意外,“她愿意离开技术核心吗?而且她并不擅长管理……”
“我不是让她去做全面的行政管理。”曹辛夷解释道,“设立区域总部初期,最大的挑战是技术落地、与本地技术生态融合以及应对复杂的技术合规要求。这方面,没有比浮萍更合适的人选了。我们可以为她配备一个强大的商务和运营副手,负责市场、政府关系和日常管理。浮萍只需要专注于技术领导力和战略方向。”
龙胆草仔细思考着这个提议。确实,姚浮萍的技术权威性和对“五彩綾鏡”的深刻理解,是无与伦比的优势。让她坐镇技术层面,能最快速度赢得本地合作伙伴和监管机构的信任。
“这是个大胆的想法。”龙胆草看向曹辛夷,“你觉得浮萍会同意吗?”
“不确定,但值得一试。”曹辛夷目光坚定,“这对她个人而言,也是一个跳出舒适区,在更广阔舞台施展才华的机会。”
两人就这个提议反复商讨,越聊越觉得可行。不知不觉,窗外已是深夜。
“不知不觉又聊到这么晚。”龙胆草看了看时间,语气带着一丝歉意,“辛苦你了,一直陪我在外面奔波。”
曹辛夷笑了笑,灯光下她的面容显得有些柔和:“没什么,这也是我的工作,而且……”她顿了顿,声音轻了些,“和你一起做事,不觉得辛苦。”
空气似乎在这一刻凝滞了一下。龙胆草看着曹辛夷,她眼中有着不易察觉的疲惫,但更多的是坚韧和一种他从未清晰捕捉到的……温柔?
他心中一动,几乎要脱口而出些什么,但最终还是克制住了,只是轻声说:“很晚了,回去休息吧。明天还要和法务开会。”
“好。”曹辛夷点了点头,两人并肩走出会议室,身影在走廊的灯光下拉长。有些情愫,在异国他乡的并肩作战中,悄然滋长,心照不宣。
荆棘科技的阴谋。
高健听着下属的最新汇报,脸上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
“哦?龙胆科技内部因为管理改革出现了分歧?海外负责人选悬而未决?”他手指敲着桌面,“这倒是个有趣的消息。那个王洪,能不能想办法接触一下?看看他有没有‘合作’的意愿。”
“我们试试。另外,关于海外负责人,如果他们真的派姚浮萍去,我们是不是可以做点文章?她一个技术专家,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总会遇到些麻烦……”
高健阴冷地笑了笑:“不急,先看看。找准时机,一击必中才是上策。我们要给他们准备的‘礼物’,必须足够‘惊喜’。”
暗处的网,正在慢慢收紧。龙胆科技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内外的挑战也愈发错综复杂。第222章在展现每个人物面对新挑战的成长与抉择的同时,也为后续更激烈的冲突埋下了伏笔。改革的阵痛、技术的商业化困境、个人的心灵挣扎、情感的微妙变化,以及暗处敌人的虎视眈眈,共同交织成一幅充满张力的画卷。公司的未来,每个人的命运,都将在这些涟漪与暗礁的碰撞中,走向未知的方向。